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91章 曲线铁路

本章节来自于 帝国黎明 http://www.lishu123.com/32/32523/
    能够做李鸿章的心腹幕僚,周馥的脑袋绝对不是摆设,快速权衡了其中的利弊因素之后,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刘锡鸿的奏折之所以有分量便是在于他是大清少有几个做官做到一定位置并且还乘坐过火车的人,李鸿章和刘铭传亦或是其他铁路支持者,他们别说乘坐过火车,就是连见都没见过,说出来的话也就是他们自身官职在起作用。

    王伯良并不清楚历史上那条西苑小铁路是怎么修起来的,简单的用李鸿章献媚这是绝对解释不通的,原本他也想简单的出银子买小火车在北京城里修一条皇家专用铁路,但思来想去这么做有些太过冒失,很可能刚提出这个想法便被人给否了。不过他也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受到军营中沙盘的启发,他便想出做一个类似后世儿童玩具那样的火车模型献给慈禧太后,以此来探路为后续真正进献皇室铁路做准备。

    “学生想着把整个铁路系统做成沙盘那样的东西,找个由头献给那位,只要她能够点头,什么周德润、刘锡鸿都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王伯良低声说道:“不过最好还是能够把这件事推给驻京的公使,让他们按照真正的铁路取尺寸做成模型,然后再配以照片一同献给那位,这样也不着痕迹让那些多事之人想到中堂头上,别看他们天天嗓门叫的很高,碰上洋人气短三寸……”

    周馥听后若非顾念自己的身份真是会失态大笑,说起来周德润、刘锡鸿等人反对修建铁路的奏折写得让他也是火大的很,不过想想王伯良的小手段若是真的得手的话,这些当初反对修建铁路的人多半真的会成为“土鸡瓦狗”。

    “心田……嗯,果然年轻人的脑筋就是敏捷!”周馥轻笑说道:“这个法子确实不错,到时老夫定会说与中堂!”

    王伯良接着说道:“老师,学生以为开平煤矿的铁路需暂缓一段时日,当然该修路基甚至铺设铁轨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不是火车机车拖拽行驶别人对此也是无话可说,这些基础工作还是可以做的。待到那位被火车动心之后再直接上马火车机车,这样也可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估计若是事情顺利的话,也许半年之后铁路修筑问题就可以有个比较完满说法了……”

    “这……”周馥对此有些犹豫了:“老夫归乡丁忧这些年时,中堂大人便已经开始谋划着这条铁路了,此时要想说服中堂暂缓出手,这怕是有些困难……”

    “学生倒不这么看,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以为刘提督上书朝廷便是太过急切,像他所倡议修筑清江至京师的铁路是何等工程,哪怕朝廷对铁路没有这么多的反对声也不可能贸然通过。开平煤矿的铁路虽然不长但却是临近京师,一旦启用任何瞒天过海的招数都是徒劳的,势必会遭人诟病,如此一来那位手里只有一个玩物火车,玩物与非议之间如何取舍,这可就是非难测了……”

    周馥被王伯良一席话说得沉默良久,在王伯良看来李鸿章偷偷摸摸修条铁路想要造成即成现状的小算盘,但几年前上海那条小铁路运行过一段时间了都被朝廷给坚决拆除了,他不认为开平煤矿的铁路结局能够好到哪里去,要不然也不会有历史上的“马车铁路”之说了。

    显然周馥也同意他的看法,不过不同于王伯良对李鸿章的猜测,周馥对老李这步看似是有些明显败招的做法知道的更多些而已——刘铭传上书请修铁路的奏折之后,李鸿章除了公开上书表示支持之外,更写信给醇王奕譞(音同‘宣’)。不过为醇王奕譞写回信的人却是与李鸿章有着极深仇怨的翁同龢,只是刘铭传与翁同龢因为一件西周时期的“虢季子白盘”而结缘——同治三年刘铭传占领常州后住在太平军护王陈坤书的府邸,偶然间发现了这件稀世之宝,这个消息自然也被酷爱文博的翁同龢知晓愿意出重金购买,结果被刘铭传果断拒绝,正是因为如此这“结缘”还是“结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说得清楚了。

    刘铭传去年年底来京上书之时也是四处“公关”,与醇王奕譞关系密切的翁同龢自然是他“公关名册”上的重中之重,而他的敲门砖就是“虢季子白盘”的打本——这等稀世珍宝自诩“文武双全”的刘铭传自然是绝对舍不得送给翁同龢的,但是他将所做打本并其诗一册赠予翁同龢也算是一份重礼了。醇王奕譞本身的政治态度对铁路是持保守意见的,也许是刘铭传“送礼”起了作用,翁同龢替醇王奕譞所拟给李鸿章的复信在一定程度上对修建铁路做了让步——铁路只能运销煤铁不得销路其他百货;田庐可迁徙,坟墓不可徙;以及屯军设防之一二口岸……

    可以说醇王奕譞在铁路的态度上已经开始有所转变,至少在他这里可以划定某些范围来修建铁路,但是刘铭传力主的清江至京师的铁路是绝对不可以修的。这个结果对刘铭传而言自然是失望之极,但是对李鸿章来说却是天大的好消息——刘铭传自负甚高,以前朝廷给的奖赏少了就闹“罢工”,大有“老子说的全是对的”的架势,醇王的回信在他看来就等于是否定了自己的智慧结晶自然是失望,而对老李这根政坛老油条而言,只要你开了口子剩下的事情他会把这个口子越开越大。

    刘铭传固然是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却也是出了名的自负,甚至更有尹龙河之役推诿责任于部下甚至是自己救命恩人的湘军大将鲍超。他在家原本赋闲三个月却被人折腾赋闲十三年就是因为他以往有些骄横的作风得罪了不少人,而湘军虽然是被遣散却也树大根深,诸如左宗棠、刘坤一、曾国荃等人无一不是地方权势人物,对付李鸿章可能无可奈何但对付他却是易如反掌。

    其实李鸿章对刘铭传的感受也是颇为复杂的,否则即便有如此多的湘军大佬跟刘铭传过不去,也不至于让他赋闲十三年之久。刘铭传之种种周馥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可王伯良显然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后世的历史教科书告诉他刘铭传是一个非常正面的人物,至少他在中法战争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作为台湾建省后的首任巡抚对台湾的开发也是非常有力的。

    在听过周馥详细说明之后,王伯良才恍然间明白了整个事件的真正脉络。刘铭传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摆满杯具的茶几,而李鸿章的老练狡猾不仅达到了自己对铁路的政治目的,更是趁机弥补了他在刘铭传赋闲十三年上不作为的责任;翁同龢则是顺水推舟满足了李鸿章一部分意图,在关键问题上拿了刘铭传一把——他把话说得非常漂亮,但刘铭传想要的一点也没有给。

    “看来是学生想偏了,既然醇王有话在前,这开平煤矿铁路也就没有什么麻烦了……”王伯良淡淡的说道,他没想到刘铭传那如同昙花一现的铁路风波背后居然几个大佬就已经隔空做了统筹安排,刘铭传是非常出色却也成了这帮老油条手中的棋子,用完之后没有了价值还背着一身的骂名。

    围绕着铁路的争论和开平煤矿铁路的修建这两件事,王伯良一开始认为李鸿章是出了个昏招,但是事实上老李这半年多时间的所作所为早就完成了试探工作。现在的唐胥铁路根本不是什么试探,而是在得到清廷高层画出的“圈圈”之后所做的实事,真正被卖掉的不是能为李鸿章带来滚滚财源的唐廷枢而是自负才高八斗的刘铭传……

    王伯良这也是涨了见识,对于晚清的官场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是一个真正吃人不吐骨头的所在!若非周馥与自己是师生关系,王伯良根本没有机会来了解其中一些事件的真正内幕,仅仅从表面上的结果来看是不会得到什么经验教训的,周馥也许还有什么没有看到或是想到,但他所了解的东西几近于真想,这对王伯良而言是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周馥听后苦笑着说道:“这事还很难说!醇王爷虽然是写信提出了修铁路的条件,但回过头来想想这只是醇王爷自己的念头,谁知道丽景轩那位心中是如何想的?说到底醇王爷和相国大人也是身不由己,这铁路悄悄的建起来运行一段时间朝野没有神门太大的反应还好,若是谤议满天飞说不得就要有人出来为这事顶缸了,相国大人也不可能把醇王爷给提出来亮给大家看!”

    “我勒个去!这帮人还是人脑袋么?!”王伯良心中暗骂一句,尽管他对官场的黑暗已经有了更充足的心理准备,却也没想到老李这根无敌油条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怕是把刘铭传卖掉不算,一看风头不对唐廷枢也是被出卖的命——王伯良知道最后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路”的结果,显然老李自己也是失算了,又来了次金蝉脱壳保存自己。对于老李的政治智慧和生存态度,王伯良真是头一次佩服的五体投地,除了唐廷枢有些可惜之外但显然事后也获得了补偿,老李的手腕力量与阴柔体现的淋漓尽致,真是不愧为政坛常青树。

    “醇王爷身份非比寻常,若是没有那边的点头怕也是做不了这个主……醇王爷是顶不住滔滔朝议的,关键是如何把那位的态度让所有人都看得见才是首要的……”王伯良低声说道。

    周馥笑了笑:“这就要看你的火车模型了……当然若真的能够在京师里面修条铁路给那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日后要是再碰到修铁路的事情也不用这么大费周章了……”

    “先送火车模型去探路,若是那位手下放在宫中这便成功了一半,至于能不能再进一步,这怕是需要一定的机缘了……”王伯良随即笑了笑说道:“若是那位手里有个颇喜欢的火车模型天天拿出来看两眼,底下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去做,学生对此倒是颇为期待的……”

    经过这样一堂政治课,王伯良觉得自己有必要修改早先的计划,仅仅用火车模型去探路是万万不够的。至于修铁路也绝对不能这么简单的出自自己的手笔,否则这条铁路要是修起来了,自己也会被人恨死了——想想刘铭传只请了三个月的假,却莫名其妙的被人弄成赋闲在家十三年。好吧,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时代,残酷的生存环境迫使王伯良必须要迅速转变自己的一些思想观念,否则刘铭传就是自己的榜样……

    看着王伯良若有所思的样子,周馥便知道自己的话他已经听进去了——王伯良的才分很高,在他看来自己这个弟子潜力远比刘铭传要强得多,但刘铭传因为自己的性格和缺陷使得自己仕途困境重重,就连李鸿章也不愿意自己这个能干的手下提供必要的保护。周馥担心王伯良年轻气盛,用不了多少年便又是一个刘铭传,是以他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将这件事剖析讲给王伯良听,希望王伯良能够从中有所收获,看样子自己也没有白费口舌,毕竟这种事对于很多人而言可不是这么愉快,他说的这么直白连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朝廷的事情就是如此,有些事情看上去是对的但做出来就是错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官场上首要之务便是自己的安危,做棋子倒没什么,关键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周馥意味深长的说道:“还有便是花旗国租界的事情,花旗国驻京公使已经收到其国内的批复,花旗国已经应允了此事,下个月心田便可以准备好资金准备交付……不过英吉利帝国与法兰西帝国驻津领事馆对清理海河河道的事情怕是要耽搁下来了,他们不太满意由他们来出资清理河道,以海河水患我大清受益更多为由希望来协调出资的数额……”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戒念的小说帝国黎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帝国黎明最新章节帝国黎明全文阅读帝国黎明5200帝国黎明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戒念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