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猇亭之战败枭雄 国有良才忙穿梭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刘备称帝之后,面前有两个人必须面对——首先是魏国的曹丕、二是东吴的孙权。(武道丹尊)曹丕取代了汉室,刘备以汉室正统自居,当然必须站在曹丕的对立面;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刘备不会甘心的,到底是与两个人同时为敌呢?还是先选择其中一个呢?

    老实说,以刘备的实力,曹丕与孙权他都惹不起,曹丕虽然没有曹操能干,但是,曹丕兵多将广,谋士众多,地盘与人口都是益州的好几倍,从四川出兵关中,道路艰难,光是运输这一项,就是天大的难题,益州的实力,防守曹丕进攻还可以对付,进攻曹丕根本没有希望。

    荆州丢失之后,刘备的地盘损失了一半,而孙权的势力大增,拥有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广大地盘,比刘备的势力大多了。

    刘备想从东吴手中夺回荆州,大将赵云劝说刘备:“汉朝的敌人是曹氏,而不是孙权,假如消灭了曹丕,孙权必然会臣服。(史上最强军宠:第一政要夫人)如果我们出兵,夺取了关中(渭水平原),关东的义士(反曹势力)一定会响应我们的,不应该把曹氏撇到一边,先进攻东吴。”很多大臣都反对立刻攻打东吴,刘备不听。

    孙权任命诸葛瑾为南郡太守,诸葛瑾写信给刘备说:“陛下认为关羽与汉献帝,哪个与您更亲?您如果认为汉献帝与您更亲的话,您就应该首先为汉献帝报仇;陛下认为荆州与天下相比,哪个更大?曹魏与东吴都是您的敌人,您应该首先进攻哪一个呢?如果您考虑清楚了,恢复汉室就很容易了。”刘备不听。

    孙权一方面派出使臣,对曹丕谦卑地称臣,另一方面,派出大将陆逊统帅五万大军抵抗刘备。(超级仙医)两军在猇亭一带相遇,进入相持阶段。

    东吴很多将领主张对刘备迎头痛击,陆逊不肯,大家都瞧不起陆逊,认为他是一个白面书生,胆小怕事,,陆逊知道大家不服气,他忍着,不肯发作,他要等待战胜刘备的时机。

    两军在长江沿岸的山区作战,难以展开,谁进攻,都会吃亏的,于是,就僵持在那儿。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刘备命令大军在夷陵一带的山林中驻扎避暑,连绵数百里。

    陆逊得知消息,想出了破敌之计,他命令吴军每人手中拿一把柴草,等攻近蜀军大营时,就开始放火,大火一下子将刘备的营寨都逐渐点着了,蜀军大乱,开始没命地逃窜。

    刘备下令撤退,将各种物资堆在长江口,放火焚烧,才制止了吴军的追击,刘备损失的各种物资不计其数,士卒的尸体把长江都塞满了。(恶魔首席的正娶情人

    刘备气急之下,在白帝城得了重病,他对前来探望自己的诸葛亮说道:“先生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安定国家的;我的儿子刘禅托付给先生,如果他能够辅佐的话,就麻烦先生帮助他;假如他实在是不成器,先生就取代他算了。”

    接着,刘备交代自己的太子刘禅,说道:“人的寿命超过五十岁,就不算短命;我今年六十多岁了,没有什么遗憾的。你要记住我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待诸葛丞相,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我没有什么优点,不值得你效仿。”

    刘备死了,怀着没有实现的抱负死了,留下了烂摊子,诸葛亮该如何处理善后事宜呢?

    古代的使者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是不亚于今天的外交官的;只有第一流的人才,才能够不辱使命。(召唤万岁)吴国的赵咨与蜀国的邓芝都算得是三国时代的众多使者中的杰出人物了。

    吴蜀大战时期,赵咨代表吴主孙权出使魏国,曹丕问赵咨:“孙权为人如何?”

    赵咨说道:“我主孙权是一位聪明、仁智、雄略的人。”

    曹丕接着问:“说详细一些。’

    赵咨说道:“从普通人之中,挑选出鲁肃,说明我主孙权很聪颖啊!从士兵之中,选出吕蒙,这是他的高明之处啊!俘获了魏国大将于禁,没有杀他,说明我主孙权很仁慈啊!夺取荆州,没有杀戮,说明他的智慧啊!据守三州之地,想统一天下,说明他很威武啊!能够委屈自己,向您称臣,说明他有策略啊!”

    曹丕问道:“孙权书吗?”

    赵咨说道:“我主孙权在江上有上万艘船只,在陆地上有百万甲士,任用贤能,经略四方,很繁忙;但是,只要稍有暇余,就饱览书传以及历史典故,吸取其中的深刻内涵,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而已。(灵域)”

    曹丕问道:“我可以征讨吴国吗?”

    赵咨答道:“吴国有江汉之险,进可攻、退可守,战胜魏国是轻易而举的事情。”

    曹丕接着问:“像你这样的人才,吴国有多少?”

    赵咨笑着答道:“聪明通达的人,吴国有**十个;像我这样的,可以车载斗量,算不清楚了。”

    使者的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赵咨不辱使命,令曹丕对吴国不敢小瞧。

    同样的,蜀国的邓芝也是令人尊重的使者。

    刘备死后,蜀国四周强敌压境,诸葛亮十分焦虑。蜀国尚书邓芝对诸葛亮说道:“我主年幼,刚刚登基,应该派大臣与吴国修好。”

    诸葛亮说道:“我考虑此事很旧了,刚刚才找到合适的使者。”

    邓芝问道:“是谁啊?”

    诸葛亮说道;“就是大人您啊!”

    邓芝出使吴国,孙权没有立刻接见邓芝,邓芝上书孙权说道:“我此行出使东吴,不是为了蜀国利益,而是为了吴国而来。”

    孙权感到奇怪,就接见邓芝。邓芝说道:“魏国向大王索要太子孙登作为人质,大王不答应,就会遭到魏国进攻;加上蜀国的大军从西面攻来,吴国不就完了?

    假如吴蜀联盟,我们两国都有山川之险,进可兼并天下,退可三足鼎立,道理多么自然。”

    孙权经过权衡,断绝了与魏国的交往,与蜀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曹魏。

    邓芝又一次出使东吴,孙权问道:“如果我们共同灭了曹氏,那么,两分天下,不是很好吗?”

    邓芝答道:“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假如魏国灭亡了,大王不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天命,到时候,各位君王各自扩充自己的德政,臣子们各自尽到自己的本分,将要重新击响战鼓,开始战争了。”

    孙权说道:“先生真是诚实,道理就是这样自然的。”

    吴蜀联盟,迫使魏国两线作战,分散了魏国的力量,吴蜀才有可能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保持存在,这就是两国的理性生存之道,认清了这一点,三国之见的关系才真正确定下来,直到三国分裂局面结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