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起源于酷刑的熨斗

本章节来自于 碧血长弓射苍龙 http://www.lishu123.com/11/11045/
    感谢嘉依珊奈尔的授权,允许本人引用她的文章,关于她的评论,本人脸红,关于她的认真,让我钦佩,为此更要努力。

    喜爱上了起点的一篇小说《碧血长弓射苍龙》,没有名气,很少人看。我的偏爱大概是因为书中一开头就写到了衣服以及和衣饰相关的物品,基本不违背史实,后来发现作者有着很强烈的但有点不太准确的考据癖,把那些个古物旧有的名称、法式拼凑穿插到了故事中,好在故事还不错(现在只发表了几万字,塞车看短信——等着瞧),穿插的文字泛出的古香古色(文白夹杂,作者不愿意舍弃,让人又爱又恨),时间久了,读上了瘾,总想知道后面的情节进展,就给作者涉水过河发了封邮件,嘿,回了,至于情节,作者还没有想好,也是写到哪里算到哪,不过人物的命运已经有了安排。

    期待又怕巨坑中。

    爱屋及乌,习惯了小说中经常跳出来的生僻,索性就所知的部分码点文字出来,以熬过等待更新的时光。

    《碧血》初到帝都一章里林峰一开始登场就在熨烫衣服,这不是个吉兆,原因我后面会讲到,“那把火斗”是这样描写的,“到真是像军中之物,斗身雕刻成生猛的狮头,手柄上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

    熨斗又叫做“火斗”、“北斗”、“金斗”。“金斗”则是采用鎏金工艺精制的熨斗,那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渊鉴类函.服饰.熨斗》引晋《东宫旧或》:“皇太子纳妃,有金涂熨斗三枚。”想要,得嫁个有钱人。

    古称熨斗为钴鉧。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里有两篇《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地名里面还可以看到熨斗陂、熨斗镇、熨斗台、西熨斗街,都是因为熨斗使用得早、用得广泛所致。晋代的《杜预集》上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晋人关于熨斗还有《晋书•韩康伯传》载:“母方为大绔,令康伯捉熨斗,康伯曰:熨在斗中,两柄尚热。”

    顺便说一句,这个韩康伯 “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 他注的《周易》收入《十三经注疏》,是个大家,他母亲坐衣服的时候家里还比较穷,后来他做过丹阳尹,吏部尚书,官拜太常,这时再看,要是和“民间”二字相关也只可能是领导视察之类。他舅舅殷浩也是个《老子》和《易经》爱好者,看见韩伯(康伯是字)夸夸其谈,批评他“康伯未得我牙慧,就这样了不起了。”大家应该就此知道“拾人牙慧”最先说的不是左冷禅。

    在汉代,青铜制成的熨斗也许到不了民间急用,但是有钱的贵族、官员少不了在死后带一把上路的,很多汉墓都出土了这个东西,才会有陕西农民在地里一锄头挖出了熨斗的新闻。

    所以,很多西汉代开始有熨斗,“距今1600年”的说法不过是考古还没有找到证据情形下的平实之词,不是数学不好的原因。但是也过于小心了,因为今天随便都可以看见像水舀子一样的汉代熨斗,网络上拍卖不过1800人民币而已,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宇奇轩看看。

    trade.artron/buy/show.jsp?collection_id=126863

    当然,这些个青铜的熨斗了,估计也没有“熨斗直衣”、“熨铫”、 “货泉” 、“五铢”之类的铭文,更别说像“太和三年二月廿十三日中尚方造铜熨人熨斗重 四斤十二两  第百六”这样长的文字了,如果有,则请问问律师先。如果你能找柄上有十二刻度的汉代熨斗,那么也要恭喜你,中大奖了,你更要赶紧给律师打电话了。这唯一的一件出土于张庄桥汉墓,藏在邯郸市博物馆里,且看你是否有唯二的命。要是能找到更古老的,如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中记录的那只“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也不错;或者《淮南王》里传说 “炮烙始于斗” 的那一只,该书又注:“斗,熨斗也。纣王见熨斗烂人手,遂作炮烙之刑。”宋高承《事物纪原.舟车帷幄部.熨斗》也引证皇甫谧(又是晋人,晋代大概是最注重穿衣的朝代了,从繁复到**两个极端都有)的《帝王世纪》“纣欲作重刑,乃先作大熨斗,以火熨之,使之举手辄烂,与妲己为戏笑。”看样子真有

    碧血长弓射苍龙最新章节起源于酷刑的熨斗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木又的小说碧血长弓射苍龙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碧血长弓射苍龙最新章节碧血长弓射苍龙全文阅读碧血长弓射苍龙5200碧血长弓射苍龙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木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