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 二、争权夺利和原料匮乏(9)

本章节来自于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 http://www.lishu123.com/75/75400/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重生之大神)细心品味经典名著。

    1941年10月8日,赫尔曼-戈林(heranngring)正式授予帝国邮政部一份被称为“核物理研究领域工作”最高优先权的“承办合同”。(宫蝶奇传)作为回报,航空部负责确定在此期间的研究管理事务并获得邮政部方面的研究结果通报。(一见钟情深深爱

    同位素分离是邮政部小组研究焦点所在。1941年11月,维尔纳-海森伯格放下身段,亲自造访冯-阿登的实验室。14天后,奥托-哈恩也跑来转了一圈。(我的冬系男友)冯-阿登曾向两位可敬的同僚垂询“造出一颗炸弹到底需要多少铀-235”?他得到的回答是:“很少,只要很少的几千克。”49

    对于冯-阿登的“磨粉机”而言,答案就如同“谷物”。(济世)他已经就建造电磁质量同位素分离器进行了数月的工作,他深信在德国大电气公司有力支持下,他是能够提取出“很少几千克铀-235”的。(腹黑少主甩不掉)可能是鉴于海森伯格的建议,冯-魏茨泽克在几周之后也登门拜访了冯-阿登。冯-魏茨泽克向他透露,海森伯格已经确信,所谓的“原子炸弹”是造不出来的。由于伴随着链式反应发生过程温度的持续升高,导致铀-235原料物质的有效横截面不断收缩递减,而这个过程又使中子生成量同步递减,结果就是反应最终停止。如果拿冯-魏茨泽克在这里对冯-阿登所做的解释,与尼尔斯-玻尔曾于30年代晚期对此给出的分析进行一番比较,可以发现并没有什么差异之处,但问题在于,冯-魏茨泽克和“铀俱乐部”其他成员在很久以前就知道,玻尔是错的。ffbk..

    然而,冯-阿登也同样知道这些吗?他在回忆录中所持观点认为,冯-魏茨泽克和海森伯格在这一点上实际是错的,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德国原子研究以失败而告终。这次谈话发生之后,冯-阿登甚至失去了对核子研究的兴趣。这个故事是围绕着德国核研究的许多传闻轶事之一。1942年春,冯-阿登的雄心大概是受到了伤害,他没有任何能够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一无所成。奥尼佐格对这个局面很是关注,他参加至关重要的会议都注意要向冯-阿登通报。不管怎样,在这段时间内,从表面上观察并找不出冯-阿登研究所对核物理问题兴趣减弱的迹象。

    核研究继续作为他的研究所发展的中心项目。1942年春天,帝国邮政部研究会主席与冯-阿登达成了一项附加协议,内容是关于委托他的研究所开展同位素分离的密约。研究会主席所持理由依据是,“美国人”已经明显地“在这个领域超出德国很多”。50如果在这个重要战争课题上有任何的拖欠,将导致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德]赖纳·卡尔施的小说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最新章节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全文阅读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5200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德]赖纳·卡尔施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