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48章 村里的谣传

本章节来自于 火红的年代 http://www.lishu123.com/120/120153/
    

    喜报

    全体老师和同学们:

    为了鼓励老师和同学们热爱教育,热爱学习,争取出成绩,出成果。梨树文学网 w现在,成立了一个“新华教育奖励基金”。

    每年有这个奖励基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在学习上取的优良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奖励。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生,认真教学,努力学习,争取年年获得奖励基金。

    村部

    ****年**月**日

    看到这个喜报后,整个学校沸腾了,教师和学生们都奔走相告,他们都互相鼓励,一定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争取年年获得奖励基金。

    随着第三期新农村的落成,村里崭新宏伟的大礼堂也在村的中间地带胜利落成了。

    这个大礼堂,仿照了**城楼的样式和格局,既古式古香,又带有现代气息。

    从南面的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十分宽敞的,可以容纳几千人的,排着整齐的座椅,顶部壮实着一百多盏虹吸灯的大会场,

    正面是一个巨大的主席台,主席台的上面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恶**画像,两边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

    听**话句句金玉良言,

    下联是:

    跟共产*走条条康庄大道。

    横批是:

    情深如海,功高似山。

    这幅对联是由钱兴祥写的。

    当时,大礼堂刚刚建成,**像刚刚定制好,可是要想在画像的两边挂上一副歌颂**恩情的对联,若是请书法家前去书写,又要花费一笔很到的钱,支委会一班人算来算去都有点心疼。

    不挂吧,又觉得对不起咱们贫下中农和广大社员群众的大救星**,一时间竟然也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而是好。

    “对了,咱们村的兴祥,他的毛笔字不是也很好嘛?何不让他来写呢?”忽然第四生产队的老队长钱金林说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是啊,他的确写的很好啊。”

    “让他来写就很好的。”

    “咱们又不求什么名气,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的无限敬爱。讲啥子排场,要啥子名气。”

    这样,就把书写这幅对联的担子落到了钱兴祥肩上。

    “书写的人有了,可是写什么好呢?”

    “兴祥这样的人还怕写不出一副好的对联来吗?”第六生产队的队长吴柏根说道。

    “是啊,咱就托付给他一个人去好了。干嘛要咱们大家来挖空心思呢?”第四生产队的队长钱金林说道。

    钱兴祥接到了这个任务,心中是既兴奋又担心。

    他兴奋的是全村的社员们对自己的信任,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社员们交给自己的这个任务。

    于是,他就在办公室里苦思苦想这副对联的内容了。

    一写就写了一百多对,一遍看下来,就去掉而来百分之五十多,他就在最后剩下来的肌肤对联中精心的挑选。

    最后,选中了“听**话句句金玉良言,跟共产*走条条康庄大道”这一副对联。

    选好了对联的内容,接下来就是书写了。

    他不是书法家。虽然他自己喜欢写写毛笔字,可那毕竟是自己闹着玩儿的,哪能跟书法家写的东西去比较。

    他一开始就写离开好几十副,然后对照着尽情挑选,最后觉得没有一副是自己能够满意的,于是,就接着再写,结果又是这样。

    整整写了一天,终于写出了一副自己比较满意的对联。

    钱兴祥就把这幅对联收好了前去进行装裱,装裱了后就挂了起来。

    要说钱兴祥的着手毛笔字,虽然没有那些大书法家的名气和阔气,但也非常有个性,很有一些赵孟頫\的灵动和王羲之的霸气,还有一种飘逸的感觉。\r

    这副对联,既写出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大恩大德和**对全国人民的谆谆教导,又写出而来人民群众对**,共产*的如何深,似山高的恩情的感恩戴德。

    大礼堂落成的这一天,就选择在十月一日这一天,村里邀请了县文工团来给村里的全体村民演出了一场戏《智取威虎山》,第二天的晚上,又加演了一场电影《金光大道》。

    这天上午,钱东照正在田间和村里的各个工厂里转悠着,忽然,钱东海气喘吁吁地跑来跟他说道:“老书记,有几个记者来找你。”

    “哦,找我做什么?”钱东照疑惑地问道。

    “他们说要找你了解一些村里的事情。”钱东海说道。

    “好吧,走。”钱东照说着,就朝着村部里走去了。

    来到村部里面,两个背着照相机的记者正坐在那里。

    “你们好。”钱东照一走进办公室里面就热情地握住了他们的手说道。

    “噢。钱书记,我们是省报道记者,要想采访你和你们村里的一些事情。写一篇报道。”一个戴眼睛的男记者微笑着自我介绍着说道。

    “那你们要那些事情?请说。”钱东照问道。

    “来,先给你拍一张照片吧。”那记者说着就带着钱东照来到了村部大礼堂的前面选好了一个角度,让钱东照站好了,然而他就举起了照相机,只听“咔”的一声,那记者就说好了。

    接着就有来到了办公室里面。然后又有钱东照带着他们到村里的各个地方去转了一圈。

    一个月以后。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村纪行》的报道就在省报的第一版发表了。上面是一幅题图的照片:

    钱东照正笑吟吟的站在村大礼堂的前面,他的旁边和后面,是错落有致的村里的工厂,新农村和远处那绿色的田野。

    自从那以后,前来欣欣村参观学习的人就了。不仅仅只是本县范围的人了,有省内的,也有外省的。

    多的时候,一天中就有好几批的人前来参观学习。

    …………

    村委会议室里,这时正在召开着一个支委会议。

    会议室里的椭圆形的桌子旁边坐着村委的一班人。

    钱东照坐在一边的横头,钱兴祥坐在另一边的横头。

    “同志们,今天我们这个会议,主要是研究讨论如何颁发奖学金的问题。”钱东照喝了一口茶后,扫视了一下在坐的各位支委们说道。

    “老书记,这个奖学基金是怎么成立的?我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老支委钱东海疑惑的问道。

    “是啊,老书记,这时怎么回事?”胡朝阳也紧跟着问道。

    “呵呵,这个我忘记了跟各位解释了。”钱东照有喝咯一口茶后微笑着说道:“这个基金就是用我那次车祸的赔偿金作为基金的。因为是我个人的钱,我想也不用跟大家多作解释了。”

    “那可不好,既然用来奖励教师和学生的,怎么能用你个人的钱呢?”原来的第一生产队的队长,支部委员立即就反对了。

    “是啊,既然是用来为集体做事情的,就应该是用集体的钱的,怎么能用你个人的钱来做基金呢?”钱东海立即说道。

    “这个大家就不要说了。我决定了就算了。现在我们还是来讨论一下到底怎样来颁发奖励基金的事情。”钱东照微笑着看着大家说道。

    “老书记,你说的是次数还是金额的多少?”胡朝阳问道。

    “有次数也有金额的多少。”钱东照微笑着说道。

    “次数嘛,我看一年一次就够了,多了就会烂。金额嘛,大家说说看。”钱东海说道。

    “我觉得不能太少。”钱东照说道。

    “对,太少了不好,但太多了,对小学生也不好。”吴志祥说道。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老师和学生的奖励金额分开来。”钱兴祥说道。

    “对,这样就好。”钱东照说道:“那到底多少数字呢?”

    “我看小学生奖励个一二百也多了,教师就奖励一二万吧。”钱东海说道。

    “大家觉得怎么样?”钱东照看着大家问道:“要是没有意见就这样决定了。”

    “就这样定了吧。”

    在场的人纷纷说道。

    这天上午,钱东照跟钱兴祥父子俩人正在办公室里处理着村里的事情,忽然,办公室的打开了,钱东海慌慌张张,又有点气愤地走了进来。

    “老书记,有人在说你们的坏话。”钱东海看着钱东照气愤地说道。

    “哦,是谁在说?说了些什么话?在哪里说的?”钱东照不动声色的问道。

    “是在外面别的村子里传说的,他们在说你们这样做是在作秀,要想博取名誉。是那些人在说不知道。”钱东海说道。

    听了他的话,钱兴祥也抬起头了看着他了,但他的脸上明显的有了点气愤的神色。不像他爸爸钱东照那样的沉着了。

    “哦。那就随他们去说吧。反正我们干什么有大家知道就好了。”钱东照平静地说道:“我知道了,你去吧。”

    “好的。老书记,你是为了俺们大家的,这个俺们知道。那老书记,俺去了。”钱东海说着就走了出去。

    看着钱东海出去的背影,一会儿,钱东照看着自己的儿子钱兴祥问道:“你觉得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要把我们搞倒。”钱兴祥说道。

    “对,是有这样的目的的。但能不能够搞倒咱,还得看村民们。”钱东照十分平静地说道。

    道。

    “爸,但是咱们也得提防着点。”钱兴祥说道。

    看书辋小说首发本书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潇湘云起的小说火红的年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火红的年代最新章节火红的年代全文阅读火红的年代5200火红的年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潇湘云起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