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 一、“铀俱乐部”(12)

本章节来自于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 http://www.lishu123.com/75/75400/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嫌妻当家)细心品味经典名著。

    这项研发工作的实质在于使用极纯净的物质。(遵命女鬼大人)中子流失的成因,不仅是由于被天然铀的另一种不太活跃的同位素铀-238俘获、被减速剂和所有其他反应堆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吸收,而且还由于这些物质的污染物所导致。(超能高手在都市)如此一来,“核子纯化”就在核裂变技术转化过程中占据了一个非同寻常的特别位置,因为它将必定在第一个试验性反应堆中被“注意到”。

    最后,通过中子可能在铀的外部完全逃脱的事实可以推断,维持更进一步核裂变的中子也同样可能流失,那就是为什么铀必须要具有一个确定的最小化量值。(天尊人皇)铀所必需数量值的最小化过程,可以通过应用一种“中子反射器”实现,环绕着试验装置而敷设的中子反射器,其伺服作用是阻止反应堆内部中子逃逸现象的发生。(妞非在下

    所有这些尚待解决的难题——关于所需铀的数量最小值、最佳的减速剂、所有要使用原料的纯净度、铀反应堆的几何结构以及反应堆在被加热状态下的临界体积等——被授权进行更多的讨论和实际调查。(倾城绝帝

    关于如何通过慢中子而获得一个稳定链式反应的问题尚未找到答案。海森伯格认为,他在1939年12月初就已经找到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答案。他兴奋地向巴格解释说,在加热过程中,显示活动速率和反应概率的有效横截面会随温度的上升而萎缩减小,那将意味着在某一个确定温度值状态下,反应堆将通过其自身的运行而趋于稳定。海森伯格所尝试计算的温度值为800摄氏度。

    1940年2月29日,海森伯格又向陆军军械局送交了一份刚拟就的研究报告,38在这份报告文本中,呈现出一种更趋保守的稳健姿态,关于炸弹材料生产问题不再提及了。39此外,海森伯格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了解到,他们要面对缺乏建造反应堆所必需原材料这个事实,达到足够可使用数量的重水仅在挪威可以生产;可得到的铀合成物要首先进行纯化加工;在减速剂物质方面,石墨似乎是可供选择的,但是与原先所设想的重水相比,在使用匹配方面还是不够理想。在第二份报告中,海森伯格对试验性反应堆更进一步的研发工作做出了预期,现在要建造一座使用氧化铀和重水的层式反应堆。

    维尔纳-海森伯格先后于1939年12月和1940年2月递交的两份研究报告,是他为“铀俱乐部”所提供的极其重要的研究文献,并且是**完成的。稍后的研究报告,或委托助手代笔,或与“铀俱乐部”其他成员共同撰写。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德]赖纳·卡尔施的小说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最新章节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全文阅读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5200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德]赖纳·卡尔施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