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党锢之祸乱天下 同归于尽王气散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汉桓帝去世之后,外戚窦武拥立汉灵帝刘宏登基有功,被封为大将军,窦武请求太后封陈蕃为朝臣之首——太傅,地位在三公之上。(腹黑嫡女

    窦武、陈蕃感到,宫中的太监势力太大,想团结党人,与宦官力量对抗,于是,窦武奏明窦太后,启用李膺等人。

    当时,天下的书人都很敬仰李膺等人,他们标榜陈蕃、窦武为楷模人物;李膺等八人为人中豪杰;郭泰等八人为能够用自己的德行来教导他人的人物;张俭等人为能够教导他人学习楷模的人物;张邈等八人为能够施舍钱财扶危济困的人物。

    在窦武、陈蕃与宦官的争斗中,窦武、陈蕃惨败,窦武、陈蕃被杀,宦官集团取得大胜,他们开始追杀窦武、陈蕃的余党。

    宦官们对于李膺、张俭等人恨之入骨,他们污蔑张俭等人,结成朋党,图谋危害社稷,下令将这些人逮捕。(嫡手遮天:彪悍太子妃

    当大宦官曹节等人向十几岁的汉灵帝请求圣旨的时候,汉灵帝问道:“什么叫做钩党?”曹节说:“钩党就是相互勾结为朋党的意思。”

    汉灵帝问道:“为什么要杀死他们呢?”曹节说:“他们相互标榜,图谋不轨。”

    汉灵帝接着问:“他们要干什么坏事?”曹节说:“想窃取国家政权。”汉灵帝这才批准宦官的要求。

    有人向李膺捎信,请李膺逃走。李膺说道:“做大事就不怕困难,犯了罪,就不逃避刑罚。我已经六十岁了,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李膺被抓后,连带他的学生也被抓。侍御史景毅的儿子曾经向李膺求教,但是,没有被宦官列为李膺的学生,景毅感到很羞耻,就辞官还乡了。(天骄无双

    汝南的司法官吴导奉命捉拿范傍,抱着诏书,趴在床上痛哭。范傍知道后,知道吴导很为难,范傍决定投案自首。汝南县令郭揖见了范傍,大吃一惊,就解下自己县令的印绶,与范傍一起逃走。

    范傍临走前,与自己的母亲告别说:“我的弟弟十分孝顺,我走了,跟随李膺君而去,希望老人家能够割舍母子之情,不要太悲痛。”

    范傍的母亲说道:“你能够与李膺齐名,即使死了,还有什么遗憾呢?”范傍给母亲下跪,拜了两白,扬长而去。

    李膺等党人,被杀死的有一百多人,还有七百多人受到连累,被流放、革职、永不录用。

    郭泰叹息道:“贤人去世,是国家的一大损害,眼看着国家要完了,不知道要落入何人之手。(花间高手)我郭泰虽然喜欢批评人,但是却不愿涉及国家大事,生于乱世,不能惹火烧身啊!”

    张俭到处逃亡,只要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没有不收留的。后来,张俭逃到东莱的李笃家,外黄县的县令毛钦来到李笃家搜查,李笃说:“我怎么敢收留朝廷的要犯呢?”

    毛钦拍拍李笃的肩膀说:“你为什么独行仁义呢?”

    李笃安排张俭往塞外跑。因为收留张俭,有十几家受到株连,被下狱杀害。

    汉灵帝二十岁的时候,加冠大典,天下大赦,只有党人不在赦免之列。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为了镇压黄巾军,汉灵帝才不得不下令赦免党人,允许他们参与镇压黄巾军,但是,大势已去,精英尽失,东汉王朝已经如同一艘漏船,谁也无力回天了。(斗破苍穹之穿越轮回

    汉桓帝、汉灵帝时代的两次党锢之祸,是儒学知识分子与黑暗的宦官势力的生死较量,宦官之所以得势,是因为宦官集团是缠绕在皇权身上的毒藤,儒学官僚与书生们,迂腐无用,死守着教条不放,虽然气节可嘉,但是,只要腐朽的皇权不变,仅仅靠着儒家信条,是无法改变王朝兴衰周期规律的。

    东汉的政治,以皇权为中心,将中央权力分为内朝、外朝。外朝的三公、九卿被内朝的尚书、大将军、中常侍等人架空。

    东汉从汉章帝去世之后开始,总是小皇帝登基,先由皇太后临朝执政,皇太后常常任命自己的父亲或者娘家兄弟担任大将军,掌握国家实权。

    外戚掌权之后,往往贪恋权力,更加倾向于拥立年幼的皇帝,这样一来,比较容易掌控权力。(虫族帝国)等到皇帝长大之后,就容易与皇太后以及外戚发生权力冲突。

    外朝的大臣缺少与皇帝接近的机会,也没有实权,成年之后的皇帝,就利用自己身边最接近的太监,假借他们的力量,特别是宫中的警卫军队,铲除外戚,收回权力。

    由于小皇帝整天与太监、宫女在一起生活,缺少与外朝大臣的接触,没有受到正常的教育与熏陶,这样一来,东汉中后期的皇帝的政治素质往往极其低下,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统治机器不断发生紊乱。

    东汉王朝的外戚,常常是从大族之中产生,比如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家族、马援家族、窦融家族、以及梁氏等,可是,随着政治舞台的反复折腾,几个大族基本上已经被剪灭,后期的外戚,所出身的家族势力越来越弱,比如汉灵帝的皇后何氏,出身于屠户,外戚何进,既缺少大家族的有力支撑,还没有政治家族的有力历练,这样一来,在与宦官集团的较量之中,就缺少了胜算。

    东汉的宦官集团,是依附于皇权的寄生阶层,宦官大都出身低微,心里变态者较多,他们一般都很贪恋财物,用尽各种方法迎合皇帝,与外朝大臣以及外戚之间,容易产生争夺权力的争斗,宦官手中的本钱就是皇权,他们的优势是接近皇帝,宦官集团是东汉政治的一个大毒瘤,这个毒瘤就长在皇权的肌体上。

    何进在汉灵帝去世之后,做了大将军,他十分忌讳汉灵帝时期的“十常侍”,想要铲除他们的势力,将国家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宫中掌握八校尉的大太监蹇硕,与何进之间先爆发冲突,何进利用黄门令,收捕蹇硕,将蹇硕杀死。

    何进的部将袁绍建议说:“过去,大将军窦武与宦官冲突,最后遇害,要从中吸取教训。”

    何进向何太后提出,将所有的常侍全部杀掉,何太后没有同意。

    何进决定,从京城之外调集豪杰之士,带兵进京,给太后施加压力。何进手下的主簿陈琳说道:“大将军手握兵权,想干什么都能够轻易做成,为什么不当机立断呢?征求外力,必定造成天下大乱。”何进不听。

    何进计划让大军阀董卓进京,侍御史郑泰劝阻说:“董卓粗暴残忍,不讲道义,不宜进京。”何进还是不听。

    董卓动身之前,给何太后写信,威逼何太后杀掉张让等人,何太后没有答应。

    何进的手下何苗劝说何进与宦官和解,袁绍知道后,担心何进妥协,就威胁何进说:“如果继续犹豫的话,就会走窦武的老路。”

    何进是一个很迟疑的家伙,他不肯用兵,再次进宫,面见何太后,请求太后下令杀死十常侍,张让等几十个太监,偷听了何进与太后的谈话,十分害怕,等何进走出太后的宫门,他们拦截没有携带兵器的何进,将何进杀死。

    何进的部下在宫外等候大将军何进,左等右等没有消息,太监们从宫中将何进的脑袋扔出,他们才知道,大将军已经死了。

    何进的部下发动进攻,张让等人挟持太后与小皇帝刘辩,逃出皇宫,袁绍指挥大军杀入皇宫,将宫中大大小小数千名太监全都杀个干净。

    太后与皇帝刘辩逃到黄河边,遇到大军阀董卓,董卓挟持皇帝,回到洛阳,控制了政权。

    从这一刻开始,东汉的中央政权彻底失效,国家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大混乱、大厮杀之中,长达数百年之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