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姬友问政太史伯 算计弟弟很阴险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迁都后的周朝,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周。(千亿婚约,总裁我不嫁)东周的第一个阶段,被称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盘大大缩小,甚至很没有一些诸侯国大。洛阳处于一个豫西小盆地中,周围的地方,直到今天都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养活不了多少人口,更养不了多少人马,没有那个诸侯国把这么大的一个东周国放在眼中,比如,与东周离的最近的较大诸侯国郑国。

    郑国在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它的建立者叫做姬友。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在西周的朝廷担任司徒。姬友看到西周的政局混乱,背离了周朝的传统,百姓怨声载道,诸侯离心离德,姬友打算为自己及其子孙谋一条后路。

    按照周朝的规矩,姬友可以向周天子申请一份封地,姬友是朝廷的重臣,还可以优先提出自己的要求,到底要什么地方做自己的封地呢?姬友找到了担任史官的太史伯来请教。

    在中国古代,有三种人是最有知识与见识的。(总裁专属·宝贝,嫁我吧)第一种人叫做巫,巫可不是装神弄鬼骗钱的巫师神汉,他们是专门从事天文、地理、政治研究的官员,他们善于观察天相,能够弄明白人世间的一些重要社会现象的发生缘由,从天意的角度,对社会政治做出解释,很多朝廷重臣往往兼有巫的角色。

    第二种人叫做祝,他们是从事祭祀、占卜之类的事物的,他们负责在神与人之间传递信息,对战争、立嗣、刑罚等重大事务做出预测或者解释,这些人往往具有非常敏感的头脑,思维敏捷、眼界开阔,能够对国家的重大举措做出分析判断。

    第三种人叫做太史,这是负责记录国家重大事件的官员,由于对于各种事件掌握得比较详细,所以,史官们往往熟悉朝廷事物,明白各种政策的得失,比较准确地把握王朝兴衰的规律,能够通过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预测未来。

    姬友请教太史伯:“先生,请问现在王朝多变故,我该如何自保呢?我的封地到底在哪里才算是最安全呢?”

    太史伯想了想,说到:“洛水以东、黄河、济水流域最好。(九天武帝)”

    姬友问道:“为什么呢?”

    太史伯说到:“大人在百姓中有较好声望,洛水以东的诸侯国,比如虢国等,国君贪财好利,朝政混乱,不得人心,大人到了那里,将很快能够站住脚跟。”

    姬友问道:“我去南方如何?”

    太史伯说到:“南方是祝融氏后代的势力范围,他们在那里经营多年,声望很高,周朝衰落后,楚国必定兴盛,你去那里,不容易发展。”

    姬友不甘心,接着问道:“我要求去西方如何?”

    太史伯答道:“那里的百姓很贪财,难以长久居住。(终须再见)”

    姬友问道:“周朝衰落后,哪些国家会兴盛呢?”

    太史伯说到:“大概是齐国、晋国、楚国。齐国是伯夷的后代,晋国的山川险固,楚国的先人曾经有功于天下,凭着有德的子孙,应该能够兴盛起来。”

    姬友按照太史伯的指点,向周幽王要求得到洛水以东的土地,周幽王答应了。郑州一带地处天下之中,远离游牧民族,算是安全的。

    可是,纵观春秋时期的大国,齐国、楚国、秦国、晋国,无不是在与周围落后民族的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姬友只希望得到安全,但是,不肯竞争的族群,怎么能与虎狼之性的大国并存呢?

    姬友建立了郑国,但是,他还担任着东周的卿士,相当于现在的首相总理大臣,这个职务在姬友去世后,由他的儿子郑武公继任。(射雕之江湖

    郑武公的夫人叫做武姜,娘家是申国。武姜为武公生的大儿子叫做寤生,为什么叫做寤生呢,原来,武姜在生育这个儿子的时候难产,武姜很痛苦,生了老半天,一般的孩子都是脑袋先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而这个孩子出生时,是两条腿先出来,与其他孩子的出生顺序颠倒了,差一点要了武姜的老命。武姜因此很不喜欢这个孩子,还给他起了个“寤生”的名字,意思是颠倒生出的孩子。

    武姜接着又生育了一个男孩,叫做叔段,叔段出生时是顺产,武姜很高兴,所以特别喜欢叔段,不喜欢寤生。

    寤生知道母亲不喜欢自己,他从来不表现出来,他对待母亲很恭敬,对待弟弟很友爱。(魔天记)叔段从小受到妈妈宠爱,很是骄横,举止很轻浮。

    郑武公年迈,要立继承人,武姜在郑武公耳边多次吹风,要求郑武公将叔段立为继承人。作为一位老练的君主,郑武公知道叔段是一个花花公子,志大才疏;而长子寤生成熟沉着,很有城府,寤生才是能够继承大业的人选。

    寤生被立为太子,在郑武公去世后,继承了国君的地位,他就是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郑庄公。

    郑庄公继位后不久,武姜向郑庄公请求,给与叔段封邑,郑庄公说:“你希望叔段得到哪个地方?”武姜说:“得到京邑。”郑庄公答应了。

    大臣祭仲知道后,对郑庄公说:“不行啊,京邑是一个大都市,它的规模与京城差不多,将京邑封给叔段,不符合规矩,对国君您也很危险。”

    郑庄公回答道:“谢谢你的提醒,我心中有数,武姜提出将京邑封给叔段,我也不好不答应,暂且这样吧。”

    过了一段时间,祭仲向郑庄公报告说:“叔段将京邑附近的土地据为己有,不断扩充势力,加固城墙,招兵买马,主公必须提放啊,不行的话,我率兵进攻叔段如何?”

    郑庄公笑笑,说:“谢谢你的提醒,时机还不成熟,暂且忍耐一下,想擒获他,必须先给他一点好处,他会自取灭亡的,你等着瞧吧。”

    叔段准备就绪,派人联络郑庄公的对头虢国国君,准备共同起兵,郑庄公对祭仲说:“是时候了。”郑庄公没等叔段动手,就派出大军,大举进攻京邑,把叔段一举消灭,叔段狼狈地逃到了他国。

    接着,郑庄公命人把准备在京城呼应叔段的武姜囚禁起来,押到城颖。郑庄公盛怒之下,很失态地当众表示:“我与母亲到了阴曹地府,才能再次相见。”

    过了一年多之后,郑庄公的情绪慢慢地有所缓解,他觉得自己对待母亲武姜有些过分,天下人会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可是,自己已经当众发誓不再与母亲见面,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呢?

    郑庄公手下一位谋士叫做考叔,考叔来向郑庄公进献贡赋,郑庄公设宴招待考叔,酒席很丰盛,其中有一道烤肉很好吃,考叔没有吃之前,先用刀子割下来一大块包起来,揣在怀中,郑庄公感到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这样做?”

    考叔答道:“我的老母亲在家中,是吃不到这么好的烤肉的,我想自己不吃,把我的这份烤肉带回去,请我的母亲尝尝国君赏赐的美味。”

    郑庄公一听,哭了,说到:“你有母亲可以孝敬,我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考叔趁机说:“我知道国君很有孝心,为什么不与自己的母亲相见呢?天下人还以为国君您没有孝心呢?”

    郑庄公说:“我已经发过誓言,无法反悔啊,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考叔说:“你可以命人在城颖的城墙下面挖一个地洞,通到夫人的府邸,你们母子可以在地下相见啊,既可以满足你们母子相见的愿望,也没有违背地下相见的誓言啊!”

    郑庄公命人按照考叔的主意,在城颖的地下挖了地道,郑庄公与武姜在地道中见了面,郑庄公对母亲施礼,诉说相思之苦,武姜也有些后悔自己的作为,说到:“地下相见,其乐融融。”母子了恢复正常的关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