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大乱渐平藩镇兴 隆基晚年很凄凉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史思明性情喜欢猜忌,残忍而喜欢杀人,手下人稍微不如意,就遭到灭族的灾祸,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性格谦恭谨慎,爱恤士卒,深得人心。(娱乐篮坛)史思明却喜欢小儿子史朝清,时常想杀死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史思明身边的人将消息透露给史朝义。

    史朝义奉命进攻陕州,多次攻击都失利了,史思明骂道:“等夺了陕州,一定杀死这个贼东西。”史朝义很恐惧。

    史朝义找来部将商议对策,部下都劝史朝义说:“自古废立之事,都是如此,大王如果不肯动手,请允许我们投降李光弼。”史朝义下了决心,召集部将,趁史思明不备,冲进史思明大帐,将史思明杀死。

    唐朝再次请来回纥兵马助战,史朝义聚集十万人马与政府军决战,被打败,洛阳、郑州一带被回纥兵抢劫一空,百姓家产荡尽,再遭涂炭。(仇断红颜

    史朝义多次战败,他的部下看到史朝义大势已去,纷纷与唐政府联络,唐朝实行招安,将史朝义的部下收编,保留他们原有的地盘,加封他们节度使职务。

    763年,史朝义逃到范阳老巢,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已经投降,史朝义不敢进城,在城外吃了一顿饭后,接着逃跑,李怀仙派人追击,史朝义穷途末路,在一个树林中上吊自杀,李怀仙将他的脑袋割下来,献给朝廷,至此,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大唐的盛世也宣告一去不回头了。(鉴宝风云

    诗人杜甫有诗描述这段历史:《新婚别》

    莬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另外一首:《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的酒谷庄园)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些诗篇,是诗人杜甫对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的控诉,也是诗人对于苦难黎民包括自己自己人生苦难的倾吐。

    757年,唐军收复了长安,唐肃宗派人迎接唐玄宗回京师,11月22日,唐玄宗到达凤翔,随从的军队有六百人,为了解除儿子唐肃宗李亨的疑心,唐玄宗下令,将随从士兵的所有军械、兵器上交到国家的府库。(重生之蜕变

    唐肃宗派来一千多人的精良部队,名义上是护驾,实际上是要控制老皇帝,防止他复辟帝位,但是,表面的功夫还必须做。

    12月初三,唐玄宗到达咸阳,唐肃宗下令用天子的车驾来迎接唐玄宗,唐肃宗脱下黄袍,身穿紫袍,来迎接父亲,父子相见,必要都要表演一番,相互抱着痛哭一番。

    唐肃宗抱着唐玄宗的脚,哭泣哽咽,唐玄宗哪里还敢以皇帝自居,他慌忙给儿子披上黄袍,表态说:“天命已经归于你,我能够安享晚年,就是你的孝心了。(与校花合租:贴身高手)”

    唐肃宗请唐玄宗住在正殿,唐玄宗不肯,说道:“这是天子的位置。”唐肃宗这是向天下人做一番姿态,唐肃宗坚决要求父亲登上正殿。唐玄宗驾临大明宫,进入含元殿,慰问百官,住在兴庆宫。唐肃宗几次要求唐玄宗允许自己重新做太子,唐玄宗不敢答应。

    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一旦唐玄宗复位,那么,整个朝廷就要重新洗牌,唐玄宗没有实力人物支持,是不敢答应复位的。

    唐玄宗住在兴庆宫,大将军陈玄礼、大太监高力士侍奉唐玄宗,唐玄宗经常登上长庆楼,长安附近的老百姓经过的时候,李隆基不甘寂寞地与他们招手,还赐予他们酒宴,百姓山呼万岁,一个国家哪能出现两个万岁呢?李隆基还宴请一个叫做郭英义的将军,这一切都被唐肃宗的亲信掌握得一清二楚,大太监李辅国决心为主子肃清隐患。

    李辅国对唐肃宗说:“太上皇住在兴庆宫,每天都与外人交往,陈玄礼、高力士图谋不轨,六军将士都担心不安。”

    唐肃宗也担心,但是,他是不方便出面的,也无法说出口的。唐肃宗说道:“父皇仁厚,怎么会有此事?”

    李辅国说:“太上皇当然不会,只是他身边的小人高力士、陈玄礼等人会图谋不轨。陛下身担天下大任,怎能行匹夫的一般孝道呢?请将太上皇请进皇宫,比较安全妥当,可以断绝太上皇与外界的联系,陛下还可以一日三次问候太上皇。”唐肃宗同意了。

    李隆基的兴庆宫原有马匹三百,李辅国将大部分马匹带走,只留下十匹瘦马。李辅国带着六军将士强行请李隆基迁移住处,李隆基不肯答应。

    76年7月19日,李辅国假装请李隆基到西内游览,李隆基走到半路时,被李辅国带兵拦下,李辅国说道:“因为兴庆宫低矮潮湿,所以迎接太上皇迁居皇宫。”

    李隆基几乎要从马上跌落下来,高力士说道:“李辅国不得无礼。”李隆基说道:“兴庆宫是我成就帝业的地方,我屡次提出让给皇帝,今天腾出来兴庆宫,是我的意愿。”

    李辅国完成任务后,身穿白衣服,向唐肃宗请罪,唐肃宗安慰李辅国说:“你们为了避免太上皇受到小人蛊惑,杜绝动乱之源,安定社稷,没有罪过。”

    将唐玄宗软禁在皇宫之后,唐肃宗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勒令陈玄礼退休,唐肃宗另外安排一百人“照顾”太上皇那个黄,李隆基感到不快乐,每天不吃荤腥,渐渐有了病。

    762年,李隆基终于死了,终年78岁,算是帝王之中少有的高寿了。当时,唐肃宗李亨卧病在床,不能起来,李亨终于把父亲熬死了,但是,李亨也像一盏灯一样,灯碗中也没有几滴油了,唐玄宗死去没有多几天,唐肃宗也奇怪地死了,唐肃宗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