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一章 初到帝都 三上

本章节来自于 碧血长弓射苍龙 http://www.lishu123.com/11/11045/
    林甫从封州去忠固州境上戒备时经过帝都,就在帝都城边上五里不到的距离停了下来。长官的长官要到兵部办理些传符文书之类,进城去了,于是底下的武官也就有样学样,换了平民便装进了帝都的花花世界去逛。

    这大半年的光景,林甫早就和几个忠州同乡混熟了,胆子也大了起来,士卒进入帝都受到限制,没有繻卷,林甫是不敢跑进城去的,但他们还是溜到城门附近的的草市去转了转。

    这帝都城外的景象果然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城门外也是邸店、茶肆沿着墙根、驰道排开,要再往外二三里,才是果圃、蔬圃和花圃,没有粮田。虽然已经入秋,但是花木繁盛,果缒脱枝,为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做着准备。

    大梁人喜爱戴花,到了隆宗年间,国力鼎盛,民风日渐奢华,帝都人口达到了二十万户之多,对于花卉的需求量更是大得不得了。虽然人们喜爱的牡丹、芍药过了花期,但是桂花、菊花、茶花、百合、芙蓉、茶梅、月季、海棠仍然姹紫嫣红,争相斗妍。

    说来和林甫稍稍相关,正是忠州花农宋氏、张氏、蔡氏和石子滩杨氏,将牡丹引入了帝都,此后花户始盛,并且很多忠州花农擅长嫁接牡丹,皆以接花为业,以忠州人的执著好事,皆竭其力,园户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以致于帝都城外花户连畛相望,城外百里之内,并无闲地。

    帝都城外有“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说法,不要小看这些个菠棱、萝卜寻常事物,在帝都贩易赀蓄微丰,有个二十来亩,可以养活三十口的大户人家。甚至城里的富户也会买城东空地为菜圃,雇佣健仆种植培灌,又以其余者俾鬻之。如此收益,使得东门驰道两边皆是民居,亦有空地弥望皆是菜圃。

    玉琛河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收益高而地价贵,所以林甫所见,无不精耕细作。土墙围护着方正的菜圃,长条状的田畦非常规整。两排田畦中间,有灌溉用的水沟,在一大片田畦内,最少有一口圆口形井,井上架着施萨。

    沿着玉琛河是接连几十里的果圃,把这一段宽阔的江面都遮蔽了。秋果既熟,农父们都架着大车或推着江洲车子,络绎不绝地往城里而去。让林甫惊诧不已的是一次看到了上万头猪!被十几个人赶着,不知道是赶猪的人技术高超还是猪太笨,竟然没有一头乱跑的,流水似的进了城门。

    和林甫老家的痎市、野市不同,这里的草市由帝都城外的“附郭县”凤仪县管辖,早就招集人户住坐作业了,而忠州的草市没有居民,众人趁墟之后就四散回家了。

    林甫所去的普君新墟,逢三、六、九日为墟期,经营油糖、豆、面、蚕丝、鸭子、牛肉、鱼虾为主,竟然还设有讲古场,有个叫做“周书生”的说话人在里面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这个“周书生”据说是个秀才出身,技艺不比帝都城里戴进士、六大夫,元系御前供话差,诸史俱通。

    林甫对于讲史的兴致不如小说、诸宫调、商谜、合生、说浑话,但是草市比不得帝都城内,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可惜林甫去的时诗赞已经过去,正话也都讲了一半,候赶上县里派了栏头收税,听的人不多,说话人打不起兴致,无精打采地拨弄着扇响钹,胡乱讲了些《中兴名将传》,很快就到了结台吟,散了。没有林甫最想听的《三分事略》。

    大伙一块买了些肉菜回营,封州兵营里难得吃上一回肉,几个胆大的还敢买了酒,战时这是要砍头的。林甫还记得翻越杭永仕山的艰苦,现在已经是初秋了,特意备了毛呢披风(实际上杭永仕春天多雨水,晚间寒冷,秋天则不同),这样一来,积攒了大半年的兵饷就光光的了。

    林甫知道林平的所在,林甫家里的来信都是林平的父亲帮助写的,中间会夹杂一点林平的消息。奈何部队随时可能开拔,再说军人进入帝都城内需要特别的证件,所以就放弃了去找林平的想法,于是在草市上借了笔墨草就了一封书信,来到驿站递脚铺寄信。

    驿站当天闹哄哄的,因为霞溪的一个丁姓官员的遗女出嫁,自己没有雇车马,而是找了驿站运送嫁妆,最为有意思的是要出

    碧血长弓射苍龙最新章节第一章 初到帝都 三上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木又的小说碧血长弓射苍龙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碧血长弓射苍龙最新章节碧血长弓射苍龙全文阅读碧血长弓射苍龙5200碧血长弓射苍龙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木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