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传来红娘子部大败于江西的消息,南京城一片哗然,人们关注前方战事,因为如果不能挽于败局,福建隆武政权兵马乘胜追击,会不会打进南京城?到时又来个改朝换代,他们该拥护谁就成了当务之急。(
都市之浩然正气)南京城一时阴霾密布,人心惶惶,毕竟隆武帝是正统皇家血脉。
隆武帝朱律键是朱元璋第九代孙,少时多灾多难过着囚禁的生活,反使他历练的能看清局势,生活节俭,品格在南朝中诸君中少见的优良,算是有能力的皇帝,上任初期便提出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的方针。
朱律键在南朝统治中比较关心百姓。为了减少民间疾苦,他时政的重点就是整治吏治,严惩贪官。(
巨星手记)规定“小贪必仗,大贪必杀”。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可能也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可惜生不逢时偏偏碰上李斌这个怪胎。
红娘子五万兵马进江西与水军都督李俊配合,占领江西大部,歼灭了江西水军,『逼』的江西明军一退再退,一直退到福建与江西交界处,眼看胜利在望,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不与在东面的李如梅部联络,认为明军不不堪一击,五万兵马足以消灭明军包括福建的兵马。
隆武帝朱律键与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俩、黄道周等人商议,东面的中**队有十五万人尚在大山之中,西面两个女将有五万人马,决定趁东面敌军未到先断其一部,出兵援助江西的明军,派出以郑芝龙为首领,黄道周为军师,郑芝龙儿子郑成功为前锋的八万大军。(
腹黑嫡女)
按理说明军加起来十三万兵马,也不足以撼动配有火炮、火枪近现代武器的红娘子部。部队在江西境内一路高唱凯歌,势如破竹,不光红娘子本人就连士兵们都认为;根本不用打,走到哪里,哪里就高举白旗只管接收。久经沙场的老将高夫人虽然没有那么狂妄,也被胜利冲昏头脑,认为明军大势已去。
在追击到江西与福建交界处的黎川地区,有一处三面皆山,中间一条大道的险地,伏击的好战场,红娘子也不派出探马到两边看看,依然仰头挺胸大踏步前进,丝毫没想过明军残兵败将会反戈一击。红娘子心里只想着杀的过瘾,高夫人想立此大功,高官厚禄手下兄弟姐妹们有了着落。(
烈火军婚)
突然从山上『射』下无数支箭簇,铺天盖地。福建隆武朝的军队在军师黄道周的谋略下,早已在此埋伏,顿时旌旗遍布,呐喊声震天响,大批明军从山上冲下来,前敌指挥者正是郑成功。
郑成功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明末著名军事将领,自小习武,熟读兵法,在郑氏家族中响当当的后起之秀,却与官僚、军阀出身的父亲郑芝龙经常发生口角、摩擦,意见不能统一。[]窥明者181
这次郑芝龙带领后军还未到达,由他指挥埋伏:布置严密,三面设伏,突然发起攻击,先用弓箭『射』杀一部分中国士兵,然后率领八万之众冲下山来。
红娘子做梦没想到明军还敢伏击他们,部队被弓箭杀死三分之一,骄兵遇挫更加慌张,一时大『乱』,架设火炮已经来不及,高夫人还算清醒,命令五千火枪手阻击,其余人员后撤,其实不用命令士兵们也知道往后跑,因为只有一条路。(
超级时空军火商)
红娘子这才醒悟过来,命令丢掉辎重、大炮,抽调2千火枪手随行向后撤。作为将领征战多年自然想到,既然设伏后面必然有堵截,果然刚撤五里路便遭到郑成功2万军队的拦截。红娘子被激怒拨出马刀命令全体士兵冲锋。
高夫人率2千火枪随后,手下刘芳亮紧跟着,红娘子2万骑兵与明军短兵相接,相互厮杀,现在不是消灭对方的时候,而是争取时间掩护部队突围。(
泡妞大宗师)郑成功的2万骑兵是他的精锐部队,以逸待劳正是士气旺盛的高峰,双方战在一起红娘子部渐渐不支。
高夫人带2千火枪赶到,分头出击从侧面打击明军,红娘子趁势猛攻明军中部,杀出一条血路勉强冲出明军包围圈,待红娘子回头一看,杀出来的血路已经合拢,高夫人及2千火枪手和部分士兵被拦截在包围圈内。
高夫人见红娘子冲出去了,后面明军部队蜂拥而来,负责阻击的3千火枪手已经覆没。知道凭着这点人很难突围,急忙收拢部队向右侧一座小山转移,占领高地可以发挥火枪的优势进行阻击,能不能冲出去只能听天由命了。
明军骑兵仰攻山坡速度上不来,遭到火枪不间断的『射』击,死伤惨重,被郑成功叫停,眼看就要天黑决定派步兵,趁夜一举攻击拿下山坡。黄道周却不同意,认为天黑中**队趁『乱』逃走,难以辨清,不如三面包围弓箭防守阵地,待第二天放亮后再进攻,比较稳妥。官大一级压死人,黄道周比郑成功官大。
红娘子冲出后,见高夫人被阻截,想到几年来成熟、稳重、作战经验丰富的高夫人多次帮助自己,解危难于水火,建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不能见死不救。派出探马前去侦查,得知明军正在围攻高夫人,并派出五万兵马防守。
红娘子看看身边只有七八千的人马,一路行军又苦战多时,早已疲惫不堪,对方5万兵马虎视眈眈,长叹一口气泪流满面向东南方说:“对不起姐姐,实在兵力不足,弹『药』皆失,兵马疲困无力救援,愿姐姐上天保佑脱离险境。”
黑暗中的高夫人看看身边的1千多火枪手,2千多散兵,刚刚一场战斗消耗了大部分弹『药』,如果对方继续进攻大难来临,见对面毫无动静,知道明军怕他们趁夜逃跑准备明日进攻。
“刘将军你看如何是好?”
“夫人、目前红将军突出去人马已经不多,增援无望,不如我带弟兄们前面开路,趁夜突围,就是拼了命也要掩护夫人冲出去。”
“明军不攻就是等着我们呢?且不送死?你看后面是连绵不绝的大山,进则必死,退入山中还有一线生机,你收拢一下部队检查装备,把吃的都带着,我们进山。”
第二天郑成功带领士兵冲上山坡,空无一人,暗叹如果听他的昨日进攻怎会有这种结果,责怪黄道周一个文人不懂军事瞎指挥。
黄道周是明末公认的文坛领袖,博学多才,精道经史,诗赋、天文、历法、数学、以数明理,以理明数,编撰《易象正》、《懿蓄》两篇,皆寓意于史,通过昭彰历代封建士大夫文治武功之业绩,激扬后人忧国忧民之精神。[]窥明者181
心想你个雌黄小儿,『乳』臭未干敢教训我,便说:“区区数兵有何惧,他们进深山老林,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还不是找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