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周围一片死寂。
沐晚下楼,往青年道士的尸体上扔了一个火球。
不一会儿,尸体燃烧殆尽,化为一小堆灰烬。
沐晚提着青云剑,出了客栈。
此时已经宵禁,街道黑漆漆的,没有人迹。
不用神识扫视,沐晚也知道,自青年道士死后,这条街道上的住户,大部分已经收拾了金银细软,投奔亲朋去了。留下的是一些无处可逃的。他们也早早的用桌椅柜子等家什顶住门窗。这会儿,一家老小正战战兢兢的挤成一团呢。
这帮奸佞不除,天理不容!沐晚沉着脸,向国师府走去。
国师府位于皇宫边上,与北城隔着大半个京城。时间很充足,沐晚没有御剑,也没有催动“逍遥八步”,而是不紧不慢的走了过去。
一路上,她连一个道士或一个军士也没有看到。所到之处,无不是漆黑死寂。
空荡荡的街道上,唯有她的脚步在久久回响。
没过多久,沐晚畅通无阻的来到国师府的大门外。
国师府独占一条街。门前立着两只脚踏祥云面色狰狞的青铜麒麟雕像。每一只起码重数千斤,比成年男子还要高出一大截。
白玉为阶,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月光下也是锃亮的。明黄色的门匾上写着“敕造国师府”。门前挂着一溜的明黄色灯笼。每一只灯笼上都有“国师府”三个黑字。这些灯笼将整个国师府的门廊及台阶下,照得亮若白昼。
此时,国师府大门紧闭,门口也不见人影。并且,从外面看。并没有阵法波动。
沐晚轻哼,右手提剑,左手隔空一掌推去。
“砰!”沉重的大门应声而开。
里面却是漆黑一团。同时,嘴里吐出一枚金色的灵符。
这是一枚金锥符。它象毒蛇的杏子一般,“噌”的破空袭来。
“找死!”沐晚轻松用左手二指将之牢牢夹住,反手甩出去。
“叭!”
一丈开外,正中眉心。
沐晚随即从脚下的碎碴堆里踢出一颗鸡蛋大的碎石。
紧接着,“噗”的一声,碎石入肉。那人的小腹被砸了一个透明的大窟窿。丹田里的那个白色小团子被碎石砸个正着,应声消散。
就这么短短的一瞬间,那人生机全无,尸体象个破麻袋一样,重重的跌落在碎石堆里。
死到临头,还幻想夺舍!
沐晚撇撇嘴,身形一晃,须叟,又回到大门前的空地上。
众道士见几息之间,国师的五位亲传弟子尽数被灭杀,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叭叭!”左边有一个先天境的道士振臂,第一个自废修为。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一柱香的时间不到,三十四名有修为的道士全部自废修为。
沐晚一人给了一粒回春丹:“以后,若让我发现你们又重练邪功,杀无赦!”
没了修为,这些人就是凡人。沐晚命他们静坐在空地上,等天亮后,一齐去官府投案自首。
“浪子回头金不换!”京城事已了,沐晚挥剑在他们面前的空地上刻下这七个大字,御剑离去。
大周天子垂垂老矣,怕死之极。看到这七个大字后,他肯定不会太为难这些道士。
而现场的很多道士看到这七个字,幡然悔悟,当场伏于地,嚎啕大哭。
果不其然,这些道士次日全部被收监。三天后,大周天子降下罪己诏,禅位于太子。
十天后是黄道吉日。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这些道士都得到了赦免。有小部分人选择返乡,娶妻生子,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而绝大多数的人从此四处云游,穷其一生寻找真正的大道。
沐晚刻下的那七个大字被世人奉为“仙迹”,成为京城至宝。就连贯穿国师府的那道剑痕也被人们称为“降魔沟”。次年,太上皇动用皇宫内库,在原来的国师府遗址上修了一座皇家道观,赐名为降魔观。而他本人则成为第一任观主。
降魔观有两样镇观之宝,一样是“劝世仙迹”,另一样是“降魔沟”,供奉的是青袍剑仙,香火旺盛得很。不出十年,降魔观成为全大周最负盛名的道观。
沐晚因此而获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道信仰元力。为此,她还特意跑到降魔观去欣赏她的第一座神像。结果,她看到是一座身高丈许,身着青布道袍,手执银色巨剑的怒目黑脸大汉。香香当场笑岔气。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未完待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