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为了吃上鱼,那都是干劲,快速扒完碗里的饭就分别行动,不过家里啥都没有,米夏吃完饭就去蔡三婶家借柴刀,剪刀,水桶等工具。(
盛世军婚)唐氏收拾着碗筷拒绝了米秋的帮忙。
米秋第一次走出破庙,今天是个艳阳天,还真的非常感激老天爷的眷顾,一直都没下雨。放眼所望,村庄依山而建,小山上都是低矮的灌木从,及稀稀拉拉的几颗松树之类的树木,还有一大片共有的竹林。小山后是大山一座连一座,连绵起伏,看不到边缘,有几座又高又大的山,山顶还是雪白雪白的,想是终年不化的雪了。村口不远处是河,两岸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看不清是啥树,想来是柳树吧,家乡的河两岸的滩涂地、沙地就长着成片成片的柳树,以及一些低矮的树、野草等,还有柳树脚旁最喜欢长一堆堆的野胡葱了,炒鸡蛋最是香不过了,比人工种的小香葱还香几分。不知这儿有没有?稻田在村庄和河之间,只是现在还光秃秃的,什么还没有,不过已经有很多人在劳作了。想是水稻马上要下田吧,这个时候家乡的两季水稻是早插好了,就是有些人家要种一季杂交水稻的那秧苗那也是长出来了,因为人家还是要收割再生稻的。(
鬼藏人)河的对岸,也是稻田却是另两个村庄的。河上游点都是姓左的,因此叫左家庄,下游都是姓何的所以叫何家村,都没蔡家村大,但蔡家村是由五六个大姓还有好几个小姓组成的。再还往河上游走就是高家桥,是个大村,横跨整个上游,也同是清水镇的。再往上走就是大山,一座连一座,与村后的山是连成一片的,这成片成片的山,没有莫有名字大家只叫大山里,也许这“大山里”就是名字吧。树木高大,野兽颇多,熊、老虎等大型动物也很多。说是没人横穿过去过,所以不知道山的那边是哪。往下都是一片片的水田,由于村中的天然的大水井--虾公井。它不同于一般吊水井,它是地表井,有十几个平方,分成三小格最里面的吃喝,供大家挑回家饮用,再就是洗菜的,然后是洗衣服的。站在这儿向上可以看到人们在井边忙忙碌碌,也可以听到传来的欢声笑语。最后流出去成一条米宽的小沟,灌溉沿途的水田,也供沿途的人家饮用。土地庙前15米左右就是那条小水沟,弯弯绕绕的最后汇入清水河。据说虾公井从没干枯过,百年前的大旱都没干过,要知道那年大旱,清水河都断流了的。它只是流出的那一条沟干枯了。(
炼妖壶之万族争霸)因为用水量太大,几个村庄几千人和畜的饮用,每天从早到晚都是人在担水,颇为壮观。直线距离大概有三五里,就是一条大河了--清水河。由数十条大小河汇成。青河在那也汇入,顺河上下两岸都是水田。还有条沿河修的官道,向下通往十来里外清水镇,清水河在那汇入更大的河流,由于水运四通八达,又相距京都乐安只有1300多里,快马两三天的时间到了,水运也就四五天可以到达,清水镇也就相当个中转站,所以十分繁荣。米秋看着这一切感觉是那么的熟识,简直就是家乡的翻版,不同的是家乡离北京好几千公里吧,还有名字不一样了。
“我回来了,秋儿你怎么在外发呆?你才好,不能吹风。快进去。”米夏拿着东西从外走来,看到米秋在吹风立马赶她进去。
“二姐,这么快回来了啦。我都这么久没晒太阳了,晒晒只会更健康。我又不是坐月子!更何况我不是好了吗!”米秋一边接过一些东西一边回答。
“怎么说话的呢!小心让娘听到揍你,到时可不要哭鼻子,我可是不会帮你的。(
鬼藏人)”米夏笑道。
“东西是借来了,秋儿你说说要怎么做吧。”唐氏听见声响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两尾巴。
“砍竹子去。”米秋答得简单干脆。
拿上柴刀,全家出动,一路说说笑笑向竹林出发,二三十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米秋告诉她们首先是选竹子,因为不同年份的竹子韧性不同,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辨别新老竹,颜色新且浅的是新竹子,反之是老竹。米秋打算先编制一个鱼篓装鱼,还有俩个鱼笼扑鱼,所以选了两颗新的两颗老的四颗大竹子并作好记号,砍竹子的活就交给了唐氏,并且还让唐氏去小竹林(一种鱼竿大小的竹子,在农村主要用它来搭架子,给豆角、丝瓜插条,还是孩子们钓鱼钓青蛙的钓竿。半杯凉白小时候就有用它来钓过青蛙。)给砍七八颗小竹子,要选相对大一点的,长一些的。这可是力气活,她还没那份力气。但对于唐氏这种干惯农活的人来说自是小菜一碟。(
材料帝国)米秋想着现在是四月末,也就阳历五月下旬这样,对于一些地方还是有竹笋的, 总是有那么一些不愿意那么早冒出来的竹笋的。不如找找看,坐着也是坐着,就当活动筋骨好了。
“二姐,大小冬我们坐着不也是没事,不如我们去找竹笋好不好。”米秋想到就做到。
“三姐,我们找竹笋干嘛?”小冬永远那么积极也永远有那么多的问题。
“吃呀,难道玩呀?也可以当是玩啦。”米秋笑着解释,又觉得不对呀。“二姐,你们没挖过笋吃?”
“没挖过,说是以前也有人没的吃,去挖过来吃但是说又苦又涩,还特别老。所以从那以后几乎没人去挖来吃了。”米夏解释。
“哦,那是他们不会处理吧,其实很好吃的。(
贵族学院的冷酷公主)”对于吃货米秋来说,笋子就是一道美味。怪不得,有这么多竹子了,原来没夭折的,除了自己病死的。看来老天没虽给自己金手指什么的,但还是给自己开了很多窗的,对她不薄呀。这么好的发财机会,只是晚了点,不是还有以后吗。
“那我们去找找看呀,还发啥呆呀。”米夏丢过话来,就已经在行动了。
“走,找笋啰!”小冬笑笑出发了,有吃的比啥都快。米秋觉的自己这个吃货都快要让贤了。
“三姐,要找啥样的?”大冬淡定的问,米秋觉得她太淡定了,就算泰山崩顶也不会皱眉的,火烧眉毛了可能还能喝碗热粥吧,太不像个孩子了,也太不可爱了点。
“有的人觉得地下的部分好吃,说是比较鲜,过年那时正好吃,称之为冬笋,冬笋后就是春笋了,都长出来了,我呢还是喜欢吃春笋的,觉得脆而爽口。特别是清明前后的,最好是长到40公分到80公分这样的大笋,直接扳断,只要地表部分,晒干后炖老鸭汤什么的最美味不过了,当然还有很多好吃的吃法的,有空我给你做。”米秋回味着一边找一边给大冬解释。
“好。明年我扳多点。”大冬说。
“嗯。”米秋想是要扳多点,不止要自己吃还要卖的,今天等会扳的可能都进不了自己的肚子,笋不吃没事,饭不吃可是会死的。唉!一个穷字了得。
“姐,快来看。我找到了一颗。”小冬站在一颗笋边大叫。
三姐妹都走了过去,米秋看了看有点开始发黄的笋壳,说了句“死的。”
“啊,害我白高兴了。”小冬马上哀叹。
米秋走过去用力一扳,就断了。然后慢悠悠地来了句。“不过还是可以吃的。”
“三姐,你太坏了,干嘛不一次说完,害我伤心死了。”小冬满是幽怨。
其他三姐妹哈哈大笑,米秋又给她们俩说遍刚才和大冬说的,不要把笋壳剥了,那样笋子会见风就老的,都知道了要啥样的了,就两两一组分头行动,米夏小冬一组,另两人又一组。米夏还提出了:“要不我们比赛,看那组扳笋子扳的多,好不好?”
“好耶,比赛。我们肯定赢你们。”小冬立马赞成。
米秋和大冬笑了笑,点点头表示同意。一场友谊赛就这么开始了,一会儿就会响起小冬的叫声,又找到一颗了,这边两人都是闷葫芦,只知道干活,合作无间,只有小冬问到了就答一声。唐氏听到她们的欢声笑语,只道不要跑远了,注意安全之类的,就埋头砍竹子,把砍好的竹子还要劈枝。小半个时辰就好了,就喊她们姐妹不要闹了,回了。
四人拖着自己的战利品向唐氏走来,就听到了小冬在一边说自己组扳了10颗,问米秋她们扳了几颗。米秋告诉她,她们扳了11颗,她刚开始表示不信,等数过了,就唉声叹气的,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唐氏看着她们扳了那么多笋子很是不解。“孩子们,你们扳那么多笋子干嘛?”
“吃的,三姐说好吃。”小冬回答,接着又指了指地上的三颗笋子说:“娘,你看这是我扳的,我厉害不。”
“厉害,我们小冬是最厉害的。”唐氏很是表扬了一下小冬,又说:“你们怎么不把壳给剥了,这样要轻一半。”
“娘,把壳剥了,很快老了,都是经了,那就不好吃了。只能先这么弄回去。”米秋解释。唐氏抗着大大小小十来根竹子,四姐妹拖着自己的战利品说说笑笑向家走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