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翅膀。(
千亿继承者的女人)]
当韦恩赫尔-冯-布劳恩、瓦尔特-多恩贝格尔及其麾下的火箭工程师,不失时机地向军械局强调他们的研究对于战争是如何重要时,“铀俱乐部”的科学家们却并未采取类似的举动,这能够说是一种意味着反对制造炸弹的共谋吗?对于如此这般的解释,甚至是冯-魏茨泽克,在事过半个世纪之后也不表认同。(
横刀夺爱:名门贵妻)海森伯格公开宣告,他仅仅是参加了这个问题的讨论而已,并没有表示过赞成。(
哑医)在写于1947年底一篇未发表文稿的原始文本中,海森伯格将自己的举动描述为等同于“积极主动反抗”的表现。(
倾城绝帝)对于位居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领导者职位的海森伯格而言,从他将自己视为一个扮演着“积极反对派”角色的那一刻起,他是有这样的机会的,他也拥有控制这种倾向的能力。(
皇室偶像公主法则)19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事后神话吗?
在回顾这个过程时,那些主要科学家也同样指出,他们实际上已将研究工作进程速度放缓了。(
重生之军营小媳妇)通过查阅他们撰写的相关出版物,这个事实可以得到确证。自从送走1941年的夏季之后,在“铀项目”研究工作方面,海森伯格和冯-魏茨泽克再也未做出什么实质性贡献。
5哥本哈根神秘会晤
自1941年始,维尔纳-海森伯格就如同是一名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亲善大使”,在欧洲大陆东奔西走、穿梭往还,他访问综合大学、参观德意志文化研究所(纳粹德国宣传部在西欧被占领国设立的文化机构)和举行学术演讲会。20海森伯格被描绘成一个“虔诚的德国人”。无论走到那里,对于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外国同僚,他总是能够不计个人的风险,提供力所能及的声援帮助。
1941年3月,冯-魏茨泽克在哥本哈根(penhagen)举行了一次引起外界极大注意的演讲。利用这个场合,他也与尼尔斯-玻尔会了面,然而在言谈中并未涉及反应堆和炸弹的话题。1941年9月,冯-魏茨泽克与海森伯格再度踏上前往哥本哈根的旅途。
这次旅行,以及随后在海森伯格与玻尔之间发生的讨论,属于20世纪科学史学界议论最多的一个事件。21托马斯-鲍尔斯向海森伯格所表现的姿态表示了敬意,这是因为,他不仅冒着巨大风险将德国“铀项目”的实际存在告知了玻尔,甚至还尝试赢得玻尔的认同,携手一致为阻止未来原子武器的发展做些具体工作;保罗-罗斯(paulrse)则认为,海森伯格的旅行就像是一个“德意志文化帝国主义”的符号。22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