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么?看你冠冕堂皇,信誓旦旦没有证据你还致死不认,来人打开假山。(
绝品天医)”
见一箱箱银子从假山搬出来,顾成辉泄了一半的气,但还不死心。“王爷、这是我祖传家产,不算犯法吧。”
耿直从书房出来拿着账本放到他面前,顾成辉大惊失『色』,如此秘密王爷知道的一清二楚,看来出了家贼。“扑通”跪倒在地:“王爷饶命,所赚银两全在这里,念在我治理山西有功的份上,绕我一条狗命。”
“身为知府,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有时真想不通,一个人三餐饭,有个床睡觉足也,要那么多钱干吗?”
“王爷、贪点粮食在大明朝根本不算什么?山西百姓又没什么影响,就算我借的变卖家产还上还不行吗?”
“你这个知府怎么当的,犯罪与借能一样吗?我给你数下罪状:你是我建朝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贪污官员;因你的贪污推迟了完成统一大业;因你的贪污使朝廷受辱、还牵连到推荐你的吏部尚书陈新甲。(
王牌高手在都市)其意义重大我就不细说了。”
顾成辉住宅被封存,所有的房产、田地、金银细软全部没收,妻妾孩子被流放,按李斌的话犯了包庇罪,王优伶立功授奖,继承一半顾成辉的家产。(
不败战神)顾成辉及户书、知事、参与运粮士兵的首领,判处斩首,立即执行。
事后李斌吩咐耿直把顾成辉家产变卖,送王优伶到乡下暂避。任命朱庚为山西知府,撤销山西巡抚一职。
李斌回到北京接到几份奏折。一:在河南安阳发现大顺李自成的丞相宋献策。历史上宋献策投靠清『政府』作了知县。李斌大笔一挥就让他在安阳一带当知县。[]窥明者147
二:王虎战报,變东一带山险岭峻,山高林立,道路狭窄部队施展不开,虽有红娘子部的支援,起不到作用。(
龙王令妃临城下)明军据险防守,大炮运不上去,虽攻下几座山峰死伤众多,非常惆怅请王爷示下。李斌看报告中丝毫未提李定国,一山不容二虎,两人关系肯定紧张。王虎打这种仗不太适合,按说李定国应该有办法。
写封命令:王虎率军全部后撤至重庆郊外休整,任命李定国**一军为主将,在军中选3万兵马负责變东战局,限三月内有所突破,否则自降一级。
三:李如樟报告,顺风顺水一举拿下广西、云南正向广东开进,熊大人坐镇广西主持政务。李斌让裴文中分一批科考者赶赴广西任职,并告诉李如樟不要『操』之过急,打下的省份需消化一段时间,防止反弹,广东可按实际情况考虑缓攻或不攻。
www.jiaoyu123.com
这天早朝李斌依然坐在堂下,大臣们站立两旁。李斌说:“今天商议两个问题其他问题过后再谈。一是我们的户籍制度还是前朝制定的,像这种如元朝一样把人分为等级,非民、军户永远翻不了身的制度是否合理?我看不如取消乐户、商户,合并为民户和军户两种,只要有本事人人都可荣华富贵。”
裴文中站出来:“臣附议。”
有他带头各大臣纷纷附议,个别几个不同意,站出来说:“王爷、如此这样且不没有贵贱之分,连『妓』女都跟我们一样。”
李斌笑道:“你想跟『妓』女一样我也无法,户籍只是代表是我朝公民,贵贱自有公论,『妓』女也是人只是职业不同罢了,自古在青楼中不乏佼佼者,生活所迫,处于无奈,正是我们帮助、怜悯的对象,可以说我朝不歧视任何人,无论何种人只要照章纳税就是好公民。(
毒爱嫡女特工妃)”
由于大部分官员的附议,此议算通过,交由户部贴出告示,宣布:从今日起取消乐户、商户一说,全归民户户籍。
二:“鉴于山西知府顾成辉贪污一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想想大明朝怎么灭亡的,还不是这些贪官污吏有一定的责任,所以有必要成立都察院,负责监管各府、州、县的衙门典吏,防止贪污**的滋长。”
兵部尚书程元深受东厂迫害,站出来说:“王爷、这不和大明东厂一样么,过去各官员身受残害,此门一开大臣们如履薄冰,心惊胆战,人人自保,如何管理好国家政务?”
“程尚书说的好,所以要有别于东厂,都察院只负责监管、调查、取证无权抓捕,定罪,有罪无罪由三堂会审后来决定。如果各官员们安分守己,奉公守法还担心什么都察院呢?如果不设此部门怎么控制贪污受贿的风气?控制有些官员的贪欲?”
裴文中站出来说:“王爷、成立都察院固然可以刹住贪污**之歪风,但此部门凌驾于各部门之上,乃双刃剑用不好反倒是一祸害,另外如果都察院与各府州县的官员相勾结,岂不是天下无敌吗?”
裴文中到底是裴文中,提出的问题很尖锐,一针见血。贪污**问题到现代都无法解决,李斌是按现代模式成立一个现代版的反贪局,现代毕竟与古代不同,因为现代有很多机构监管,特别是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多少限制了贪污**的产生,但想根本解决仍困难重重,路途遥远。
李斌也很头痛,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民主,想让古人民主是不可能的,只好说:“裴阁老的话不无道理,目前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能说限制、减少一部分贪污**,要想根本解决不是我朝能办到的。所以都察院**一部,与各府州县无经济往来,俸禄由内阁发放,其人员管理也由内阁负责,内阁与都察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裴文中说:“如此一来,倒可尝试一下,不过都察院院长的人选不知王爷可有?”[]窥明者147
“我提议由耿直任都察院第一任院长。”李斌把耿直从黑暗中拉到前台,也是对他多年来辛苦工作、成绩卓著的补偿。
裴文中听到耿直的名字,心里明白李斌的意思,这事众大臣一无所知,只有他知道耿直一直从事的工作,按能力、经验、经历耿直再合适不过了,就说:“臣附议。”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