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天 第十九章 此题非彼题
微桑子将葛章和木灵儿带回山。(妖惑掠君心)一回山中,微桑子就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由于葛章不尊师训私自闯入后山,因此将他囚禁在天心潭的困龙之篱中。
几位师兄师姐都用一种同情的、你摊上大事儿的眼光看着葛章,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份儿。葛章不由得暗自:“当年你师弟我被带入司徒府生死难测都没有皱一下眉头,何必又是如此打量着我呢?”
却是刀子嘴豆腐心得二师姐莲心先开口:“师父,虽然此次小师弟私自闯入后山,有违祖训,但他新近山门,不懂山门规矩,这么惩罚他,是不是有点儿太过?”
“对,师弟本来天资就很愚钝,这么把他关下去他不很有可能老死在洞中。(名门弃少)”五师姐附和着給葛章求情,一句话没把葛章气得个半死。
“对,师父,当年以大师兄的天纵之姿也是花了三个月的工夫才从困龙之篱中走出来,你把小师弟困在洞中没有两三年他是很难出来的,如此一来,耽误了修行,三年之后师弟很难通过测试,你的脸面也无光呀?“机灵的六师兄在一旁附和道。
葛章听了这句话,不由得心中也是不由得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如若按照他们所说的。(绝品天医)自己恐怕真的要在那破洞中呆个十年八年的。不说别的,光是冷清和孤独就可以把他憋死。
他想了想,有些东西远比面子重要。于是慢慢泡了一杯茶,递到微桑子手中说:“师父,你先喝茶。”乘机凑到微桑子的身边说:“师父,我刚进山门,心里无时不刻的盼着能够待在您的身边,听听您的教诲,即使你没时间亲自指教我,望望你,看着你就在我的身边,也觉得多了一份修行的动力。可是如今一旦远离了你,没人给二师姐添柴不说,也少了一个人在您身边侍奉你了。”
微桑子不由感到又好气又好笑,这个徒弟,跟着他,修行的工夫没见有啥长进,拍马屁的工夫倒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剑神凌霄)他看了看葛章说:“你就好好放心,你没进山门的这几十年,山中添柴做饭不照样都有人,为师不照样衣来张手,饭来张口,也没见得生活累,你到了,师父还要平白无故的替一个人多操心。至于教诲,你若是能想起你师父我这个糟老头子,没事的时候往天空看看,想想我的话,哪儿没有教诲的。”
葛章无奈地谈了一声:”敢问师父,在困龙之篱中有人给我送饭吃吗?别把我给活活饿死了。“
“这个自然是有人的,只不过去那儿的路程太远,所以每天只能送一次饭,也就是说你一天只能吃一顿。(遭遇二百零一万)”微桑子回答说。
“师父既然有人能够进入洞中送饭,说明有人来的了洞中,去得了洞中,既然别人能来能去,那我来去不也轻松自如。“葛章有点儿不解的问道。
“你想多了,徒儿。”微桑子说,“人从困龙之篱中进出十分困难,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人呢?你的羽田师叔是一只鹤,每日黄昏,落霞照在那个洞口的时候,它便携着你的饭菜而来,把它放在困龙之篱中最高的山间之上,有你攀爬到那个地方取来你的饭菜,到第二天他再来时,你必须洗好昨日的碗筷,把它挂在羽田师叔的脖子之上,一日没洗,你便少了一日的饭菜。(重生之抽奖空间)还有我必须提醒你的是,困龙之篱中,太过荒凉,很少有水源,因此你想喝水或者洗碗的话,只能到最下方的山谷寒潭之中。”微桑子说这些话的时候,一脸的风轻云淡。
“师父,我想知道从困龙之篱师叔送饭的那个山巅到那个山谷寒潭需要多长时间?”葛章最关心的还是他能有多长时间去修行。
“如果是常人的话,来去最少也得六个时辰。不过我听你师姐说过你健步如飞,我想你估计得四个时辰方能一个来回。”
“师父,一天也才十二个时辰,睡觉至少得四个时辰,不说洗碗、吃饭的工夫,路上就花了我四个时辰,那我怎么修行,如果我无法修行成功地话,你又怎么赢得你和另外一位师伯的赌局呢?”说道这儿,葛章又看了看微桑子的脸色,见他眉心皱了皱,以为火候到了,就又接着说:”所以,你能不能拜托一下那位仙鹤师叔,让他能不能把送饭的路程改得离我们近一些?“
微桑子却是拿着他的戒尺狠狠打了一下葛章的手,在他手掌上留下一道鲜红说:“你这小子,尽知道耍滑头。为师倒想帮你,只是困龙之篱中有终南山开门祖宗为防止外来入侵留下的禁制,禁制的最大范围便是在那个山巅之上,如果精气过厚的人从天空强行闯入困龙之篱中,便会触发禁制,困龙之阵便会发动起来,到时候你和你的仙鹤师叔便恐怕要永远的留在那儿了!”
“哦。”葛章悻悻地点了点头,又有点不甘心的问道:“徒儿想再次请教一下师父,徒儿该如何才能逃出那到樊篱呢?“
“当你想明白的时候,你便能逃出那到樊篱了。”微桑子只是说着有点儿不着边际的的话语。
“师父,那怎样又才算想明白了。”葛章多多少少想从师父这儿套出点东西。
“你若明了了问题,便是想明白了。”微桑子回答。
“我要想明白的又是什么问题,难道这个问题就写在洞口,想明白了便就等同于悟出了机关所在,我便能走出困龙之篱的洞中。”葛章见要想出一个不知道问题的问题的答案,不由得郁闷无比。
“错,问题从来都不在洞中,只在你的心中。”微桑子继续说着玄而又玄的话。
葛章彻底无语了,只得把求助的目光望向有过悲惨经历的大师兄问:“大师兄,你当初想的又是什么问题?”
大师兄还没来得及回答,微桑子就替他答道说:“一个人不可能经过一条相同的河流,因为当里再次来到这个河流之时,河流虽然表面没有变化,因为此水已非彼水,此石已非彼石。所以不要奢望你的师兄能够给你答案,因为此问题已非彼问题。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