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流 宦官误国气熏天 灵帝昏庸到极点
汉桓帝除掉梁冀之后,重赏帮助自己处死梁冀的宦官,单超、徐璜、左琯、具瑗、唐衡五位大宦官被封为县侯,加封食邑上万。(一代天骄)左琯、唐衡被任命为中常侍,世人称之为“五侯”。
五侯权力熏天,单超去世之后,动用五营骑兵、将作大匠修建陵墓,其余四侯变得更加骄横,天下人为他们编写歌谣说:“左琯可以挽回天意;具瑗唯我独尊;徐璜如同睡着的猛虎;唐衡流毒天下。”
汉桓帝收了大太监侯览五千匹丝绸,就加封侯览为关内侯,后来,汉桓帝加封小黄门刘普、赵忠为乡侯,太监的权势更加强大了。
太监们争相建立各自的豪宅,他们可以认义子,宦官的亲戚朋友,很多都做了州郡的官吏,给天下百姓造成很大伤害,百姓忍无可忍,纷纷做了强盗。
宦官侯览、段圭,在济州占有田产,他们的仆从,强夺民财,济州官员滕延,将这几十个罪犯杀死。(黛玉你好)侯览向汉桓帝报告,将滕延免除官职。
汉桓帝喜欢女色,他的皇宫中,宫女多达五六千人,奴仆达到万人,宦官横行,朝政混乱。
地方官勾结宦官,大肆贪污搜刮。北海太守羊元群卸任时,贪污的财物不计其数,连衙门厕所的奇巧玩意,也要卸下来,装到自己的车上,河南尹李膺上书皇帝,控告羊元群的罪行,羊元群贿赂太监,反而诬陷李膺有罪。
大太监单超的弟弟单迁犯了罪,被廷尉冯琨抓捕,太监们相互勾结,反而将冯琨判罪。
太监苏康、管霸,在民间霸占良田,大司农刘佑将这些土地没收入宫,太监们向汉桓帝告状,汉桓帝将刘佑罚作苦力。
宛县有个叫做张泛的富商,与皇宫的一个宫女有亲戚关系,托着这层关系,常向宫中的太监送礼,获得官位,仗势横行。(阳光大秦)
南阳太守成瑨将张泛抓进监狱,后来,朝廷大赦,成瑨在处死张泛之后,才按照朝廷命令,释放犯人。大太监侯览教唆张泛的妻子告状,汉桓帝下令将成瑨处死。
太监侯览的母亲去世,侯览回到家乡奔丧,大肆修建坟茔,地方官张俭上告侯览,奏章被太监扣押,张俭命人拆了侯览母亲的坟冢。太监向汉桓帝告状,汉桓帝将张俭的上司山阳太守翟朝判了重刑。
太监徐衡的哥哥徐宣,想为自己的儿子娶汝南太守李嵩的女儿为妻,遭到拒绝。徐家派人到李家,将李嵩的女儿抢走,百般凌辱之后,将其杀死。
东海相黄浮将徐宣一家抓了起来,部下劝阻黄浮,黄浮说:“处死徐宣这个国贼,即使死了,我也心甘情愿。(苗疆道事)”
黄浮将徐宣处死暴尸,宦官们向汉桓帝告状,汉桓帝大怒,将黄浮罚作苦工。
汉桓帝信赖宦官,造成朝中百官巴结宦官,地方官吏恐惧宦官,国家机器运转混乱,作为掌握国家机器总枢纽的汉桓帝,其政治素质之低下,成为东汉国家走向衰亡的一个主要责任人。
汉桓帝的皇后窦氏,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后代,窦武因为是外戚,逐渐升职为汉朝的大将军。窦武洁身自好,从不收取贿赂,征用了很多名士,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太学的太学生以及贫民,大家都对窦武称赞不已。
汉桓帝去世之后,窦太后临朝,与窦武一起,拥立解渎亭侯刘宏为帝(著名昏君汉灵帝),加封名臣陈蕃为太尉,与窦武等人共同执掌朝政。窦武、陈蕃征召天下名士贤人杜密、李膺等人,共同执掌朝政,天下之人都盼望着朝政能够清平。
大太监曹节、王甫等人,在窦太后跟前,百般献殷勤,太后十分重新他们,多次下诏,晋升他们的爵位,窦武、陈蕃等人,对此十分厌恶。(超级兵王)
窦武、陈蕃等人商议,决定除掉曹节等宦官,窦武向太后上书说:“太监只是供役于皇宫,不能干预朝政。”
窦太后按照窦武的建议,将宫中比较霸道的大太监管霸等人处死,但是,对于曹节等人,不忍心动手。
窦武再次上书太后,说道:“侯览、曹节等太监,是奸佞小人,混乱朝纲,应该铲除,不然的话,就会给天下造成灾祸。”
窦武等人下令,抓捕了长乐宫尚书、太监郑飒,陈蕃说道:“这种人抓了就杀,不用审问。”窦武不同意,下令进行审问。
郑飒的供词中牵连了曹节、王甫等人,窦武向太后上书,要求将曹节、王甫等人抓捕。(极品都市太子)掌握中书的宦官将奏折的内容告诉了曹节的亲信朱瑀。朱瑀骂道:“有罪的宦官该杀,难道我们都该死吗?”
朱瑀大声喊道:“窦武、陈蕃要废立皇帝,是大逆不道。”十七个大太监在一起订立血盟。发誓要杀死窦武、陈蕃。
太监们手持武器,劫持皇帝与太后,缴获玉玺,用皇帝与太后的名义,发动羽林、虎贲军,对窦武发动进攻。
窦武不肯就擒,发动自己的军队,双方展开厮杀。太尉陈蕃带着几十个太学生,手持大刀来到尚书府,与王甫碰了个对面。王甫命人逮捕陈蕃,他们用脚踢踩陈蕃,说道:“看你这条老狗,还能不能削减我们的俸禄,裁减我们的员额。”并将陈蕃杀死。
曹节、王甫等人率领的禁卫军,战胜了窦武的军队,将窦武及其满门全部杀死,将窦武、陈蕃等人保荐的官员全部革职。
这场动乱之后,曹节被封侯,升任长了卫尉,另外还有六位太监被封为侯,十一位太监被封为关内侯,太监势力大增。
汉灵帝借着这次政变,将权力收归己手,重用宦官,排斥外朝百官,禁锢太学的书人,东汉政治更加黑暗。
汉灵帝刘宏在没有做皇帝之前,常常感到缺钱花,等到自己做了皇帝,就感慨汉桓帝竟然没有私房钱,于是,汉桓帝想出了自己的挣钱之道。
汉灵帝在西邸设置卖官的机构,官位的高低不同,卖出的价格就不同,公(司徒、司空、太尉)的价格要卖一千万,卿(比公低一级的朝廷大员)的价格要卖五百万,汉灵帝命令,在西园建立储藏钱的仓库,那些亲自到天子的宫阙买取县令官职的人,汉灵帝就按照县的贫富来卖。
汉灵帝喜欢做买卖,他下令在后宫建立成列的店铺,安排后宫的宫女做生意,宫女们相互偷窃争斗。
汉灵帝穿着商人的服装,在商铺之间穿梭,饮酒作乐。
汉灵帝喜欢玩狗,他头戴着进贤冠,亲自驾着四头驴拉着的车子,在京城来回奔跑,京师的人都跟着模仿,驴子的价格猛涨。
汉灵帝喜欢弄一些私人的积蓄,收藏天下的珍宝,各地进献的贡物,需要先向宫中的官署贿赂,叫做“导行费”,大臣吕强劝阻,汉灵帝不听。
汉灵帝重用十位太监,将他们封侯,被称为“十常侍”。汉灵帝经常说:“张常侍(太监张让)是我的父亲;赵常侍(太监赵忠)是我的母亲。”
太监们肆无忌惮,修建豪华的宫室,式样模仿皇宫,唯恐汉灵帝看到。他们就欺骗汉灵帝说:“天子不能登高,登高就会使得百姓离散。”汉灵帝就不再登高远眺,也就不会看到太监们修建的豪宅了。
中常侍张让、赵忠劝汉灵帝增收天下的赋税,每亩多收十个钱。大臣乐康劝阻说:“鲁哀公增加田亩,被孔子劝阻。”太监们诬陷乐康用亡国之君来比喻汉灵帝,就治了乐康大不敬的罪过。
汉灵帝下令,各州郡进贡木材与石料,太监们只用十分之二的价格收购,再把这些木材、石料卖出去牟利。
汉灵帝在西园修建了万金堂,把国库中的钱财聚集在里面,还在太监的家中分别寄存了几千万的财物。
汉灵帝的**统治,逼迫天下百姓跟着太平道首领张角造了反,汉灵帝在一片混乱之中去世,给汉朝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