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一心想收复江南,虽得了崔弘度地图,却不想用兵讨伐。心中思索,倘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江陵,方为上策。杨坚看了看萧氏宗亲未婚女子的八字,便将大臣韦鼎请来。
韦鼎博学多才,精通阴阳占卜,因而备受杨坚赏识,所以皇帝为难之事,便邀请韦鼎占卜。
韦鼎匆匆而来,隋文帝正在御花园舞剑,旁边几个太监、丫鬟伺候着,一见韦鼎到了御花园,杨坚把剑收起,交与太监。
韦鼎赶忙施礼,杨坚将手一挥:“爱卿平身,坐下说话。”
“谢皇上。”
韦鼎陪杨坚坐在石凳上,杨坚把梁国带回的生辰八字,在石桌上展开,对韦鼎言道:“朕欲为晋王杨广,聘娶梁国萧氏女子为妻,以结秦晋之好,今生辰八字已请来,望爱卿为晋王占卜。”
韦鼎言道:“臣得陛下信赖,正欲沾沾喜气,那就请出晋王生辰八字。”
杨坚写下晋王杨广生辰八字,对照着梁国皇室女子的生辰,韦鼎一一占卜。
杨坚坐在一旁看着韦鼎神情,恰恰算算,一连占卜几个都摇头,皆不如意。占卜到最后,但见韦鼎脸色一变。韦鼎说道:“这些萧氏女子,八字皆已占卜,多是不和,唯有一人有些奇异。”
“哦?”杨坚生疑,言道:“爱卿但讲无妨。”
韦鼎道:“众女子中,只有这个叫萧珺的生辰八字与晋王相合,不仅大吉,而且有些怪异,此女只恐将来‘母仪天下,命犯桃花’。”
杨坚一愣,言道:“要论这女子与晋王八字相合,朕相信;要论母仪天下,朕不信。”
韦鼎毕竟是臣子,不敢顶撞,便言道:“卜算生辰,不过卦书片面之言,陛下大可不必太在意。”
“不,朕并非此意。既然八字相合,就成全一对佳人,但朕也想看看这母仪天下准不准。”
杨坚既信占卜,也有心存猜疑,此时已拥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坚偏偏不信晋王杨广娶个女子能母仪天下。
越加猜疑越是要做,杨坚揣着好奇之心,回到**,将占卜结果告知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大喜,说道“既然是‘母仪天下’,臣妾到也想亲眼见见这个萧氏女,究竟何等非凡,能有此命?又有何等姿色,竟能‘命犯桃花’?”
杨坚双手撑在双膝之上,说道:“韦鼎占卜素来灵验,朕也是觉得这萧氏女非比寻常,如若不然就聘婚萧珺?”
独孤皇后总览六宫,连杨坚也难擅自裁决,看着萧珺的名字,独孤皇后道:“臣妾所想,正如陛下所言,就聘这个萧珺。”
“好,朕即刻向梁主萧岿寄去婚书,再命苏威为迎亲正使,崔弘度为迎亲副使,择良辰吉日陪晋王杨广前往江陵娶亲。”杨坚写好婚书,派使臣快马送至江陵。
过了些日子,孝明帝萧岿看了这封婚书,立刻召来两个儿子,太子萧琮,二皇子萧瓛。孝明帝说道:“隋主致书,梁国众公主中,唯有萧珺与晋王杨广八字最和,欲聘萧珺为晋王妃。”
“哦?”太子萧琮说道:“看来三妹命当如此,儿臣以为此事这门亲事最好不过。”
孝明帝又问:“萧珺现在何处?”
荆江王萧瓛说道:“儿臣听说,张轲夫妇已故,张家后人远迁,萧珺已流落街头。”
“啊?这孩子竟是如此遭遇。”萧岿不免脸上露出惭愧、怜惜之情,“唉,寡人真是对不住这孩子呀。”
萧岿又对太子萧琮说道:“既然萧珺有此富贵,速到民间,找回萧珺。”
太子萧琮上次御马撞了萧珺,已经派人跟踪过萧珺住处,萧珺此时正在江陵城外的茅草窟中居住,跟一老太婆行乞为生。
太子萧琮亲自前往,来到江陵城东,一片草莽之中,远远望去,果然有一片茅草窟,萧琮问道:“可是此处?”
随从答道:“就是此处。”
太子萧琮翻身下马,走到草窟边上,探头望去,只见窟中躺着一位老者,这老婆婆似乎已经久不出门,奄奄一息。这才是:
人生变化似占卜,无非有祸亦有福。
早知佳音迟来到,险些断送好前途。
太子萧琮正准备入寒窑询问,忽听旁边有人问道:“各位官爷找谁?”
一个随从看见,问道:“你是何人?”
“草民萧珺。”这时太子萧琮转身观瞧,再看萧珺破衣褴褛,补丁尽是,脸面灰黑无光,何等惨淡。
萧琮走到萧珺跟前,用手捋了捋萧珺蓬乱的头发,问道:“奉旨请萧珺入宫。”
“奉旨?”
旁边一个随从喝道:“这位便是当朝太子爷。”
萧珺一听,吓得半傻,赶忙跪倒:“草民有眼无珠,冒犯太子爷。”
萧琮使了个眼色,旁边一个随从牵过来一匹马,萧琮一把抱起萧珺,扶到马上,萧珺问道:“老婆婆病重,太子爷这是?”
萧琮对手下随从说道:“速请太医救治老人。”又对萧珺说道:“皇上召你入宫。”萧珺这才恍然大悟。
跟着太子萧琮来到梁宫,萧珺抬眼仰望,好奇的环视这深宫大院。从未见过如此华丽精美的宫舍。巧夺天工的雕刻,芬芳满园花草,身边不时掠过两三个宫娥。
梁国的宫室既不如大兴城的隋宫气势恢宏,也不如建康城的陈宫华美高贵,而是庭院深幽,别具洞天,将宫廷与园林的结构混元一体。
穿过几道院门,崭露出一处别致华贵的庭院,敞亮的殿宇,让萧珺如入异境。正殿门口上书三个字“御书房”。
早已等候多时的孝明帝萧岿在宫里转来转去,不知如何装扮是好,二皇子萧瓛心里最不喜欢萧珺,看着今日孝明帝比以往反常的激动,萧瓛劝道:“父皇多少年都不见,为何这时兴致而起。”
“唉。”孝明帝长叹一声,“你母后时常念叨,虽说此女有灾相,毕竟是亲生骨肉。”
这时,太子萧琮把萧珺带进宫里,萧珺一见萧岿,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二皇子萧瓛旁边说道:“还不快拜见父皇。”
再看萧珺眼神惊悚,不知如何是好,萧岿再看萧珺灰黑脸庞,两眼迥异,含情问道:“你就是萧珺么?”
萧珺点了点头,对视良久,孝明帝忍不住一把抱过萧珺:“女儿,是父皇对不住你,让你受尽屈辱。”孝明帝盯着萧珺憔悴的脸庞,不时用手顺着萧珺已经成柳的头发。
萧珺脖子上那块公主佩玉,依旧洁白晶莹,印证着梁国公主的身份。萧珺不觉泪珠盈眶,父女二人对视而泣。萧琮等其他皇子站在一旁也忍不住落泪。
萧珺虽然说不出几句话,好歹也是认亲,萧琮在一旁说道:“母后久卧病榻,让皇妹去见母后吧。”萧岿应允,可是萧瓛一旁小声说道:“母后久病尚未痊愈,萧珺去见,恐有不祥。”
孝明帝一想,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言罢便拉着萧珺而去。
孝明帝萧岿的皇后张氏,已是病入膏肓,卧床多年。萧岿带着萧珺来到**,见到张皇后,萧岿说道:“皇后,我把小美娘给你带来了。”
张皇后久病,本无神色,听说萧珺乳名,才微微睁开双眼,看着一个蓬头撒发,破衣烂衫,灰头土脸的萧珺,孱弱问道:“你真是小美娘么?”
萧珺自从记事之日,就只知有过养父、养母,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看着张位久病床前的张皇后,萧珺呆呆站立,一言不发。
孝明帝把萧珺扶到近前,张皇后一眼看见萧珺颈上那块佩玉,不由的伸手抚摸着萧珺的脸庞,眼泪双双而落,“我的孩儿,真是你么,哀家等了你十几年了。”
萧珺一言不发,只是直盯张皇后,张皇后又道:“哀家和你父皇不该听信那些二月生人不吉利的话,让你为此受了这么大的苦难,哀家撑着这口气不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还能见你。”
“你是梁国公主,堂堂正正的梁国公主。”张皇后声泪俱下,旁边众人也触景生情,勾起了萧珺沉寂已久的内心,萧珺用袖子拭着眼泪,猛然间一头扎进张皇后怀中,痛哭流涕,此情此景,身边众人涕零而泣,皇室认亲,一家人十五年后重得团聚。这便是:
生于帝胄命却薄,奈何飘零苦难多。
寄人篱下无多日,沿街乞讨落城郭。
公主尊荣难为贵,落破童年羞自说。
未闻宫宇繁嚣地,望尽逝水逐江波。
孝明帝萧岿将重病的郭老太请至宫中颐养天年,又命人寻找张轲一家下落。萧珺也回宫中居住,起居如同公主,并以隋主杨坚婚书之约,安排萧珺出嫁隋朝,与晋王杨广为妃,永结两国之好。
诏谕颁布,朝野议论纷纷。亲隋大臣自不必说,而亲陈的臣子却心有不满。百官之中,皇叔安平王萧岩与二皇子萧瓛最为不满。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