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被遗忘的地方。
荒草漫野,一片芦苇荡,一片荒凉。
他在那里搭了个小屋,山上芦苇,芦苇丛中有个茅草屋。
他每天都躺在芦苇丛中,呆呆抬头望着天空,他的眼睛很特别,你特别看时觉得他是怪人。
他的茅草屋中放着一个香木小箱子,小箱子里放着一个很特别的镯子。
他每天对着镜子镯子,都会写诗,沉浸很久。
镜子是很多年前的,诗也是。
镜子是曾经是他心上人化妆用的,他在镜子里看见她的容颜。
一些诗至今还留着,成为有两个人的记忆。
他的茅草屋里放满了清酒。
这些清酒大多摆在一张古盎朴质的青案桌上。
茅草屋中的青案桌,很干净,桌上还有一些文稿。
这个世界很寂静。
没有她的世界,心里到处是她,陪伴只有鸟啼声雨声空谷的回音。
直到这一天。一队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出现,
才打破了这个寂静安宁的世界。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君弹”。语声豪迈而跌荡。
语声刚停。一阵阵很重的铳声震动了芦苇深丛。
他的茅草屋外一时间围满了锦衣卫。
他记得这个时候大概约三十多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将他的茅草屋紧紧地围了起来。
他心里料定这些锦衣卫是冲他来。
他心里在测想朝廷肯定又出事了?
可是那些锦衣卫并没有拔剑,且他们身上的火铳也还在身上。
这些锦衣卫并没有动武的意思。他突然想到一个人,那人是他的朋友,也是锦衣卫。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他觉得这豪迈而跌荡的语声是他朋友的语声。
此时但见一位四十岁左右身高魁梧的人出现在他面前。
此人道:“在下锦衣卫北镇抚司统领沈泖奉皇上旨意相请先生,三年前,我和先生有过至交之缘,遥想那时我们一起喝酒,我们一起纵论天下。今日此行,我是为了带一句话,至于这人是谁?青松先生一定知道。”
“匆匆离京已三年,她已经无音讯,易某真是想不到,此生还能在这荒僻之地再遇见宣风兄。”
“是啊,沈泖也真是想不到,能在这荒僻之地再遇见青松先生。此生真是三生有幸!公主还活着,公主让沈泖带话给先生。”
“噢,快讲。公主说什么?”青松关切而紧张地道。
“公主的口信是一首唐诗。上弦惊别鹊,下弦操孤鸾,原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
他听完陷入悠悠的情思之中。
一会,他才道:”宣风兄,我明白了。我们即可起程前往京师。“
沈泖沉思了一会道:”先生,广西出事了,朝廷相请先生出山了,平定叛乱,为民除害。公主特别嘱咐务必请先生回来主持大局。此次广西壮族等少数民族的土司叛乱,非同以往,形势危机,流毒甚广,望先生急速赶往京师。“
青松心情沉重了起来,不一会便保持了镇定。
”既然如此,易某蹈然前去,区区叛乱,不能乱我大明社稷。青松愿为朝廷驰驱戎马,剿抚叛乱,恢复民心。“青松镇定地道。
”先生大义,沈某佩服,如今朝廷多能臣,但如先生这样文武韬略行军打仗之全才不多。“沈泖道。
“多谢宣风兄夸奖,天下安宁,匹夫有责。身为臣子,理当凛然前往,欣然接受朝廷诏令,为朝廷建功立业,剿灭反贼,安抚民心,给大明百姓一方净土。”青松坦荡地道。
“先生忧国忧民之心,处江湖之远则心系朝廷国事。先生真乃大义之人!沈某钦佩万分。”沈泖道。
“宣风兄过奖了。身为臣子,理当舍身报国,兼济天下,忠于道统,为大明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上不负黎民百姓,下不负君王器爱。”青松激烈地道。
“对了,宣风兄,此处偏僻。宣风兄可谓爬山涉水,路行奇险,宣风兄是如何找到我的?”
“青松先生,故号青松,喜欢萍实之地,你我又相交甚深,有青松的地方便有青松先生,我又如何不知?。”沈泖道。
青松听完大笑。
”知我者莫若兄也。“
”知沈某者莫若青松先生。“
沈泖说完豪旷而笑。
此时的天涯尽头,青松和沈某等人驰驱骏马匆匆离去,雄岸的背影越行越远。
一路上,青松很高兴,因为青松很快要见到蕊心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