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花开何颜 第40章 孔知府设下埋伏 崔将军道破隐由2

本章节来自于 花开何颜 http://www.lishu123.com/58/58548/



  


    上回说到,沈大叔也就是那位崔将军将疑惑不解的连然带入后院,穿过花园,来到一排厢房前,便让他在园中小亭稍作等待,自己则敲开这厢房中亮灯的一间门,不一会儿,也回到了亭子里。



    两人刚坐下一会儿,一年轻女子便兴匆匆地跑了过来,临到小亭,连然这方看清来人,不禁起身唤道:“映风妹妹。”



    “连大哥,真是你,我爹爹刚才跟我说你来了,我还不相信哩,没想到真的是你!”说着,映风走到连然身旁,笑着问道:“连大哥,你过得可好?对了,那位姐姐没来吗?你要住多长时间?一定要多住些日子,映风有好多话要跟大哥你说呢!”



    崔将军见映风没完没了地问了一大堆,忙打断了她,道:“映风,你那位姐姐送你的东西呢?”



    “噢,爹爹,在这儿。”说着,只见映风从腰间取出一方折好的手帕,放在桌上,然后慢慢展开手帕,露出内里的一个玉镯来。



    “丫头,去给你连大哥沏壶好茶去。”



    “嗯,好哩!”说着,映风冲连然嫣然一笑,又跑开了。



    连然细细端详这方手帕和内里的玉镯,不解其意,不禁问道:“沈大叔,这是何意?”



    “这手镯是昔日与你同行的那位姑娘临走之前送给映风的,这一点儿,你可能确定?”



    “嗯,虽然她不曾提及,但的确这帕上笔迹与绣工皆出于她手无疑,至于这玉镯我却也无意中见她带过。可这又能说明些什么?”



    “它可以说明一切。”说着,崔将军将那玉镯放在连然面前,“你看不出也不奇怪,这玉镯不同一般,它的产地并非我中原。”



    连然一听,颤了一颤,“此话怎讲?”



    “此种玉石乃是昆仑玉中精华,岂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放眼看去,这王公贵族能持此玉者已属罕见,更何况是她。不,准确来说,应是澶州林太忠的女儿吧!”



    连然听闻此言,心中已是乱作一团,硬着头皮听下去。



    “我本名叫崔云,曾是昔日朝中一员武将,二十几年前,归隐山林,实属无奈。一直隐姓埋名,混迹于山林,孰料巧遇你们一行,发现这块玉镯,这才终于决定复出。如若我料想不差,他林太忠便是潜伏我大宋多年的契丹奸细。当年那场战役,我是糊里糊涂地作了替罪羊,若不是得一侠女相救,怕是早赴了阎罗。”



    “哪场战役?可能明告?”连然不禁问道。



    原来,这崔云口口声声说的那场战役,便是发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的高梁河之战。



    时,宋方于五月灭北汉,尚未休整,便被宋太宗强令转兵东进,欲乘胜夺回幽州。然,幽州乃辽之军事重镇,由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戍守。



    宋遣东西班指挥使傅潜、孔守正作前锋出击,太宗率主力继后,大败耶律奚底于沙河。一时士气大振,于二十三日便推至幽州城南。



    岂料,幽州城池墙高垒固,易守难攻。



    太宗乃分兵一部,即派崔云统领牵制耶律斜轸于清沙河,自率主力四面围攻幽州。



    辽耶律学古率兵从山后驰至幽州,掘地道潜入,与城内军合而守城,宋攻而未克。



    辽景宗耶律贤闻讯,急遣南府宰相耶律沙、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兵救援。七月初六,耶律休哥率大军人持两炬从道间驰至,宋军无备,方止追,速于高粱河畔列阵。



    未几,耶律斜轸摆脱宋军,与耶律休哥左右夹攻,耶律学古亦出城参战。宋三面受敌,全线崩溃,死万余。宋太宗乘驴车难逃,辽追至涿州方止,缴宋军兵器粮秣不可胜计。



    宋太宗赵光义不自思犯了轻敌之大忌,亦不思兵士疲惫而令之强攻,反听人进言,以为高粱河一役,败之因乃军中部分将领暗中投靠辽军,方使耶律斜轸摆脱宋军,致成三面合围之势。遂下令杀军中诸多将士兵卒。



    崔云身为统兵之将,亦在所杀之列。时又有人闻讯,劝其降辽,崔云固而不肯,遂被押解入京,幸得侠女云悄然经过,将其救下,百般劝解,方使他崔云保全实力,隐于太行山中多达二十余载。



    崔云自不甘心受人诬陷,便暗中巡查那幕后黑手,岂料,所查竟是当年状元及第而自请随战的林翰,也就是今日的澶州太守林太忠。然,这林太忠平日口碑甚好,又苦无证据,也只好求助于昔日好友孔守正,即是如今孔直孔知府之父。二人虽时常联络,但所查到的蛛丝马迹却不足以使天下人信服。



    不日前,孔直寄信给崔云,言有辽人乔装商者而入内黄,崔云接信后,这方急急赶回内黄城中。



    连然听罢,埋头不语,良久,方硬着头皮,吐出句话来:“崔将军,这些不过是你的片面之词,何况你也没有十足的证据,而这玉也并不能证实你的猜测。所以,还要劳烦将军明早派人帮我介绍一下内黄的事宜放好。”



    崔将军立刻沉下脸来,一拍桌子站起身,口中喝道:“好!”面上却分明怒火中烧。“明儿,我就带你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完,便大跨步地走出了小亭。



    亭外,映风端着茶具走了过来,忙叫“爹爹”,可爹爹也不搭理她,正奇怪时,发觉连然手中握着玉镯和手帕发呆,瞧着脸上神情还甚是古怪,忙倒了杯茶递给连然。



    “连大哥,想什么呢?来,喝杯茶。”



    连然意识到是映风,便接过茶,一饮而尽,放下茶杯,对映风说了些什么,然后带着这玉镯和手帕便离开了。



    映风站起身,望着连然的身影,不由地担心起来,然而苦于无能为力,只得看着他的身影淹没在这一片夜色之中。



    面对这一切,连然仍不肯相信,非要亲自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不可。



    话说次日清晨,崔将军便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同连然巡视内黄。



    所到之处,人们纷纷行礼避让,但脸上却依然看得见心中的紧张与不安。小摊小贩并不甚多少,城中各处亦是萧条。



    一行人走至一十字路口时,一年约三十的妇人抱着一个婴儿忽地跪倒在地上,沧桑的脸上,双泪横流。



    “大人,求求您,让我们离开内黄吧!这孩子才三个月大,他爹死了不到四个月,剩下我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只得投靠娘家,求求您让我们离开内黄,他是李家仅存的骨血了!求求您!”说着,妇人忙磕起头来,只听见“啪啪啪”三声响,头上已经红了一片。



    连然望了望这崔将军,但见他跳下马背,将那妇人扶起,眼中满是悲悯,却依旧道:“此非常时期,不是我不放你出城,是万开不得城门,虽说炮火未至,然敌已临城。保一家,而丢千百家,万不可为之。待朝中来人,这城门自然会开,你且再安心等上几日。”



    妇人听闻此言,又痛哭起来。



    “来人,去取些粮食、银两赠与这妇人。”说完,崔将军便打马走了。



    连然回头望去,见这妇人站在街上,抱着怀中婴孩很是可怜,茫然无助地站了许久,这方伤心地离去。顿时,心中不禁凉的难受,道不出,说不明。



    巡城一圈后,他们来至城楼,崔将军在前,连然在后,两人至楼顶,向北望去:远处山峰无数,树林密集,好似埋伏了许多敌将,令人好生不舒服。



    “连捕快,你可知为何城中戒备如此森严?”



    连然应道:“难道将军抓到了奸细,捕获了辽人的信息不成?”



    崔将军闻言,回头对连然笑笑,赞道:“不愧是名捕。约莫一个月前,孔大人发现了一些形迹可疑的商人,便令兵士秘密跟了过去,追至那山中,没料想,竟一去不复返。孔知县后来又亲率士兵上百在山中搜索,总算发现了蛛丝马迹,令我等震惊不已。从那些车辙的深度推断,贼人所运之物极有可能便是兵器。然而,人已走远,只抓到一个负责接来送往的线人。经他交代,确定是契丹人所为无疑。”



    “车?兵器?”连然听后,脑中闪过接花苞儿那日的画面,想想不禁大大吃了一惊。“原来如此。”



    “连然,你待会儿可去别的地方再看看瞧瞧,如若完事,请晚间到孔府一聚,老夫还有事需得连捕快帮忙。”



    连然这便辞了崔将军,来到城中各处巡查。因着有崔将军赠予的腰牌在手,所到之处,畅通无阻。他到狱中见了那线人,又走家串户询问了百姓一番,忙活了大半天,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他昭示:崔将军所言非虚。连然心中不免又一片瓦凉,对林太守疑云更甚。



    待行至南城门时,见这城门已开,许是朝中已然来人,抑或体恤民之多艰?总之进出城门虽仍需严加搜查,但相对封锁来说,不知好上了多少。连然这便骑马哒哒地向孔府而去。



    城门之外,站有一人,农夫打扮,正排队入城。他望了眼这寂寂的内黄城,眉头紧蹙,似有所思,然观其眼,却是炯炯有神,实非一般人也。



    那么,这人又会是谁?入城作甚?请听下回分解?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闰九的小说花开何颜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花开何颜最新章节花开何颜全文阅读花开何颜5200花开何颜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闰九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