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情况和王耀中手里的真凭实据,洪书记对这件事的处理,第二天就做出了几项处理决定:
一是对河湾乡党委书记于志农,县拆迁办主任,参与此事的公安局副政委刘洋三个领导人立即由市纪委暂时隔离,配合调查,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县长作为事故负责人,已经向市里汇报,免除副县长岗位,配合调查,根据责任在决定如何处理,二是,县纪委加强力量,针对群众仍旧关心的一系列遗留问题,由县纪委做好善后工作和继续调查工作。(首发)
很多时候,各地处理此类事件的时候,结果如出一辙,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查几个官员,赔点钱,工作暂停一段时间,等到风声过去了,继续热热闹闹的开工,在所有的事件过程中,利益受损最严重,最受伤的只有老百姓。
洪书记当天就把涉案几个官员带回市里,做进一步的调查,临走的时候,王德奎当着洪书记的面表态说:
“县里一定按照市纪委的要求,由县纪委牵头,把这件事的善后工作做好,给当地老百姓一个公平公正的交代。”
其实,这样的处理结果,王德奎的心里是极不愿意的。
于志农和拆迁办主任都是王德奎的心腹,两个人为王德奎做了很多的事,把他们带走,那就是说明自己无能,不能保护下属;公安局的副政委刘洋是刘猛将的左膀右臂,王德奎对他的印象一直不错,这三人被抓对于王德奎来说,心里是很不好受的。
本来,王德奎和刘猛将当时研究的如意算盘是,有一个替罪羊出来挡一下也就行了,没想到这位洪书记如此不给面子,一下子带走了三个科级干部,还处分了一个副县长,这次的事件真是让自己丢尽了脸,如果不是因为市长顾国海是自己的老领导,这个洪书记说不定连自己都想办。
洪书记走后,王德奎立即打电话向顾市长汇报情况的时候,不无抱屈的说:
“老领导,这个洪书记下手也太狠了点,处分了我一个分管副县长也就是了,竟然还带走了三个,我看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故意不让大家好过嘛。”
顾市长有点无奈的说:
“你说的话我很理解,眼下的局面,并不在我们控制的范围,既然他铁了心要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任何人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等待,以后再说吧。”
王德奎听了顾市长的话,就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到了想要的作用,只要以后有机会这个洪书记落到顾市长的手里,一定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这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官场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是你得势的时候,我不得罪你,哪天我得势了,你也必定不被我待见。
洪书记走后,针对河流村拆迁的事情,王德奎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专门研究这件事。在常委会上,王德奎把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处理情况向大家做了通报。
王德奎说:
“这次的事情,对我们的教训很大,本来这件事已经基本处理妥当了,没想到后来反而闹大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普水的发展很不利,对于此类事件,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认真对待,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作为各位常委,那是普水的决策者,更要站在全聚德高度看待很多问题,绝不能有的人的什么想法。”
王德奎的话说的半遮半掩,底下坐着的张贵和王耀中心里都清楚其所指,别的常委却都是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知道王德奎这话里有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
常委会上,王德奎要求各位常委就这件事发表看法的时候,王耀中提出:
“这次洪书记临走的时候交代,要求县纪委加强力量,把这件事彻查到底,争取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根据洪书记的要求,他提出县纪委申请增加一名纪委副书记,合适的人选自己已经选好,就是发改委的李西平同志,这位同志有很多年的纪委工作经验,很适合这项工作,希望这件事能得到领导的同意。”
王德奎听了这话后,知道暂时不能控制王耀中,那就同意吧,面无表情的说:
“拆迁这件事既然是洪书记交代的,县纪委就要认真查处,至于说李西平的职务调整问题,既让是纪委提出来,各位领导有什么看法?”
张贵作为县长,按照规矩是他先说话,他说:
“既然是工作需要调整一个干部,个人认为可以考虑,这样对纪委的工作开展很有好处。”
下面就轮到林楠木,林楠木肯定是积极的表示同意。
下面的几个常委都是王德奎的人,都在看着王德奎讲话。
王德奎也知道别的人的想法,于是说:
“既然别的领导没有意见,组织部就直接走程序吧,尽快把人员调整到位。”
常委会上,林楠木一直是看了看王德奎,又看了看王耀中,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最近几天,他总是感觉王德奎对王耀中的态度相当的冷漠,这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以前的王德奎虽说对自己和王耀中心有芥蒂,但是表面功夫总是做的,这几天王德奎对王耀中的态度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会议结束后,林楠木把王耀中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问王耀中:
“最近是不是得罪了王德奎?今天发现王德奎似乎对你意见很大啊?”
王耀中笑了笑说:
“看来你观察很仔细啊,确实是这样,不过这件事说来话长,自己确实无法解释。”
“究竟什么事,怎能无法解释?”
王耀中说:
“都是自家兄弟,也不好隐瞒。”
林楠木认真的听着王耀中把图片泄露前后的事情讲述了一遍后,考虑了很久,直接问王耀中:
“王书记,你能肯定,图片的事情一定与张贵有关系?”
王耀中非常确定的口吻说:
“除了他,没有别人,因为网上的几张照片都是自己提供给张贵,这几天自己特地认真的看了看,比较了一下。”
林楠木说:
“这件事如果是这样,那你不是帮张贵背了黑锅,你不怕王德奎把这事记在你身上了,以后有机会肯定不会放过你。”
王耀中一脸豪情的说:
“嗨,林书记,张贵既然是你的兄弟,也就是我的兄弟,这兄弟之间谁背黑锅还不都是一样的,再说,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做点实事,不存在谁背黑锅的问题。”
林楠木心里想说,你把张贵当兄弟,只怕张贵的心里未必把你也当兄弟。
否则,王德奎这几天对你这个态度,张贵竟然就像个没事人一样,连私底下的问候都没有,除了怕惹火上身,恐怕没有什么更合适的解释。
只不过这话,林楠木想了想,没说出。
王德奎的办公室里,王志军正把一大把的账单捧出来向王德奎汇报这次北京之行的花费巨细。
王志军说:
“自己这次去北京几家相关部门的时候,红包,礼物,以及吃请的费用总共花了三百万,这才把国内很多网站关于普水拆迁这个方面的报道屏蔽掉,现在在上网基本就看不到这个方面的报道了。”
王德奎早就听人汇报过这件事,国内的网站确实很少有这个方面的信息了,但是听到300多万的这个数字,还是一惊,他看了看王志军捧在自己眼前的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发票,有些意外的说:
“这件事情花了这么多,这些北京人可真是够狠的。”
王志军赶紧说:
“谁说不是呢,我这花的还不算是最多的,据说有人为了摆平此类事件还有花的更多的呢,有的人花费上千万都没有达到预先的效果,现在的官场就是一个填不满的筐,什么都能填,什么都能要,花去300多万,真有发票的东西不到100万,没有办法,求着人,到时候就等着人家宰。”
王德奎说:
“这笔账要走干净可要想点办法才行,当然怎么走,你和财政局的局长商议,告诉她,这是我同意的,不能出意外。”
王志军说:
“这种事情肯定难不倒财政局长鲁萧白,这个女人别的本事没偶遇,玩财务还是有一手的,你看以前的很多事情需要政府出面处理的,都没有什么票据,她处理的还不是很好。”
王德奎说:
“那行,这件事我就不过问了,不管花多少把事情解决就好。过一段时间,甲鱼节就要举行了,甲鱼节的事情,理所当然是宣传部的事情,这次去北京的帐就跟甲鱼节的帐并在一处,让鲁萧白处理吧。”
王志军听了这话,赶紧点头说:
“行,书记你怎么说,就怎么做吧。”
其实这次王志军去北京总共花费也只有150万带点零头,只不过自己既然碰上了赚钱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这世道,谁跟钱有仇呢,除非是个傻子。何况,对金钱有很大的王志军。
当时王德奎决定由宣传部长王志军负责消除网上影响。王志军多年的宣传部长,面对这件事,没有措手不及的感觉。他动员宣传部的力量,到省内的宣传部,把能控制的省内的网站控制了,对于外地网站铺天盖地的贴子,本省是鞭长莫及。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