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萧衍治国文教兴 引狼入室侯景乱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梁武帝能够减少杀戮,稳定人心,使得梁朝建国初期,国家比较稳定,梁武帝本人经常身穿旧衣服,吃饭只用蔬菜,选拔官吏,力求挑选那些廉洁公平之人,国家逐渐稳定下来。(金佛尸地)m

    萧衍本是一位马上皇帝,用武力夺了齐朝的江山,他却是因为与文化的缘分而青史留名。

    萧衍擅长音律,曾经自己制作了四种乐器,命名为“通”。每个乐器上面,各安装了三根弦,黄色的县有一百四十二条丝,长度是四尺七寸四分多一点,中间的十律,拿这个差额来推算。

    萧衍利用这四根通来推转月气,一点误差也没有,彼此之间很和谐。萧衍还自己制造了十二种笛子,黄钟笛子长度是三尺八寸,应钟笛子长度是二尺三寸,中间的十律,用这个差额来推算,演奏出的音乐,随着古钟玉律的音韵来斟酌,没有一点误差,用来演奏八音,演奏七声,没有不和调的。

    55年,梁武帝萧衍下令说:“两汉之际选用贤才,都是精通经书的,这些人能够把持正道,树立名节,德行有成。(溺爱成瘾)到了魏晋时代,士大夫大都风气轻浮放荡,儒教衰败,风范节操无所树立。

    因此,我要设立《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建馆舍,招收后进学子。”于是,萧衍征召数名博学的儒生,每人主持一所学馆,每个学馆有学生数百人,国家供应他们月薪,有才能的学生可以被任用为官吏。

    不到一年时间,抱着经书、背着书袋子的四方书生如同云之汇合。

    南北朝时期,佛教大流行,萧衍本是一个**很多的人,却做出虔诚拜佛的样子,在他的号召下,很多人开始礼佛。

    529年9月,梁武帝萧衍来到同泰寺,设置僧、尼、善男、信女四部无遮大会。萧衍脱下皇帝的龙袍,穿上僧人的法衣,举行清净大舍,利用同泰寺的便省做自己的临时居室,萧衍在朴素的僧床上睡觉,使用粗陋的瓦器。

    萧衍亲自登上讲堂,做佛经的讲解,向广大佛教信众讲授《涅槃经》。www.justsou.com萧衍说自己要出家,吓得众大臣揍了一亿钱来为萧衍赎身。

    百官来到同泰寺,前后三次,要求皇帝菩萨萧衍回朝,萧衍这才答应。

    高僧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华,传播佛教,他曾经见到梁武帝萧衍,见面之后,达摩知道了这位皇帝菩萨其实根本没有慧根,就辞别萧衍,渡过长江,来到北魏,入住嵩山少林寺,创立了中国佛教禅宗。

    萧衍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表面功夫,不过,这些表面功夫,毕竟为我们保留下了很多有用的文化。

    每个人都不是那么纯粹的人,有文化的猛兽还是比**裸的禽兽还一些的。

    梁武帝本是一个有为之君,他一生之中最大的失误是招引了北朝的降将侯景,招致身死国亡。

    侯景是魏朝权臣高欢的部下,侯景的右脚短了一截,骑马射箭都不行,却擅长计谋。(大神驾到一贱倾心)侯景得到高欢的重用,统帅魏朝一半兵力,镇守河南十四年。侯景看不起高欢的儿子高澄,他曾经说过:“高王活着的时候,我不敢有非分之想,一旦高王死了,我不会与那个鲜卑小儿(高澄)共事。”

    高欢病重时,高澄想除掉侯景,就写信要求侯景进京。侯景曾经与高欢约定:“现在时局不稳,我带兵去远方,旁人可以轻易使诈,您给我写信时,在心中加上小圆圈作为标记。”

    侯景接到高澄的信件,发现信中没有加圆圈,知道不是高欢的书信,他不肯去京城,还加强了戒备。

    高欢死后,高澄掌握了朝廷大权,侯景内心很不自在。547年,侯景派人到建康,向梁武帝请求投降。萧衍召集群臣商议。大臣谢举说道:“现在我朝与魏朝很和睦,接受魏朝的叛臣,不合时宜。”

    萧衍是个贪婪的家伙,这天晚上,萧衍做梦,萧衍梦到中原一带的州郡都向自己投降,到了白天,萧衍对群臣说:“我平常很少做梦,如果有梦必定成真。(宫蝶奇传)”

    马屁精朱异马上说:“此乃统一天下的征兆。”

    南朝经过多次折腾,已经走了下坡路。北朝经过汉化,内部民族矛盾逐渐减弱,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正在上升。萧衍无视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盲目地信了朱异的话,主要是自己内心的贪婪,最终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为自己招来了一个巨大的灾祸。

    萧衍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参军周弘正说到:“几年内当有刀兵之祸,会因为这件事情。”

    高欢生前对高澄说过:“侯景不把很多人放在眼里,唯独害怕慕容绍宗。侯景叛乱之后,高澄派遣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讨伐侯景。

    侯景关闭城垒,等到大风停了才出兵。慕容绍宗说道:“侯景诡计多端,喜欢趁人不备偷袭。”于是,绍宗加强了戒备。

    侯景果然来偷袭,没有得逞。(妻子的秘密总裁我要离婚)慕容绍宗对着侯景的部下喊道:“你们的家属都好好的,回来的话,可以保全原有的官爵。”绍宗解开头发,对着北斗星发了誓。侯景的很多部下不愿意到梁朝去,纷纷逃跑,侯景的部下出现大溃乱。

    侯景带着数百人往南逃跑。慕容绍宗派兵追赶。侯景喊道:“捉到侯景,对你们有什么好处?”慕容绍宗一想,觉得把侯景这个大祸害送给萧衍,挺不错,就收了兵。

    侯景来到梁朝的寿阳城外,骗开城门,杀死守将韦睿,有了一个地盘。侯景派人向萧衍报告消息,请求补给。萧衍册封侯景为南豫州牧。

    大臣箫介说道:“凶恶的人,本性是难以改变的。饲养老虎的结果,一定是受到它的伤害。侯景有阴险狡猾的才智,没有办法时,才来投奔我们。侯景已经失败,没有了地盘与人口,只不过是一个匹夫而已,不要为了侯景而失去与魏朝的友好关系。”萧衍不听。

    萧衍派出使者与魏朝通好,侯景知道后,用魏朝朝廷的名义给萧衍写了一封书信,说是要求用梁朝的叛逃大臣贞阳侯来换取侯景,萧衍答应了。

    侯景大怒,说道:“萧衍老儿是个薄心肠的家伙。”侯景手下谋士王伟说:“现在的形势是,听天由命是死,发动战事也是死,只能够自己谋划了。”

    侯景下令,将辖区内所有的男子征调为兵,收集所有的财物用作军费,将百姓的子女配给士兵。侯景之乱揭开了梁朝灭亡的序幕。

    侯景产生了叛乱之心后,就向萧衍提出娶王、谢家族的女儿为妻。萧衍说道:“王谢家族的门第太高,你配不上;还是娶朱、张二姓的吧。”

    侯景大怒,说道:“我要老头子萧衍的女儿来做妻子。”

    侯景要求朝廷赏赐锦缎做战袍,萧衍身边的红人朱异建议,给侯景粗布。

    侯景身边的内史元贞向萧衍说:“侯景有不忠之心。”梁武帝不相信。

    梁武帝没有亲生儿子之前,曾经过继了族人的儿子正德为子,正德认为自己应该做太子,萧衍生了亲生儿子箫宏之后,正德很生气,侯景就拉拢了正德做自己的内应。

    侯景邀请羊鸦仁一起造反,羊鸦仁向朝廷报告,朱异说道:“侯景手下只有几百个俘虏兵,能有什么作为?”

    548年,侯景打着诛杀梁武帝身边的奸臣朱异等人的旗号造了反。萧衍笑着说:“侯景能做什么?我折断马鞭教训他一顿。”

    侯景的谋士王伟说:“兵贵神速,我们放弃淮南,直取建康。”

    侯景经过历阳时,太守庄铁投降,庄铁对侯景说:“天下已经四十多年没有战争了,大家不习惯于战事,大王起兵,内外都很震惊。假如给他们机会稳定一下情绪,派上一千士卒,防守采石,大王纵有百万人马,也无济于事了。”

    萧衍手下的上书羊侃建议防守采石,朱异却说:“侯景没有渡江的野心。”萧衍于是不听羊侃的话,羊侃很失望,说道:“这次必定失败。”

    侯景率精兵数千,直扑建康,正德率手下接应侯景,侯景的大军经过采石后,梁朝才宣布戒严。

    太子箫宏看到事情紧急,身穿军服,来觐见萧衍,梁武帝将大权交给太子,由箫宏负责防务。

    百姓听说侯景来了,竞相进城,秩序大乱。城内官员百姓很少经历过战争,大家惊慌失措。

    侯景放纵士兵抢劫,建康城内缺少粮食,人们饥饿相食,百姓饿死了十分之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