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德奎的计划里,这次推荐提拔副处级的三个人中,钱卫国自然是要提拔为副处级的,同时进县委常委是最好的,李西平就明确个副调研员就算是交代了,至于朱海山,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在内。{首发}
王德奎听秦海媚说,今晚跟钱卫国在一起吃饭,就打电话问问,事情究竟操作的怎么样了。
接通电话后,钱卫国就知道,王德奎这么晚打来电话,为的是什么事情,于是解释说:
“我原本想要明天一早上班的时候,到王德奎的办公室当面汇报的,现在既然老大电话打来了,赶紧汇报了他这几天在市区活动的成果。”
钱卫国说:
“按照王书记的指示,我到市里拜访了领导指定的几个市领导,该送的都送了,效果非常好,几位领导都明确表示,在需要的时候,会尽力帮忙的。”
王德奎听了钱卫国的汇报后,很高兴,叮嘱说:
“这段时间要注意影响,不要在提拔的关键时刻,弄出什么动静来,同时也加强和市里领导的沟通联系,不到最后一步不能放松。”
钱卫国在电话那头,唯唯诺诺的点头连声称是,表示一定按照王书记的指示认真落实。
后来,王德奎就问了关于拆迁的事情,那儿的上次出事的那户人家现在是否做好思想工作,别的拆迁户还有什么要求,能否让开发商最近就开始动工。
钱卫国说:
“第一期的拆迁户基本都没有意见,但是个别人肯定有意见,不过不用担心,自己会搞定的,至于开发商这个月就可以进入第一期地段进行建设。”
王德奎说:
“你要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意义,如果办不好,不要说进步,能保住位置就不错了。”
钱卫国就说:
“我知道如何做的。”
王德奎挂了电话,就想只要顾市长高兴,很多事就好办了。
可是,王德奎的想法是很美好的,但是往往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是可以随个人的想法随心所欲的,而是很不规律的发生着变化。
因为,王德奎最大的砝码就是他的老领导顾市长,但是处级干部推荐过后,一个干部能否提拔,决定权并不在顾市长一个人的手,毕竟要经过常委会,那个时候是讲究少数服从多数的,当然,顾市长如果刻意要推荐一个人,做个工作肯定没问题,关键是顾市长能不能为钱卫国做工作那是很难说的事情。
所以说,王德奎的如意算盘到底能不能成,他想的几个人提拔的状况是否实现,也还是个未知数。
试想,李西平这个人是个老官场了,因为和前任县委书记以及当时的县长王德奎关系不是很好,所以没有进步,后来到了经贸委做了一把手。王德奎做了书记,本来以为自己将要在科级干部的位置上退休,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无论如何也要紧紧抓牢。
李西平是普水土生土长的干部,又做过多年的纪委副书记,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多少还是有点关系,钱卫国在市区活动的时候,李西平也没闲着,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首先放在心上当回事才行。
李西平在市区跑了几个能用得上的老关系后,几个很有实权的人都告诉李西平一个信息,自己现在的顶头上司王耀中的老岳父的能力很强,背景很深厚,只要他能出头帮自己说句话,事情就好办了。
按理说,李西平跟王耀中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也算是熟悉彼此的性格,在李西平的眼里,王耀中是个沉不住气的年轻纪委干部,是有干劲,没有谋劲,工作中遇到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考虑问题不是很全面,从心里来说,李西平对这位领导是有些瞧不上的,但是,她也明白,就是这样的领导,在官场能够不贪污不受贿,认真做事也是很少的了。
李西平也知道,只要自己开口提出帮忙,王耀中肯定会考虑一下的,目前在县纪委,王耀中是表面上的一把手纪委书记,所有重要的案子其实都在自己的手里抓着呢,效果如何和李西平都是很有关系的。
李西平最不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求人,如果要是当时能够丢下面子求人,也许早就副处级了,虽然不一定是什么大干部,但是副调研员那是没偶遇问题的。退休之前来了一个机会,这次的机会确实是太难得了,为了副处级能顺利的到手,她还是选择了个合适的时间段走进了王耀中的办公室。
那是下午快下班的时候,王耀中正准备收拾一下回去休息,这个时候,李西平捧着一堆案宗走了进来了。王耀中对李西平首先是信任的,其次也是敬重的。
人都说领导人的身边必须有个左膀右臂,工作才好开展,可是李西平对于王耀中来说,除了兼当了左膀右臂的功能,有时候还是王耀中的大脑,很多时候,遇到工作上的问题,李西平提出的建议总是最让王耀中感觉有道理的。
李西平进来,王耀中赶紧招呼她坐下。
王耀中说:
“李书记,手里抱着的一大堆是什么案件的卷宗?”
“王书记,按照你的指示,这是朱志牛他们掌握的关于财政局几个班子成员的卷宗,当然这里主要是鲁萧白的材料,拿过来给你看看,最近的调查成果非常显著,朱志牛他们确实是辛苦了。”
“你看过了,我就不看了,只要你觉的时机成熟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再把所有案卷完整的看一遍,该怎么操作还是你拿主意。”
李西平本意是想来找王耀中提出请他帮忙的事情的,捧着一大捧案卷只是个由头,现在王耀中表示不想看案卷,她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王耀中看出李西平今天的表情有些不同于往日,于是主动问询:
“李书记,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事情?”
李西平见王耀中这么问,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低声说:
“王书记,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最近去市区看几个朋友的时候,提到被推荐为副处级的事情,大家都建议说,我这个年龄,基本过了提拔的年龄,所以遇到这此提拔的机会,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需要好好抓住机会才行。”
李西平说话拐弯抹角的,王耀中也不是傻瓜,还是听出了话里的意思。
王耀中早就听林楠木说过,李西平这个人是个有点自命清高的人,虽然早就深谙官场之道,却因为不愿意向权贵折腰,失去了一些有可能被提拔的机会,现在李西平当着自己的面说这样的话,明摆着是想让自己帮一把。
王耀中知道,没有李西平,自己在普水很多工作其实是步履维艰的,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的心里清楚,要不是自己有个得力的老丈人,现在估计还在中学里当老师呢。所以到了纪委后就想找个好的帮手。
有人说,一把手领导重要的不是能力,重要的是驾驭别人,使用好干部。王耀中认为很多道理,自从李西平调动到纪委后,自己很放权,听了李西平的建议对朱志牛也是很放权,所以纪委工作才能开展的如火如荼,估计照这个势头干下去,自己很快有工作实绩,也就有了进一步被提拔的基础了。
王耀中想了想说:
“这次的机会对于李书记来说,确实很难得,李书记到了纪委工作后,真是帮了我不少大忙,这次的事情,无论如何我也要尽力帮你一把,虽然我这个人能力有限,但是家里有些亲属还是可以用得上的,李书记要是信得过我的话,这件事就交给我来操作,当然你有什么关系,也要继续跑,多出用力也许是做好的。”
李西平坐在王耀中的办公室里等了半天等的就是这句话,现在王耀中这句话这么轻易的说出来,她反而有点不自然的表情。
基本上没费什么唇舌,王耀中就主动提出要帮助自己,这让李西平的内心很感动,就冲着这一点,李西平暗想,以后只要是王耀中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自己一定会不遗余力的。
一个干部,能得到没有任何条件的帮助,那是很难得的,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
李西平于是很真诚地低声说了句:
“那就先谢谢王书记了。”
说完后,仍旧是低着头,从王耀中的办公室里退了出去。
王耀中看得出来,李西平的内心其实是澎湃着的,从她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眼角似乎还有点湿润,一个干部到了快二线的时候有机会能够得到进步,那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在县里,潜规则就是副科级干部53岁二线,正科级领导干部55岁也就从岗位上退下来,明确为主任科员了。
既然答应了李西平要帮忙,当然不能空口说白话,王耀中当晚就让司机把自己送回市区的家里,没有和老婆温柔了一番,就和老婆到老丈人家里去一趟,专门跟他谈了李西平的事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