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孔丘学问惊天下 一心求官逞抱负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春秋时期,能够与老子比肩而立的思想巨人是孔子,孔子是今日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他的影响恐怕是要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将相的。(重生之失落神座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今天的山东省南部),孔子的祖先是商族人,本来应该是宋国人,孔子的父亲叔梁乾搞婚外恋,与一个颜氏的美女在野外发生性关系,颜氏怀了孕,成了未婚妈妈,生下了孔子。

    孔子生下来的时候,他的头顶中间凹下,四周高起,像是一座小山丘的形状,所以,他的母亲给孔子起名字叫做孔丘,因为排行为第二个儿子,加上叔梁乾与颜氏一起在尼丘山一起为这个儿子祈祷过,所以,孔子的字叫做仲尼。

    孔丘出生后不久,孔子的父亲叔梁乾就去世了,颜氏独自将孔子养大。孔子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摆设祭器,模仿祭祀的礼仪。

    孔子长到十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学问了。鲁国大夫孟犛子对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本来是要继承宋国的国君地位的,让位于宋厉公。俗语说,第一次受命的时候鞠躬而受,第二次接受使命的时候弯腰接受,第三次接受使命的时候,俯身接受。走路时靠着墙根而行,没有人欺负。圣人的后代必定要有才德贤达的人出现。孔丘年少而喜欢礼仪,他一定会是一个能够显达的人,我死后,你要拜孔丘为师。”

    孔子喜欢学习礼仪,鲁国的建立者叫做伯禽,伯禽的父亲是周公旦,周公是周礼的制定者,因为周公平定叛乱的功劳极大,周天子允许鲁国拥有全套周礼的礼器、礼乐。(灾后)孔子学习周礼的条件很优越。

    孔子喜欢学习,他曾经到东周向大学问家老子求教,老子是东周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老子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的人在送别时,会曾送给朋友财物,品德高尚的人在送别朋友的时候,会赠送言辞。我不是富贵的人,没有能力送给你财物,只得勉强冒充品德高尚的人,用言辞来与你告别。有几句话送给你:聪明深察的人常常遭受困厄,而且给自己的身体生命造成威胁,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见识广大的人经常受到死亡的威胁,是因为他们喜欢揭发别人的罪恶。做子女的应该一心想着父母,做臣子的要忘掉自己,一心想着君主。”

    孔子学习的范围很广泛,他在齐国听到《韶》乐,就一心一意地学习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孔子学习专心致志的精神。

    孔子向晋国的师襄子学习新曲子,学了一首曲子之后,师襄子对孔子说到:“可以学习下一首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已经熟悉这首曲子了,但是,还没有掌握弹奏的要领。”

    孔子又弹奏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到:“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此曲的要领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孔子答道:“不行,我还没有领会作品蕴藏的内涵。(皇妃妖娆)”

    又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掌握了乐曲的内涵,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孔子说:“不行,我还没有体察楚此曲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接着练习了一段时间,孔子弹奏此曲的时候,肃穆深思,随后,现出心旷神怡的表情,显出视野宽阔、志向高远的神态。

    孔子对师襄子说到:“我体会出此曲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作者的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且高瞻远瞩,是统治四方的王,除了周文王,谁还能够这样呢?”

    师襄子离开座位,对着自己的学生下拜了两次,他对孔子说到:“我学习此曲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此曲叫做《文王操》,你已经达到了学习的至高境界了,你是我的老师。”

    孔子的学问很大,鲁国的权臣季恒子挖井时,从地下挖出了一只大肚小口的陶器,里面有一只羊的图案。季恒子想戏弄一下孔子,就派人告诉孔子,说:“我挖出了一只陶器,里面有一条狗的图案。”孔子很镇定地回答道:“土中的怪物是坟羊,你挖的不是狗,是一只羊。”季恒子弄得很无趣。

    孔子的大名传到各国。吴国讨伐越国,得到了一块巨大的骨头,没有人识得。吴王派人来到鲁国,询问孔子。(伶女恋上冷漠大少)孔子说到:“大禹治水时,召集诸侯开会,防风氏迟到,被大禹杀死,被大禹杀死,防风氏的骨头很长,就是这根骨头。”

    吴国使者赞道:“了不起啊,真是一个圣人。”

    有一回,有很多鶽鹰落在了陈国的宫廷,鶽鹰身上有一种楛木做的箭贯穿鸟身,头是石头做的,箭长一尺八寸。陈国国君派人来找孔子,询问这种箭的来历。

    孔子答道:“这种鸟是从遥远的肃慎飞来的。这种箭是肃慎部落制造的。从前,周武王灭了商朝,四周的民族都来朝贡,肃慎的贡品就是这种箭。周武王将这种箭赏给自己的长女大姬,大姬嫁给了胡公,胡公就是陈国的第一个君主,陈国宫廷的仓库中应该有这种箭。”陈国使者回去报告了陈国国君,陈国的陈湣公派人到仓库寻找,果然找到了这种弓箭。

    孔子的学问大,他曾经说过:“有的人生下来,就明白很多道理;我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懂的人,我是通过学习,得到一些知识的。”

    孔子的学问很渊博,他擅长射箭、驾车、礼仪、音乐、诗歌、占卜、刑狱等,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一种学问,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专业的话,我就选择驾驶车辆吧。”

    孔子不太注意研究技艺与生产,他认为君子的主要责任在于做官、进行管理工作,那些实际生产方面的知识,比如手工、种植等,都是下等人从事的事情,君子不用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展搜中文网

    孔子一生坚持不谈论怪异、暴力、**、鬼神,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到关心现实社会上,放到人伦关系方面,他针对混乱的社会现实,提出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的方法。

    孔子的学问不合时宜,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明知不可为而勉强为之,他不肯逃避社会现实,他要改变现实世界,他一声奔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他没有后悔,他种下了种子,最终要发芽的。

    孔子设想的理想世界是超越时空的,他不是一尊神,而是一个时时生活在我们身边,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活在我们日常每一件行为之中。

    孔子说过:“学问好的人才,就应该做官。”这句话后来成为激励无数书人发奋努力的座右铭。

    孔子成年之后,做了鲁国权臣季氏家管理仓库的小吏,孔子的工作态度非常优秀,收支账目、计量钱粮十分公平准确;后来,孔子被任命为管理牧场的小官,他把牧场的牛羊养得又多又肥。

    齐国是鲁国的邻国,还是春秋时期的大国。齐国的齐景公来到鲁国,听说孔子的大名,就找到孔子请教:“秦国本来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地处偏僻的西部,秦穆公是怎么将秦国变得强大起来的?”

    孔子回答道:“秦国国家虽小,但是秦国国君的志向却很大;秦国虽然位置很偏僻,但是秦国国君施政却很恰当。www.justsou.com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贤才百里奚,任命百里奚为秦国大夫,把百里奚从奴隶地位中解救出来,与百里奚深谈三天之后,重用百里奚,让百里奚掌管秦国国政,任用贤才的秦穆公,应该称王于天下,仅仅称霸于西部,实在太小了。”孔子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是在对齐景公说,自己就是百里奚一样的人才,重用自己的话,齐国就能称霸于天下。

    为了在齐国获得做官的机会,孔子来到齐国,到了齐国的第一大族高氏家中,做了一名家臣,他想通过高氏,进一步接近齐景公,获得做大官的机会。

    有一次,齐景公见到孔子之后,问孔子:“先生认为国君应该如何施政?”孔子答道:“施政很简单,就是国君要掌握权柄,有权威,大臣要服从国君,君臣之间各安其分;就像父子关系一样,当爹的必须有当爹的威严,做儿子的就必须服从自己的父亲。”孔子这句话只要针对齐国大族势力过大,比如田氏的封邑比国君控制的地盘还多,国君被架空了,成了徒有其表的空头皇君主。

    孔子这句话,很对齐景公的心腹事,齐景公感慨道:“先生说得好啊,假如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是父亲,儿子不像是儿子,即使有很多粮食,我怎么吃得下去啊。”

    齐景公接着问孔子:“请问先生,国家施政的原则是什么?”

    孔子说到:“施政最重要的是控制开支,节省财力。”

    齐景公打算重用孔子,齐景公的智囊晏婴劝阻道:“儒家那一套是无用的东西,儒者个个能说会道,自以为是,难以驾驭,重视丧礼,讲究厚葬,四处求取官禄,过分讲究礼节,制定繁琐的礼仪,繁文缛节,几辈子都研究不完,老百姓难以学习。用这一套来管理齐国,不是好办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致力于富国强兵之术,孔子的一套治国之术,不太适应当时时代的需要。齐景公考虑晏婴的建议,觉得有道理,就对孔子说:“先生讲的道理很好,但是我老了,不能用你了。”

    孔子回到鲁国,看到季氏凌驾于鲁国国君之上,季氏的家臣阳虎凌驾于季氏之上,阳虎的家臣凌驾于阳虎之上,整个社会秩序处于一种混乱之中,孔子很失望。

    阳虎的家臣公山不狃叛乱,派人请孔子帮忙,官迷心窍的孔子虽然知道公山不狃是个叛臣,但是太爱做官了,孔子竟然打算前去应聘。

    孔子的弟子子路很率直,劝阻孔子,孔子解释说:“我去帮助公山不狃,是打算推行周朝的礼仪制度的。”

    鲁国的鲁定公得知孔子的大名,任命孔子做中都的长官,孔子得到了机会,开始大展拳脚,实施他的一套治民方法,很快有了成效。

    鲁国的邻国齐国知道后,有些担忧,齐景公派人请鲁定公举行友好会盟。鲁定公打算毫无防备地前去相会,孔子劝说鲁定公说:“办理文事必须带着武将。办理武事必须带上文官,请国君带着左右司马(武将)一起去。”

    鲁定公与齐景公会见之时,齐景公请齐国乐队上前助兴,齐国的乐队很时尚,戴着羽冠刀矛,喧嚣得很,孔子呵斥道:“大国国君相会,怎么能够演奏夷狄的音乐呢?”齐景公吩咐齐国乐队下去。

    齐景公下令,让齐国的娱乐人员上前助兴,一群侏儒怪人来到近前,孔子上前呵斥:“诸侯相会,多么严肃的场合,怎么能让这些小丑来愚弄国君?将这些人斩了。”

    齐景公感到自己失了礼,很没有面子,齐国作为大国,在礼仪方面输给了鲁国。

    孔子希望能够加强鲁国国君的权力与威望,他提出将季氏等三家大族的封邑高大城墙削低,这件事情进行得不顺利。

    孔子为了维护好礼仪秩序,下令杀了不守礼仪的大夫少正卯,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的民风确实发生了变化,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分开道路行走,东西掉在地上没有人捡起来,找官府办事很顺利,不用送礼走后门。

    齐国听到消息,更加担心。齐国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齐国挑选了美貌妖艳的姑娘八十人,带着流行乐队与舞蹈媚娘,来到鲁国。

    接不接受这些齐国尤物呢?按照孔子治国的理念,这些不合礼法的齐女,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是,美女歌舞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鲁国国君与权臣季氏实在受不了孔子那一套东西,人的本能是很难真正被压抑的,鲁国国君与季氏还是接受了齐国的美女歌舞,天天与齐国美女泡在一起,不理睬孔子的这一套空洞的说教与伦理礼仪了。

    孔子知道自己的理想落空了,识趣一些吧,该走了。孔子还有一点不甘心,孔子说:“弟子们,再考验季氏一次。”

    郊祭的时间到了,孔子在等待着国君与季氏的表现。季氏整天与妻女泡在一起,没有按照儒家的礼仪,将郊祭的祭肉分给孔子一份,这是不理睬孔子的一套理论的信号,孔子明白了季氏的意思,该离开鲁国了,到其他国家看看,应该有人识货吧,老夫子带着心爱的弟子,坐着马车,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的行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