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杨大山尤其佩服李思湘的是每次紧急集合,李思湘都是第一个醒,总比他快半拍。杨大山以为李思湘知道紧急集合的时间,但是几次下来,杨大山完全心服了。这就是有预知能力的警觉性,在原单位杨大山的教官就有这个能力。这让杨大山羡慕的不行。
针对李思湘的个人能力,杨大山几次给排里讲,要求给李思湘吃小灶,但张安峰说不用,我比你还了解他。杨班长只好作罢。
晚上,如果班里不集体学习,李思湘就拿出老范给他的书来看,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是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就是单双杠,一个个累的连洗衣服的劲都没有了。
有次,郭刚幸运的没有让杨班长罚加体能,见李思湘在看书,就过去问:“大熊,看什么书哪?那么起劲。我看看。”说着,就伸手去拿,结果李思湘比他还快,霎间就将书给收了。郭刚不高兴了说:“不就一本书吗,看看怎么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思湘回了句“刚子,媳妇我都可以给你看,但这本书不行。”郭刚一下目瞪口呆,闷了半天才说:“我什么时候看过你媳妇了。”气的李思湘站起来,对着郭刚的屁股就是一脚,说了句:“你就是一口缸。”郭刚愣了一下,突然笑了,不好意思地说:“你连媳妇都没有,我怎么看”。说完就跑了。
这下,班里的战士都知道,李思湘的书是不给人看的。杨班长不这么看,他觉得李思湘的这本书,一定有故事。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明白是为什么。
紧张的第二阶段训练开始了。
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把大家搞的晕头转向,有几次,几个战士吃饭的时候,用筷子连菜也加不起来,连郭刚也不止是一次说;“累,真他妈的累。”李思湘就觉得有问题,按道理,新兵在第二阶段的训练是不应该怎么累的,怎么他们比前期的训练还要紧,还要累。
半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天,郭刚出去玩完回来,就给李思湘说:“大熊,咱们这是当的什么兵,李少华,吴屹敬他们现在都开始训练打实弹了,而咱们还在搞体能。”“嗨嗨,不过咱们的伙食比他们好。那简直是不能比,吴屹敬还说是哪天到咱们这里来混一吨。”
李思湘忙说:“那可不行,要出乱子的。你想啊,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吃的比他们好,他们怎么想。”
郭刚猛的拍了一下脑门,说:“我把这茬给忘了。”
其实,在伙食方面,李思湘早就知道不一样。一排一直是在小食堂吃饭,刚开始他还认为是由于人多,大礼堂坐不下,所以也就没有多想。但是,有一次他发现了问题。
大概是在上个月的下旬,部队搞大扫除。扫帚不够用,杨大山让他到大礼堂找司务长领几把。李思湘没有去过司务长的办公室,就从前门进去了,结果有个战士告诉他,走大礼堂后面。等他到后面伙房时,刚好菜送来了,几个战士在搬大白菜,而且是用蛇皮袋装的,一袋子大约是50公斤。司务长说先把菜卸完,李思湘站着没事,就一起搬了起来。
战士们都是俩人抬一袋,由于他的加入,人成单数了,李思湘也没有多想,一手一袋,提起就走。这下把旁人惊呆了,司务长一看,忙问他是那个班的,李思湘说是一连一排一班的,司务长马上就明白了。菜也不让他卸了,赶忙领着他去拿扫帚。
走的时候,李思湘听见有个战士说,“妈呀,这也太厉害了,看样子,这吃的好,劲就是大。”李思湘想:“咱们吃的不一样吗?”回头想了想,那几个战士是伙夫,每天做什么,他们很清楚,既然说了,那肯定是小食堂和大礼堂的伙食是不一样的。
现在郭刚又说这个阶段的训练科目也不一样,李思湘就怀疑一排和其他的新兵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他就不知道了,但他觉得肯定没有坏处。所以他就叮嘱了郭刚两点;一是,不要乱说话,象今天说的这个伙食问题。二是,加强训练,一定要跟上训练的步伐。绝对不能落下,如果落下了,就有可能和李少华,吴屹他们一样了。
虽然他说的很隐晦,郭刚还是说了出来;“是要淘汰吗,那咱们不就分开了。”“不行,那不行。我绝对不和你分开,我一定不会落下的。”
从这一天开始,郭刚最也没有说过累。没命地训练,那怕是休息,他也没有停下。在他的带动下,一班全体战士都动了起来。虽然他们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谁都不愿意掉在后面。他们这一搞,杨大山班长奇怪了,这是怎么回事。都疯了吗,连休息都不要了。
张安峰也觉得奇怪,认为杨大山是不是给他们讲什么了或是杨大山要求的。等他把杨大山叫到办公室一问,才知道连杨大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张安峰就说:“不管了,反正是好事,说不定还可以多带几个战士到特训基地去参加选拔。”
进入新兵训练的第三个月了,一排的体能训练更大了。就连10公里野外越野也都是特加装备。
一天下午,训练科目完成后,排长张安峰把一班的战士留下,说是要特别加餐,但又没有说训练什么科目,只说是让战士们原地休息等待。
不大一会,就过来一辆卡车,直接往训练沙坑开去。杨大山班长说来了,就带着战士们走到卡车边,从车上拿下几把铁锹,说:“把车上的细沙全部卸下。”
李思湘叫上郭刚走到车厢旁,俩人一前一后地把侧面的车厢板打开。用铁锹把一撑就越上了车厢,不到十分钟,一车细沙就全部卸完。
杨大山班长拿出几十个25公斤的面粉袋,让战士们装满细沙,还从驾驶室里搬出一个台秤放到沙堆前说:“每个袋子装28公斤,全部过称,要保证数量一致和准确。”
郭刚一边装一边开口问道:“班长,装这么多河沙干什么?”
杨大山班长诡笑地说:“你明天就知道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在一排三个班都整理完队列后,张安峰排长站在全排面前说“训练场沙坑边上放着一些沙袋,每一名战士都过去拿一个装进自己的背囊,沙袋的重量是28公斤,以后我会不定期进行检查。”
战士们背上装有沙袋的背囊加上枪支和手榴弹带,重量已经达到38公斤,这就是一排全体战士参加每天清晨武装越野的负重装备。
慢慢地有些战士开始显示出跟不上,全排的训练了。一班还好,由于前期大家的加餐,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二班和三班就不行了,陆陆续续的开始有战士的调离,尤其是二班,已经有五个战士调到其他连队。
李思湘知道最后的关头到了,现在锻炼的就是战士的耐力,挺过这个耐力训练期,就好了。
他悄悄地给战士们打气鼓励。在他看来,最差的是那个藏族战士扎克西。根据老范给的书里的东西,李思湘判断扎克西的骨根在12名战士里属于中等偏下。所以他就把每天晚上看书的习惯丢下,抽出全部的时间帮助扎克西训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和扎克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通过几天的加强,李思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扎克西的耐力是如何的强劲,基本上和练过武的郭刚差不了多少。他很奇怪,难道老范的书有误,还是扎克西练过武术或其他一些强体之功。
李思湘就详细地询问了扎克西。 神墓文学
http://www.shenmupk.com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