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孟轲仁政遭冷落 屈子沉江成永恒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战国时期,社会纷乱,各种学说应运而生,思想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乱世开出一副治世的良方,孟子就是其中一个大师。(绝对暴力

    孟子叫做孟轲,战国时期的邹国人,是鲁国孟孙氏的后代,到了孟子这一代,家境已经很窘迫了,孟母为了造就对孟子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曾经三次搬家,最后一次选择了一位书人做邻居,孟子开始喜欢书,长大后追随孔子的孙子孔汲学习儒学。

    孟子的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主张统治者应该爱惜民力,不能过度使用民力,就像打渔时不能过分捕捞,砍柴时需要按照时令进山一样。

    孟子的主张,有利于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一见钟情深深爱)但是,战国时代最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术,利益的直接诱惑是压倒一切的,孟子劝说君王们实行仁政,放弃与民争利,被看成不合时宜的迂腐主张,没有一个大国君主能够接受孟子的建议。

    孟子对于战争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一切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他认为正义比起利益更加重要。魏惠王见到孟子的时候,魏惠王问孟子:“老先生,你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我国,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

    孟子说:“我只懂得仁义,不知道利益。假如国君只知道利益,大夫也只想着如何为自己争利,普通百姓也说,该怎样对自己有利呢?上上下下都为了利益而相互争夺,那么,这个国家就很危险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有仁德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也没有听说过一个讲求仁义的人,会漠视他的君王。(倾城绝帝)”

    从孟子这段话来看,孟子的政治观念是从道德出发的,讲究用仁义道德对百姓进行教化,从而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孟子的经济思想是什么呢?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减轻百姓的赋税,使得百姓富足起来。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农家饲养的鸡狗与猪这类家畜,不去打乱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每户人家平均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打乱它季节生长的规律,那么数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破命斩魂

    孟子认为经济基础是建立社会道德的前提。有一定的职业经济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君臣之间的关系的内涵应该是什么?孟子认为,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假如君主无道,臣子可以把这样的君主推翻,比如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周朝取代商朝,这不叫犯上作乱,而叫“革命”,纣王没有了做君主的样子,就是一个“独夫”。(最强杀手系统

    孟子重视人的道德教育,他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所以,每个人都天生有羞辱之心,恻隐之心,通过教育能够将人性中固有的这种善良挖掘出来,从而使得人人都成为尧舜那样的人。

    孟子是一个雄辩家,他常常用排山倒海的气势,来说服对方,使得他们难以与自己争辩,那些国君们心中虽然不能接受孟子的主张,但嘴上却难以反驳孟子,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

    战国时期的国君们都很少给孟子难堪,因为孟子的名气很大,得罪孟子,会在天下间留下不尊重贤士的名声,这可是一件谁都难以承受的大事,干脆随便孟夫子说吧,让他说个够,打发他走就行了。

    除了中原地区文化领域群星灿烂之外,我国南方的文化也很发达,最为有名的南方文化名人当属屈原。(瓜版西游)屈原是战国晚期的楚国人,屈氏是楚国的大姓,与楚王是一个家族的,屈原成年之后,由于是贵族出身,加上才华出众,很快就做了高官。

    屈原所处的楚国,已经不是楚庄王时代的强国了,虽然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人口达到数百万,但是,楚国的国君们一代不如一代,贵族们因循守旧,国力不振,已经成为虎狼一般的秦国的吞噬对象了。

    为了对付秦国,东方六国曾经组成合纵联盟,地盘最大、军队最多的楚怀王做了合纵长,楚国靠着这个联盟,成为东方诸国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秦国为了拆散东方的反秦联盟,就派出张仪,诱惑楚怀王背弃与齐国的联盟,张仪将楚怀王戏弄于鼓掌之间,屈原坚决反对楚国抛弃与齐国的联盟,惹怒了楚怀王,受到楚怀王的冷落。

    在联合秦国、还是联合齐国之间,楚国内部分为两大对立集团,屈原属于“连齐派”,楚怀王最终站在了“连秦派”一边,将屈原放逐。

    楚怀王受到秦国欺骗,被秦国扣留,无法回国,楚国新国君顷襄王继位,将屈原召回。这时的楚国,国力更加衰微,楚国国内围绕对秦国的国策,分为两大派别:“割地投降派”与“抵抗派”屈原属于“抵抗派”,顷襄王最终选择了“割地投降派”,屈原再次失势,被第二次放逐。

    楚国的命运已经成了定数,不断地向秦国割地,为了躲避秦军的锋芒,放弃原来的首都,向东部转移,苟且偷安。屈原为自己的国家叹息,他极其痛苦,无法自拔。

    屈原的伟大不在于他在政治上有多么高明,或者做过多么大的事情,而在于它的人格与他的作品是高度一致的。

    屈原在流放的过程中,为自己的国家与人民深深地担忧,在河边行吟时,一位渔夫劝慰他说:“何不随波逐流呢?”屈原答道:“穿上新衣服的时候,总是要经常弹一弹身上的灰尘,哪个人愿意让自己的新衣服故意弄脏呢?楚国人都喝醉了,唯独我是清醒的,我很痛苦啊!”渔夫摇摇头,离开了屈原。

    屈原把自己内心所有的痛苦,在他的伟大作品中尽情地发泄出来,他的作品与他的人格是合二为一的,屈原作品的伟大,首先是因为他人格的伟大,他真心地关心自己国家与人民的命运,所以,千百年来,民众才会衷心地怀念屈原。

    楚国终于被秦国消灭了,诗人屈原无法活下去,他怀抱着一块石头,自沉于江水之中,他终于解脱了,留给后人无穷的思念。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给世界留下了诗歌的绝唱。

    《离骚》共有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每一个文字之中所包含的瑰丽想象,那些超越时空的疑问,体现了屈子包藏宇宙的情怀与思维。

    屈子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符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魂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