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窥明者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科举

本章节来自于 窥明者 http://www.lishu123.com/69/69582/
    大堂之上嗡嗡作响,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我朝如何改法?学子们之前所学且是无用?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名门弃少)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社会『性』管理程序,他不变的『操』作步骤是:“逐级培养筛选、--对比淘汰”

    明朝期间科举考试制度已经完备,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以此禁锢人们的思想。

    八股文:一四经、五书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义理,措辞要采用古人语气,格式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归来(陆犯焉识))八股文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把科举制度引向绝路。

    李斌见他们叽叽喳喳,也说不出所以然,说道:“我看可以多条腿走路;一在考题上有所改动,不限于四书五经,多考些实际的东西,便于理解的题目,少些死记硬背的内容。二鼓励有特殊才技的人才入士,也可加分等方式,摒弃以前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尊重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三允许商贾入士,同样是人为何有贵贱之分?商人作生意也是劳动。

    李斌的话刚讲完,朝廷之上『乱』哄哄一团,几千年来把商人看做最低下的人等,为读书人所不耻,现在要与他们为伍,一时难以接受,纷纷不赞同此事。(王妃

    裴文中说:“商人逐利,此风若在官员身上滋长,官场之上岂不皆为利往,谁来治理国家,安抚于民?”

    李斌道:“太史公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官场之上争逐名利还少吗?朝廷不发薪水还有几个上朝的,同样是利,商家就为何不行?前朝贪污**遍布都是,还不是都为利。为了长治久安干脆就把利合理化,拿到桌面上来,国家需要利,没钱怎么富强?”

    大臣们听后个个目瞪口呆,李斌这套说法有理有据,但从未有人拿出来说过,就像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古人有种虚伪的文化,就是此类。[]窥明者141

    “就说这次商业税,如果没有这些税收,怎么免三年农业税,用何来提高各官员的薪水?足已说明商贾对国家之贡献。(王牌特工)“

    “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徐徐图之,『操』作中加以改进,『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一条可行的科举之路。以后学子们要学以致用,不光要学文科,还要学习数学。”

    “何为数学?”当时古人管数叫算。

    “不、是算学,听说有个叫徐光启的写了本《几何原本》的,还有个叫宋应星的写了本《开工天物》一书。”

    裴文中说:“确有其事,徐光启是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合编的书,宋应星此人也在。(八零后法师)”

    “好、立即下文升徐光启为户部尚书,升宋应星为工部尚书,升朱庚为山西巡抚。”

    “谁是朱庚?”

    “就是我岳丈,山西是他老家情况熟悉,就当作为商贾入士的试点吧。”李斌提升自己老丈人别人不敢说话。

    着令吏部尚书陈阁老;通知天下学子今年京城举行会试,取消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无论何方人士,不论出身、民族、区域、老幼、都可以来应试,考试期间所有食宿全免,只要考试录取者都可以作官。

    几天后宫中来了两个老头子,正是徐光启、宋应星:“拜见王爷、谢王爷对我们的赏赐,可我们都已是七老八十的人了,无法胜任尚书之责,连早朝到走不动。www.yzyouth.com

    李斌笑道“你们就在家呆着,有事让他们上门请教,你们写写书就行,其余的事找其他人代理,就当为天下人做个榜样,我朝不光重视文章,一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百姓的,我们都欢迎。”

    李斌与裴文中、陈新甲几个大臣商量出题,怕营私舞弊;采用每人出一道或几道题目,然后再混『乱』任意抽取、封存。李斌出了道论述题《学以致用》和一道叙事题《我的祖国》。

    北方科考的布告由硕鼠司人员张贴到全国各地,南朝学子们纷纷从安徽、江苏进入山东来到京城,引起大臣们的恐慌;一是北方学子历来比不过南方学子,担心好位子被南方所得。二是认为如此大规模的流动,必然会有很多南明细作混入其中。

    李斌解释道;南北方迟早要统一,重在选拔人才,而非地域之分。细作毕竟是少数,不能以此为阻挡南方学子前来参考,细作也是人,看清形势后自然有其选择,再说细作能干什么呢?

    学子们陆续来到北京,这天李斌微服进入一家客栈,见一个老先生埋头读书,便问他是否为科考而来。[]窥明者141

    老先生倒不客气:“废话不为科考跑这来干吗?”

    李斌没介意:“你这么大年龄与年轻人比较可有胜算?”

    “以前肯定没有胜算,光背经文我就受不了,现在难说,听说这次科考重实用,轻死读书、背诵经文等,老朽便有用武之地,这还要感谢摄政王改革科举,废除破烂不堪的八股文。”

    三天后科考结束,出来的考生们有的哭有的笑,搞的监考大臣不明所以,一问才知道;笑的人说我本来根本不抱指望,四书五经非我所长,谁知考的都是我平时所用、所好的内容,且不占了天大的便宜。哭的人说白背了书中经文,经典一个没考,尽是些杂学,生活常识,岂是读书人该学的。

    裴文中拿了一篇文章说:“王爷、有人对你出的题《学以致用》分析的很透彻,很有哲理『性』,当以扩大宣传为学子们所知。”

    李斌看后确实不错:“请把此人叫来,我们请教一下。”

    来的正是客店里的老头,见到李斌吓的急忙跪下说:“小人不知是摄政王,请恕罪。”

    “无妨、知道也没事,这篇文章我们想广为张贴,让天下学子们借鉴,你可介意?”

    “不介意、不介意。”

    陈新甲皱着眉头进来说:“王爷、出现新情况,有个女子也考中了,这次我们告示中疏漏了女子不能科举的规矩,你看怎么办?”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金圣手的小说窥明者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窥明者最新章节窥明者全文阅读窥明者5200窥明者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金圣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