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木说:
“这次纪委王书记下去调研的时候,挨打的事情,足以证明上次的群众上访事件里面的文章很大,就想利用这次的机会,把公安局,纪委等几个部门召集起来,统一开会部署一下,研究如何处理好这件事的同时,把群众上访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来。【首发】”
王德奎听了林楠木这话,心里一凉,心想,狗日的林楠木,不是故意和我过不去吗,我要是同意你召集各部门一起,把群众上访的深层次原因查出来,那不是跟我自己过不去吗?这普水县谁不知道,河湾乡的党委副书记是我的小舅子,书记于志农也是我的人,也是这次拆迁事件的负责人,你这样做,无非是想抓住此次拆迁负责人的小辫子,我不可能平白无故让你动我的人。
这样一想,王德奎的脸色就由晴转阴,就很不高兴的说:
“林书记,打人和拆迁是两件事,就说拆迁,全国各地只要是涉及拆迁的问题,都会有群众上访,各地官员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你是从市里下来的干部,对基层的情况不是很熟悉,我个人的意见是,拆迁上访这件事不必把它当成什么大事,至于召集各部门一起查就更不必了,不过,林书记要是坚决要这样办的话,我也不会反对,毕竟这件事研究的时候已经交给你全权负责了。”
林楠木是个聪明人,知道要想达到目的,就必要讲究技巧,王德奎这几句话一说,他就明白了王德奎话里的意思。
林楠木看着王德奎不感兴趣,于是就说:
“王书记,如果你认为没有必要,我作为县委副书记在这里表个态,坚决服从你一把手书记的领导,你说这件事没有必要,我没有意见,此事就此为止。”
王德奎听不懂林楠木的意思,就说:
“拆迁的事可以不问,但是打人的事要查的,今天能对纪委书记动手,过几天就对我们动手了。”
林楠木说:
“既然要查,我在这里汇报一件事,那就是市纪委的洪书记已经知道这件事,刚才打电话询问这件事,要求严肃查处打人的人和相关责任人,如果不查处,那么市纪委会下来人查处这件事,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王德奎想不到林楠木利用市纪委书记对他施压,很想发火,可想到市纪委下来,有可能查出很多事,影响到自己,于是说:
“这件事确实很严重,这样吧,你先找公安局、县纪委等部门开个会议,对派出所等相关人员严肃处理,其他的事,等等再说吧。”
既然王德奎已经同意了自己的建议,林楠木知道很多事必须一步一步的实施,就开始布置会议的事情,王德奎明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伤到自己人,却只能无奈的接受林楠木的建议。
这也是当一把手的无奈之处,之所以有一把手的存在,是因为底下手二把手,三把手等人垫底,如果二三把手都不听一把手的话,那么这个一把手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有的时候,一把手也有必须退一步的时候。
林楠木在王德奎办公室的时候,王耀中正在召开纪委副书记和科长一级的干部会议,商讨从哪里着手调查河湾乡老百姓上访这件事,查出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王耀中说:
“河湾乡这次的拆迁问题,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现在谁的心里都没底,但是从我上次去暗访的情形来看,问题应该比较严重,既然乡政府这样苦心安排,害怕有生人进场,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不做亏心事,有什么怕给人看的呢。”
底下的人都知道,这位王书记昨天刚在河湾乡受了气,必定要做出一些反击行动来,这个时候,不顺着书记的意思拍马点头,简直就是太没有眼力劲了。
于是纷纷点头说,王书记说的很对,这河湾乡的拆迁上访事件,老百姓也闹过很多次了,是时候该有个说法了,再说市纪委要求有个说法,那我们就应该执行。
王耀中见大家的态度都很积极,就直言说:
“县委王书记把这次调查河湾乡上访事件的任务交给了我和林楠木付书记完成,林书记最近忙,让我们纪委这边先把工作开展起来,既然这样,纪委这边就要尽快拿出一份工作方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
王耀中的会议开了半小时左右才结束,经过王耀中的动员会,大家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都表示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把河湾乡群众上访的事件解决好。
整个会议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人,一直保持沉默,一言不发,等到会议一结束,赶紧哧溜像做贼一样,偷偷的溜到了王德奎的办公室。
王德奎见纪委副书记何家安这个时候来找自己,就明白纪委那边一定是有什么动静了,于是问:
“何家安,有什么情况要汇报的?”
何家安说:
“老大,刚才纪委王书记开了个会,准备对河湾乡的事情动手揭盖子了,我这心里担心,王耀中刚刚在河湾乡受了气,要是动手的力度太猛,只怕不该被他知道的事情,也被他查不来,那我们可就被动了。”
何家安为什么称呼王德奎为“老大”呢,这话说起来,还有段缘由。
这位现任的纪委副书记何家安,原本是王德奎的秘书。
何家安做王德奎秘书的时候,跟王德奎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主仆”关系来形容,只要是王德奎的话,不管正确与否,他都是坚决执行,只要是王德奎做出的决定,不管是不是违法,他都会全力以赴去做,这样一个没有原则,没有是非,以领导的意志为准的秘书,当然是深讨王德奎书记的欢心,在两年的时间里,经过王德奎的亲自运作,小秘书何家安,已经坐上了县纪委副书记的位置。
在普水的地盘上,经王德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不少,但是能有资格把他称为老大的只有几个,这其中包括前文提到的公安局长刘猛将和其他一些将在后面提到的几位部门一把手。
这些人经常在周末的时候,聚在一起大吃大喝,酒要当地最好的,陪酒的要是当地最漂亮的姑娘,喝酒,唱歌,嫖女人无所不为后,有时候还会找个合适的地方大赌特堵,反正有公安局长陪着,绝对没人敢来抓赌。
普水的老百姓在背后称这几人是“普水十虎”,这几人却以兄弟相称,因此,官场里的人大多称呼几人为“普水十兄弟”。
作为十兄弟中的老大,县委书记王德奎当然有成为老大的必要条件,官职最高是一个条件,但是“仗义疏财”,却也是王德奎稳坐老大位置的最重要因素。
这拜山头,找老大,说到底,大家的心里都是清楚的,无非是为了权钱二字,尤其是对于钱,没钱那什么去经营感情,获得老大提拔,没钱拿什么讨好老大,让老大一直都对你有好感。
仗义仗到头,最终的形式肯定是一个钱字。既然兄弟们对老大大方,做老大的当然也不能薄了兄弟们的这份情,毕竟老大和兄弟们都是工薪阶层,想要让大家的钱都够用,就只能靠山吃山了,偶尔的兄弟们利用手中的职权,在自己眼皮底下做些违纪违法的事情,老大王德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大家赚到的钱,也有自己的一份,而且必定是最多的一份。
有人说,这位王书记难道不懂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吗?就这样任由底下兄弟无视政策和法律捞钱。
其实,恰恰相反,王德奎比一般党员干部更懂一些政策和法律,而且经常主动学习一些新的政策条款,但是他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遵守,相反,是为了避开党的政策和绕开国家法律,搞自己的“那一套”。
底下人在做事的时候,想提拔谁就提拔谁,想奖励谁就奖励谁,想让谁下岗就让谁下岗,在群众的眼中,这样的做法是对群众利益和权力的践踏,但是在他们这帮兄弟看来,在普水的地旁上,一把手书记王德奎就是当地的土皇帝,所有的财物都相当于是他的“家产”,只要王德奎没意见,底下人可以随意支配,任意挥霍。
这次的河湾乡上访事件,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有人在其中捞到了不少好处,所以深怕把这事闹大,要是真的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脱离了王德奎书记控制的范围,就有大麻烦了。
这一点,何家安的心里有数,王德奎的心里更清楚,他想了一会儿对何家安说,这样吧,这件事我知道了,合适的机会我会亲自找王耀中书记谈一下,尽量把这事给压下去,当然也要给王耀中面子,这样才能双赢。
何家安听了这话,心里才稍微放松点,说这件事书记要尽快,否则,王耀中真的开始查就麻烦大了。
王德奎说,我知道了,你回去吧,不要让人看出什么。
何家安听了,就从王德奎的办公室里退了出去。
王耀中开完会后,回自己办公室喝杯茶的功夫,有秘书进来说,王书记,楼上王德奎书记的秘书下来通知请纪委王书记到他办公室去一下,王书记正在那里等着呢。
王耀中喝了两口水,想到这个家伙这个时候找自己有什么事,想了想,放下杯子,带着办公室的一个秘书,出门上了楼,来到王德奎的办公室。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书籍
《百度书名+比奇》即可快速直达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