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窥明者 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明陋事

本章节来自于 窥明者 http://www.lishu123.com/69/69582/
    南明弘光朝虽然在产粮区,南方富裕的省份,同样也面临明朝土地过分集中、税收流失的现象,年税收500万两,军费开支达到420万两,结果一年下来花出700万两,财政赤字达200万两。(武破魔天)南明『政府』受不了,提出土地税每亩增收3分,山塘地每亩增加3厘,增收边境税、茶烟税、食盐专卖等政策。

    两项政策直接影响了中下阶层的利益,代表南明士大夫的又一个党派-复社开始反击,声讨马士英、阮大铖一伙。原来两人为了给皇上选秀,在有从15岁到20的女子家帖上封条,防止逃跑全家人都不能出门,吃饭怎么办?就出现了新词“封门费”只要出钱才可出来。

    这些钱自然都落入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腰包。一时间造成南方各省嫁女成风,年轻后生成了抢手货,只要不聋、不瞎、不瘸的都是乘龙快婿,中国第一次出现男人不愁娶的现象。(首席娇妻难搞定)复社的反击到了弘光哪里仍是大明离不开马首辅。

    东林党不干了,抗议解决不了就辞官,相继有东林党人姜曰广、高鸿图、刘宗周等人辞职,消弱了南明朝廷的力量,却喜坏了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正好留下空缺卖官挣钱。并明码标价:武英殿中书:银九百两;文华殿中书:银二千五百两;内阁中书:银二千两;待昭:银三千两;拨贡:银一千两。

    东林党、复社两党在中国土地上第一次写出反腐诗:“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荫起千年尘,拨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弘光皇帝对待军队也是厚此薄彼: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下,因勾引李自成的小妾刑夫人,怕被杀才投靠明军。(美女的超级保镖)所以四镇总兵唯有他被分到守在泗州的穷镇,一点油水都没有,还经常吃不饱。泗州临近扬州,高杰提出到扬州驻扎。遭到扬州巡抚黄家瑞的拒绝,因为高杰所部经常打家劫舍的行为早有所闻。

    高杰又提出让各军官家眷在扬州居住,扬州居民纷纷抗议,说高部借家眷之名打探虚实,分明不怀好意,拒绝高部所有人进城。气的高杰率部攻打扬州,一连攻打四天因为不敢真打结果没攻下来,这时黄得功得到消息,两人素有不和借高杰造反派兵围剿,眼看双方剑拔弩张,大有火拼之势,史可法及时赶到。

    史可法手下进言:“总督大人、高杰乃一叛贼不得不防,应带大军入营。

    “不可、此举反遭疑虑,大敌当前我等当同仇敌忾对付北方,内部尽量化解之。(花落西汉)”[]窥明者162

    史可法带300侍卫进入高杰军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高杰,劝他国家危难之际要以大局为重,大义为先,并自己掏钱给士兵买肉,史可法高风亮节打动了刑夫人,高杰惧内经刑夫人劝解愿意退出扬州回泗州驻扎。

    高杰回到泗州军营却有一个人等他,正是李斌硕鼠司在南隶的成员。“高将军、南朝如此待你确实不公,天大地大何处不是将军留身之地?”

    “你是何人?”

    “不满将军、我乃北方王爷手下,如今令姐高夫人也在王爷手下效力,特遣我来劝说将军弃暗投明,王爷定待将军不薄。(药器神尊)”

    “唉、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你早来两日也许我倒有此想法,如今史大人苦口婆心,夫人又对他佩服有佳,我怎能愧对史大人及夫人,况且我军并不比贵军少胜负难料,你的好意高某领了,如有转机在看吧。”当晚硕鼠司成员悄悄离去。

    南明朝一拨未平一拨又起,突然冒出一个前朝太子,引起朝廷轰动。少卿高梦萁的家仆穆虎从北方逃难,发现一个内衣穿着秀着龙纹的少年,大吃一惊急忙问其身份,少年也不隐瞒,直接告知—吾乃太子。

    穆虎大喜过望一路照顾“太子”到南隶,告诉自己的老爷高梦萁。(灵域)身为南明『政府』官员一时也难辨真伪,感到事情重大第一时间给弘光帝上了密奏,报告了“太子”的情况。

    作为得以亲番继承大统的弘光帝,现在最怕的就是比自己更有资格继位的崇祯三个儿子,无论哪个儿子出现他这个皇帝算是到头了。所以早之前,他就昭告天下,宣布自己的三个侄子都已死了,并分别给了谥号。

    高梦萁的汇报让他目瞪口呆,惊慌失措,毕竟当了几天皇帝渐渐冷静下来,马士英给他出个主意,在朝会上说:“现在有一个小孩,自称先帝立的太子,请前朝遗老、爱卿甄别,如果真是太子也是好事。朕无子,可以把中国孩子当做自己亲生孩子来抚养,上可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下可安抚百姓殷切之愿。”

    此话有理有节,有情有义,似乎是站到道德和法律的至高点上,又给自己留了后路,得到南明大臣们的称颂。随后由候、伯、九卿、翰林、科、道等部门组成的甄别组成立了。

    身为前朝太子太保的王择教过太子三年,自然对太子相当熟悉,马上看出不是太子,但谁这么大胆竟敢假冒?一时不敢说话,当也教过太子的两位先生和一名太监指出时,他才说出是假的。

    结论让弘光帝一块石头落了地,命令彻底清查,严刑中少年交代是贪图富贵才借此行骗。好像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谁知东林党、复社却从中闻到政治的味道,利用的价值。

    两党之间又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两党的低下成员,添油加醋,说太子并非假的,连王择都犹豫不决被皇帝所『逼』,才不得不编造。太子在锦衣卫大狱什么口供要不出来,以此说明弘光帝忘先帝之恩,意在搞臭弘光帝,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气。

    第二种以两党的领袖高宗義、王夫之等为推手著中提到无论是真太子还是假太子,在他们眼里都是假的,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假的,是马士英为达到个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不知从何方拉来的“小混混”。不但弘光帝是假的,连后来接来的那个嫡母-周太后,也是假的。

    书中还说:即使北面来的是真的,他也不愿承认,因为一旦承认,就等于要让座于太子,失掉其合法称帝的法律依据。太子的真假关乎国本,不你听之任之。[]窥明者162

    舆论的作用在明朝是有传统的,万历年间曾发生过,一时间南隶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硕鼠司趁机扇阴风点鬼火。大家出于对马阮卖官鬻爵的憎恨;对弘光帝胡作非为的厌恶,都愿意相信这个太子是真的,民间舆论一致要求传统澄清事实,还原于天下。

    舆论传到四镇总兵为首的黄得功耳朵里,上疏说:“太子未必是假冒的,陛下要慎重对待。审理此案时,千万不能对太子动刑,以免那些审官们为了顺皇帝的意思,做出冤屈的判决。”

    弘光帝百口难辨,命令锦衣卫对“太子”严加看管,不可动刑,更不可弄死。

    表面看两党取得了胜利,回头一看什么都没捞着,却加速了南明朝的灭亡,便宜了李斌。

    李斌却不管什么这党那党、弘光帝,却十分关心秦淮八大家的柳如是。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金圣手的小说窥明者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窥明者最新章节窥明者全文阅读窥明者5200窥明者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金圣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