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来看书,一起来聊书,天天陪着您,打发寂寞无聊的时间,和作者一起畅游无限的想象空间 ^^
当柏林、海德堡和维也纳的同僚在不停地进行计算的时候,保罗-哈特克不可能总是坐在他的书桌后面等待,他想立刻寻找出一条实验的途径。(
离婚合约:前妻的秘密)(
我的美女总裁老婆)从海森伯格关于“一次链式反应会随着温度上升而衰减”的假设出发,哈特克提出了相反的结论:链式反应适合于较低温的环境。(
超级虫洞)1940年4月,他向梅泽堡(erseburg)的洛伊纳(leuna)氨水工厂主管厂长保罗-黑罗尔德(paulherld)展示了他关于试验性反应堆的设计概念。(
勉传)哈特克想要将氧化铀嵌入干冰(固态碳酸)中,并将采取中子源中央放置的布局。
www.yzyouth.com黑罗尔德提供了可以安排实验使用的干冰,并且没有收取费用。但是,哈特克所缺少的还是铀。据他的推测,若想要使试验获得成功,180千克的氧化铀是不够用的,可就是这个数量,还是他费了半天劲才搞到手的,只能试试看了。但是,试验的测量结果显示,没有出现中子增殖。
哈特克坚持用大量的铀和干冰进行反复实验,在1940年的夏天,他成功取得了突破,碳不是理想的减速剂,但是完全是有帮助的。(
电脑中的幻想世界)战后他认为,他的试验性反应堆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实现中子增殖,这个结果对于他自己而言应该是幸运的。他对他的学生们解释说,如果他的干冰反应堆测试数值达到足够实现链式反应的临界水平,那么他今天大概也不会站在他们的面前讲话了。73准确而言,哈特克忽略了反应堆控制装置。
4如何同样获得炸弹原料?
“铀俱乐部”成型之后,关于从天然铀中提取同位素铀-235的研究工作即刻投入运行。就技术层面而言,铀-235的分离和浓缩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事业。直到当时,在广阔的世界上,除了氢的同位素分离之外,尚找不到大规模的同位素被成功离析的方法。
由克劳修斯和格哈德-迪克尔(gerharddikel)所开发的热扩散法被寄予了最大的希望。最初的时候,他们的分离装置——后来被称为“克劳修斯-迪克尔分离管”——也就是一支玻璃管和一个被预先缠绕在管子上的电热圈。
迪布纳委托汉堡小组开展同位素分离研究,并将其作为一个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于是威廉-格罗特开始进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除了克劳修斯-迪克尔分离管之外,还有古斯塔夫-赫兹在他二十几岁时发明并一直被应用的气体扩散法。然而,赫兹不属于“铀俱乐部”的成员,因此他没有被邀请。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