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流 公子小白做齐君 不计前嫌用奇才
齐襄公死后,齐国人心中有两个国君人选,他们分别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在鲁国避难;另一个叫做公子小白,在呂国。(一吻成灾:拒嫁天王老公)m两位公子,谁先回国,谁就能够继承大统,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春秋第一霸——齐桓公,他为什么能够战胜公子纠,并且完成称霸天下的大业呢?
从家庭背景来说,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生前很受齐禧公宠爱,小白的母亲早逝,小白比较孤立;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公主,娘家势力大,是个有力的靠山,但是,公子纠的母亲为人比较强势,齐国贵族对她的看法不好,担心公子纠做了国君后,公子纠的母亲会利用权势,祸害百官,所以,齐国最有势力的大族高氏、国氏都倾向于扶植公子小白登基。
齐襄公当政时期,胡乱诛杀臣民,弟弟们都担心受到株连,纷纷跑到国外,齐国一对著名的能人兼好朋友管仲与鲍叔牙相约,分别辅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鲍叔牙认为公子纠比较聪明,管仲跟随公子纠比较有希望,自己跟随的公子小白脾气很急,又缺少背景,不太乐意跟着小白混,管仲劝鲍叔牙:“小白公子是一个有远虑的人,将来会比公子纠有希望。(君子有九思)”鲍叔牙很敬佩管仲的才能,听管仲这么说之后,才乐呵呵地跟着公子小白。
等到齐襄公与公孙无知相继死去,齐国国内无主之时,哪位公子抢先回国,他获得君主地位的机会就会最大,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就展开了一场回国比赛。
管仲一边组织队伍,护送公子纠回国,一边亲自带人在中途拦截公子小白,当公子小白的车队到来时,埋伏在路旁的管仲搭弓射出一箭,正好射中公子小白的带钩,金属带钩挡住了利箭,急智的公子小白假装被射中,咬破舌尖,口吐一口鲜血,仰天倒下,机灵的管仲竟然也被骗倒,管仲高兴地回去向公子纠报信,公子纠竟然认为自己的国君地位是当定了,慢慢腾腾地用了六天时间才回了国,殊不知国内无主之时,随时都可能发生巨大变故,不知道抓紧时间回国稳定形势,公子纠真的很缺少政治家的杰出素质。(娶个悍妇做娘子)
而公子小白呢,骗倒管仲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齐国,在齐国最大的族群高氏、国氏的支持下,顺利登上国君的宝座,接着,公子小白用齐国强大的军队,打败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并战胜鲁国的主力军,迫使鲁国国君杀死公子纠,免除了隐患,整个过程显现了公子小白(齐桓公)的成熟与老辣。
齐桓公登基之后,他继续表现出他的过人之处。(一路飞仙)首先是求贤若渴。齐桓公下令,在自己的宫门,夜间悬挂火把,那些深夜到来的人才,随时可以进入宫内见到国君。
求贤令下达之后,很多人处于观望状态,最先来到齐国应聘的是一个会算九九乘法率的会计人才,齐桓公收留并任用了这个人,周围的人觉得齐桓公求贤令不是虚的,各种有真才实学的人从四面八方投奔齐国。
齐桓公得到人才后,能够人尽其才,把大家安排在最能发挥各自潜力的岗位上,而且,用人不疑。比如对于管仲,当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自己的好友管仲时,齐桓公没有因为管仲曾经差点射死自己而耿耿于怀,通过接触,齐桓公认定管仲确实是一位奇才,就立刻任用管仲为相,主持国家大计。
为了使管仲顺利开展工作,齐桓公下令:“全国各种大事,不必报告国君,直接报告管仲,管仲不必向国君汇报,可以直接处理,发出指令。(武绝九天)”对管仲的充分信任,使得管仲可以甩开膀子大干。
齐桓公并不是大权旁落的,根据管仲改革的法令,齐国的全体成年男性皆是军人,全国组成三军,齐桓公与国氏、高氏各领一军,国氏、高氏是上卿,地位崇高,才能平庸,地位高于管仲,但不影响管仲管理国家,齐桓公直接掌握军权,姜氏(国君)是董事长,国氏、高氏是董事局的大股东,管仲只是下卿,再有本事,只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不可能取代国君的。管仲拼命地为老板打工,老板稳稳地掌握着大局,各得其所,和谐共处。
这正是齐桓公的高明之处。亲爱的者,你明白了为什么是小白而不是纠胜出了吗?
管仲祖籍安徽,姓姬,为周穆王的后代,到了管仲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沦落为平民。(焚天炼神)
管仲年轻的时候,当过兵,经过商,都不太成功,好在结识了一位好朋友鲍叔牙,处处护着管仲。当管仲打仗临阵脱逃时,人们都纷纷指责管仲,鲍叔牙为管仲辩护说:“管仲临阵脱逃,是因为担心自己战死后,老母亲无人照管。”当管仲将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赚的钱财私自占有时,鲍叔牙说:“管仲不是贪财,是因为家中贫困,确实是需要接济。”
齐桓公当上国君之后,打算重用鲍叔牙,鲍叔牙说到:“以我与高溪的才能,足以治理齐国;但是,主公打算称霸天下的话,必须重用管仲。”在鲍叔牙的竭力推荐下,管仲被齐桓公重用。管仲常说:“生我的是父母,知我者是鲍叔牙。”
当齐桓公第一次召见管仲时,齐桓公很诚实地问管仲:“我有很多缺点,不知这些缺点是否影响我称霸?”
管仲问道:“什么缺点?”
齐桓公说:“我脾气很急,好色贪财。”
管仲说:“没事。”
齐桓公说:“先生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请问先生,怎样才能称霸天下?”
管仲说:“让齐国老百姓富起来,老百姓有粮有钱,才能接受你的说教与管理。”
齐桓公放手让管仲治理内政。管仲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搞经济建设。利用齐国盐铁资源,奥盐冶铁,搞活工商,征收盐铁关税,获取巨额财富;对老百姓,减轻他们的税赋,根据他们土地的多少与好坏征收赋税,让齐国的老百姓的腰包都鼓起来,大家富裕了,都乐呵呵地,越来越听话。管仲为了聚集财富,就安排一些罪犯的妻子做官妓,建立了古代合法经营的“红灯区”,把娱乐业搞得很红火,晋国、秦国的许多有钱人都慕名来到齐国消费,齐国的财政收入增加了一笔稳定的来源,所以,管仲就成为娼妓业供奉的祖师爷与保护神。
2,将齐国所有家庭分成若干单位,实行兵农合一,大家平时是邻居,战争时是战友,晚上打仗,凭着声音可以辨别敌我,白天打仗,观察相貌就能分清敌我。平时是邻居,战争时相互关照。齐国所有男人都是战士,由国君、高氏、国氏各带一军。
3,尊重周天子,派人向周天子朝贡,长期被人冷落的周天子得到大国齐国的尊重,十分感激,就投桃报李,把很多重要使命交给齐国,齐国打着天子的旗号,号令诸侯,名正言顺,有政治上的优势。
4,保护弱小国家。当时的中原各国,普遍受到周围少数民族的游牧骑兵的威胁,齐桓公就利用这样的机会,出兵燕国,打败戎族,并且将获得的五百里土地赐予燕国,燕国感恩之余,成为齐国的死党与北方屏障;出兵打败山戎,恢复了卫国,卫国感恩齐国,成为齐国的西部屏障与铁哥们,其他小国看到齐国保护弱小的义举,纷纷投靠过来,齐桓公靠“仁义”成为诸侯的领袖。
5,威慑对手楚国。当时的楚国,已经是一个方圆数千里的大国,对中原各国构成直接威胁。中原各国一向以华夏自居,把楚国看成是南方的蛮夷,属于异类。管仲利用这一点,高举保护中原文化的大旗,组织一千多辆兵车的庞大联军,讨伐楚国。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