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章,终于三十万字了,这是我的第一本小说,也是第一次写了这么多字。
坚持到现在,多亏了大家的支持,每一次点击,每一个收藏,每一票推荐,每一笔打赏,都是我的动力!谢谢你们!
故事进行到现在,终于要彻底进入新的篇章了。本来我想再开一卷,结果系统提示上架小说不能新开免费分卷,无奈只得在第一卷里继续写下去了。
新情节展开前,我想稍微休息下。虽然这几天都赶在零点前更新了,但时差党的我其实每天都是凌晨四点才睡觉啊,实在熬不住了,想调整下生物钟。以我手残的码字速度,如果墨尔本时间零点前睡觉,肯定写不完今天的更新,所以请个假,今天和明天,让我调整下作息,好攒足精神继续讲述下面的故事。还望大家理解。
今天不算彻底请假,上个小番外凑数,嘿嘿。其实老早就写好了,原本是正文,打算写在张晓和库伯离开城堡后,讲述张晓识穿库伯的过程。因为前文给了不少伏笔,不来个总结确实不像话。可写到他们离开城堡时,后续情节展开的比较紧凑,也怕大家看枯燥的分析看得无趣,居然一直找不到机会把这段分析插进去,囧。放着放着,就给放烂了。
想来想去,干脆当做小番外贴出来吧。包袱包了不抖开,实在不爽啊。
注:这段是对“二十六章”到“三十三章”的总结。
……
张晓能拆穿库伯的身份,不是因为她有多聪明,而是这一家人实在不善于伪装。
蛛丝马迹随处可见,破绽比比皆是。
第一个破绽,是员工休息里的那几箱衣服。
张晓还记得,她离开塔楼监狱后,初次和索菲亚用纸笔交流时,对方曾说过库伯回家收拾东西了,他们一家人准备暂时在城堡里住下。接着,吃完第一顿饭的( + daomengren )张晓就遇到了被托马斯领进餐厅的库伯,到那个时候为止,一切都很正常,如果库伯表明了身份,张晓就能在他的帮助下顺利找到自己的越野车,然后便可以离开城堡了。
但索菲亚不想让她离开,所以对她说了第一个谎——那不是库伯,而是乔治。
为的,就是不让张晓通过库伯找到她的越野车。
可是撒了谎又不知道去圆,张晓在休息室里看到的那一箱箱衣服不正是库伯从家里拿过来的吗?如果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库伯受了伤回不来,这几箱衣服又是哪里来的呢?旅行团的行李都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员工休息室闲人不会进去,里面的东西只能是城堡员工的,自然不可能属于临时工,没有临时工会为了上一个晚班带这么多行李,就算是索菲亚一家也不会这么做。
更何况,张晓专门问过方小蕾,索菲亚这几天是不是一直穿着那条中世纪裙子。得到了方小蕾的肯定答复,并且还提到了原因——索菲亚的衣服在病毒爆发当夜弄脏了。这正说明,那几天,索菲亚没有别的衣服可换。
但是,当所谓的“乔治”出现在张晓眼前后,索菲亚就忽然换上了一套现代居家服,衣服哪来的?这不是不打自招吗?是该说,大部分老外的脑子太单纯,还是他们以为别人都是笨蛋?
总之,这个破绽立刻被张晓察觉了,不过她当时并没有想到“乔治”就是库伯,而是认为库伯已经回到了城堡,但索菲亚一家隐瞒了下来。
真正让张晓对“乔治”产生怀疑的,是第二个破绽——那条大狗。
张晓在荒郊野外昏迷前,分明看到过一口挂着鲜红舌头的白牙,既然她看到的人影不是幻觉,那么这口牙自然也不是,张晓甚至还记得这张嘴里散发的腥热气味。昨晚,趁着“乔治”给她送水的机会,张晓故意陪大狗玩了一阵,没费多少工夫就确认了自己的怀疑,那张嘴的确是属于这条大狗的,她昏迷时,这只狗也在旁边。而狗的主人正是“乔治”,不论“乔治”去哪,它都爱跟着,狗有这样的习性,会对某一个家庭成员特别服从或依赖。
张晓看在眼里,完全有理由相信当时带着狗发现她的,就是这个“乔治”——至少可能性很大。
不过,仅凭这些证据,张晓也不能立刻联想到“乔治”便是库伯,只是对“乔治”其人产生了怀疑。
晚些时候,她又回忆起第一次见到“乔治”时这家人的反应,才渐渐有了比较大胆的揣测。
事实上,这一家人起初并没有想过要隐瞒什么,也没有做好说谎的准备,所以讲的都是实话,直到他们看出张晓无论如何都要离开城堡的决心,态度才发生了转变。
从“乔治”被托马斯领进餐厅的那一刻(“”看最新章节)起,他们开始撒了一个又一个的谎。
始作俑者,其实是索菲亚,她在餐厅里自作主张隐瞒了库伯的身份,称他为“乔治”。库伯和托马斯为了照顾索菲亚的情绪,不愿刺激她,便当场决定陪她演戏。这就是库伯听到母亲称自己为“乔治”时露出古怪表情的原因。
这个表情被张晓记起,自然又给“乔治”贴上了一枚疑问标签。
种种谜团,终于在今晨解开,当“乔治”和托马斯被丧尸围堵在车顶上时,索菲亚惊慌失措下呼喊他们的名字,脱口而出的正是“托马斯”和“库伯”。
至此,张晓总算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既然库伯一直在城堡里,那么昨天下午他和托马斯出去寻找“库伯”的行为就显得十分耐人寻味了。
张晓立刻意识到,托马斯父子不是去找人,而是去找车的,她的越野车。否则,没有必要对她撒谎。
所以,危机解除后,张晓第一时间向他们要车,并且说破了库伯的身份。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