!!! 书籍打开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 五彩缤纷 让我们去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是您最好的朋友 !!!
莱比锡实验堆模型-4的测试结果比此前历次的都要好,与中子源发射的供应中子数量相比,在反应堆内表面上形成了更多的中子堆积。(
盛世军婚)(
黑客)罗伯特-德佩尔认为中子增殖率已达13%,如此可以说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北宋小厨师)但是由于发生了意外事件,此次反应堆装置测试的系列测量工作依然没有得到结论。德佩尔后来证实,1942年6月23日那天,从已经被浸入一个水槽的反应堆球形体上冒出一串水泡。(
修仙狂徒)水泡含有氢的成分,水是透过球形体外壳渗入反应堆内部的,随即便与铀金属颗粒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极易爆炸的氢气气体。可以肯定,反应堆球形体的某个位置出现了泄漏。
事有凑巧,海森伯格恰逢此时来到了实验室,德佩尔告诉他现场局面已经控制住了,于是海森伯格粗略看了一下便离开了。(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德佩尔稍后返回实验室,那里的反应堆的还是炽热的。(
天朝之梦)为防止发生火灾,几名实验人员正在想方设法将反应堆球形体模型从水槽中给提起来,但为时晚矣。此时,只听得从水槽里传出一阵明显的噪声,并且越来越大,很快就变成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所有在场的人都顾不上多想了,掉过头来拔腿就跑,就在科学家们不顾一切地从房门内向外窜出的瞬间,一声巨响轰然爆发:试验性反应堆爆炸了。燃烧的铀颗粒在霎那间便四面喷射、八方飞溅,随即燃起的熊熊大火吞咽了已被炸成一堆“散件”的反应堆残骸,实验室在烈焰中化为一片灰烬。金属铀被熔化了,大量的重水也毁掉了。这个事故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颗粒状的铀氧化物被抛弃出局,从今往后可以使用的原料只有固体铀了。
1942年6月23日发生在莱比锡的实验室火灾,实际上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的出现,因为直到那时为止,德佩尔和海森伯格第一次使试验性反应堆测试进入到运行状态,他们通过莱比锡实验堆模型-4测试实现了一个突破。然而,火灾和原料损失又将他们送回到起始点。这次事故,是成功的莱比锡反应堆测试工作一个明显的终结符号,海森伯格也举家从莱比锡迁往柏林。自从担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相当于所长”的职务后,海森伯格更进一步的反应堆试验工作也将移到柏林进行。
战争结束之后,这个逐渐走入历史的久远事件对其经历者清楚地显示:世界上第一次反应堆中子增殖发生在德国的莱比锡。虽然恩里科-费米在美国芝加哥所获得的结果相对而言要更好一些,但时间却是1942年12月份。
pp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