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我们的1649 第五百二十五章大哥就是大哥

本章节来自于 我们的1649 http://www.lishu123.com/97/97582/
    针对郑家集团种种军售的要求,汉唐集团只好给他们定下了一个调子,就是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你们想要的武器,但是,因为我们本身也需要,以后有要求,至少要在我们装备完自己才行。



    “汉唐集团从来都是遵守已经签订的合约,不会去改变,除非遇到了人力暂时不可抗拒的力量。



    诚信,是汉唐集团的黄金概念中的第一个,我们不会把它只当成一种手段。



    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把流氓翻脸无情的文化尽量扫清……



    那个不好玩,我们不想在以后玩死自己。



    那份合约中说得很清楚,军备方面,我们在装备了自己以后,可以解决郑家军的装备。



    比如,你们想要锅驼机汽车,看中它运兵轻快,运辎重轻快吧,可是我们连自己人都坐不上自己的车,只能挤公交车,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产能实在是达不到,连我们的技术员们都亲自动手了,而且其他行业的技术员在休息天时去义务帮忙,这样我们一天才能产出两辆!这就是缺少技术工人造成的------不过,随着以后明人技工的陆续成手,以后怕是能快一些,所以大家现在只能等,特别是大马力的。”



    伍大鹏董事长说完这一大翻话后,仰身靠在了沙发上,他轻轻吸了一口手上的大红鹰雪茄。



    说出来大家不信,这是他第一次吸上自己出产的雪茄,当然,大家对这个东西本身也不太感兴趣,他们认为这个是中年人吸的,而我们是年轻人,另外这个价钱也是个问题,感觉不值。



    但是,如果偶尔尝尝的话也是可以的。



    他手上这个还是在和定远侯郑联两人谈话时,从他的烟盒子里拿的,谁让他拿出来炫耀呢。



    定远侯郑联来这个办公室里好多次了,大家也很熟悉,所以就事论事,一点也不生分。



    定远侯郑联依然戴着他从不轻易拿下来的大墨镜,穿着黑色的套头衫,脖子上挂着金灿灿的链子,腰间的皮带头有巴掌大了,金闪闪的,黑帆布裤子,鲸鱼皮的丛林战斗靴,打了两个大铁掌,走起路来,在水泥地上咔咔作响。



    他的黄色的帆布风衣在他的身后不停地摆动。



    关键是他手下还跟了六条大汉,都是从十万军中挑出来的,身高和体重都和他差不多,装扮上也差不多。



    他们的肩上都挎了一个大的马桶式帆布挎包,那包放到地上时,都能听到里面有重金属之间的撞击声。



    一开始,这七个人从隆隆作响的,只能是定远侯专用的东方之珠号下来后,刚刚出现在码头上,就吓了新来的巡警一跳,他们还是直接向着热兰遮城走去了!



    不像善类啊,他刚要上前查他的身份证,他的搭档笑了,说:“那是见义勇为定远侯……”



    “就是那个扫货侯?”



    “对啊,下班别忘了去买两盒烟,别被他一下子扫走了,他这人喜欢在这里逛街,要是被他看中了,我们就买不到了。”



    “你抽的那个白沙牌子价低,新出的哪个都比它贵,他怕是看不上!”



    “要不说你是新来的嘛,定远侯出手,神鬼莫测,土豪的境界,你永远无法理解……”



    定远侯郑联见了伍大鹏董事长后,把军备的配额的问题又提出来了,这都第二次了,所以引发了伍大鹏董事长刚才的一大翻话。



    郑家怕的是什么?



    核心问题就是担心我们汉唐集团的契约精神,真可笑了,汉唐集团的这幢大厦,就是建立在契约精神上,没了它我们还能存在嘛!



    但是,严重的问题是,这个如何能让永胜伯郑彩明白?



    呵呵,我们总不能安排谁去当人质吧?



    你们只能选择相信!



    定远侯郑联放下手里的酒杯,张开双手说:“我这一次来,主要是安慰我家大哥的心。我当然是完全信任汉唐集团了,郭子仁站长说的好,你们都是签了一纸之物便放弃了南极洲大城,来到这里的,当然定会守信!但是大哥,就是大哥啊……”



    定远侯郑联颇为无奈地耸耸肩。



    伍大鹏董事长想,在那面的世界,穿成你这样的,都进不了我公司。



    他诚心诚意地说:“有时候,郭子仁站长的装扮并不算合适你……”



    定远侯郑联晃晃大脑袋,他的大马尾辫也在跟着直晃,说:“好得很,好得很,舒适着呢!”



    好吧,这是你自己要的。



    为了增加这次谈话的力度,永胜伯郑彩这才把定远侯郑联也派出到热兰遮城的,要直接和伍大鹏董事长面谈。



    永胜伯郑彩感觉三弟郑斌给自己的回话,有越来越软的倾向,而且有偏向于汉唐集团之嫌,倒不是担心他背叛郑家,没有郑家他还能有个啥了?



    只是怕他受了汉唐集团的影响------



    永胜伯郑彩也有自己的烦恼。



    他感觉到这个厦门越来越不是他熟悉的厦门了。随着自己的海关大楼建起来,岛上的二层楼,三层楼越来越多。



    他当初建厦门海关大楼不是要学汉唐集团的,而是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们,结果,他成功了。



    若是加上汉唐集团给装的避雷针,他的大楼更加比热兰遮城海关高了,比他们更有气势!



    他的大楼外全是德化大工匠专门烧制的纯白瓷砖!



    但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商人们为何也要跟着学?



    好吧,永胜伯郑彩承认,这个汉唐集团的小楼确实采光和通风效果好,还省了地方,厦门毕竟只是一个岛屿,如若不是这个原因,他极可能一声令下,让他们都给我拆了,不准建!但是不能啊……



    这样,厦门岛上的小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永胜伯郑彩也有自己的办公室,位于厦门海关的最高处。



    那里当然要比伍大鹏董事长那个年轻人的要高,要大,要气派!



    每当他站在自己的大玻璃窗旁边看着下面的厦门,他感觉自己是一只栖息在悬崖上的老海鹰,下面的一切都应该是在自己的掌控中!



    但是,厦门却越来越让他不认识了。



    厦门的男人们学着汉唐集团的打扮,这很正常。确实省了不少布料,确实凉快了好多,确实方便了好多。



    厦门的女人们也学着汉唐集团的打扮,她们认为很漂亮,闺蜜们都在议论着这些,好像是穿着上是舒服了一些,而且那些化妆之物更好用了一些。



    厦门学着汉唐集团的生活,像他们那样的加工吃食,像他们那样的做生意,甚至像他们那样的有巡警,像他们那样的走路和讲求个干净。



    永胜伯郑彩对这些只能默认。



    原先他不知道为何而讨厌这些变化,但是,现在他又不知道为何而接受这些变化。



    原先他烦感二弟的打扮,不允许他学着汉唐集团人的样子。



    但是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这样装扮的人。



    没有皮鞋,没有皮腰带,没有打火机,没有墨镜,没有抽过香烟,没有喝过汽水,没有喝过啤酒,没有一条帆布裤子,没有一件帆布上衣,甚至你连一盒火柴都没有……那么你定是闽西来的,要么就是从江西和浙江跑过来的!



    永胜伯郑彩的幕僚们全都在他的隔壁办公室。



    他们都是大才,诸子百家,诗词歌赋,人人不敢说都是精通,但是,都是有一定的成就,几乎人人都著有诗集,幸好当时没有被汉唐集团的人请走。



    有一次,永胜伯郑彩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说:“诸子大才,厦门民风如今这般模样了,该当如何?”



    有人提议首先就上街去围剿奇装异服,见了就用剪刀破之!



    大家认为不可,过于偏颇了。他们自己家里也有子弟,若是如此行之,损失太大,要知道他们汉唐集团的物件很贵的。



    永胜伯郑彩没有说话,只是小腹一紧,因为他里面穿了三弟给他带的内裤,穿上还是挺舒服的。



    有人提议关闭了这海关,不让那些奇装异服进来!他们有的衣服连左右之衽都分不出,竟然是套头就穿,真是岂有此理!



    这个人在漳州颇有名气,举子出身,遇乱世而不仕,整日修身养性。是永胜伯花费了大价钱才请出山。



    永胜伯郑彩想,若是关了,我郑家上哪里去得到粮食?上哪里去得到军备?汉唐集团能答应吗?



    大家也是齐声反对,声称海关是福建所有商民之利处,千万不可妄动。



    因为这是基本事实,那人只得嘿然不语。



    最后,一个长者拱手道:“无他法,但请永胜伯带头摒弃汉唐集团之物,否则,那便是愚民之策了!若为厦门长久之计,智者不为此策也。”



    众人把眼睛都看向了永胜伯郑彩,有的人脸上的近视眼镜还一闪一闪地反着光。



    永胜伯郑彩心中骂了一声,妈蛋的,他们都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此事不了了之。



    永胜伯郑彩离不开汉唐集团的物件!但凡能做到,他早就去做了,还用说!



    大的就不说了,还能把这大楼拆了?把他的马车丢海里?把那大家都用惯的的电话拆了?把枪、炮、手榴、弹都丢了,让鞑虏打过来??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老花镜,他都放不下了!



    永胜伯郑彩不知道汉唐集团的这些影响会改变什么,但是他就是怕。



    连他在办公室墙上的大幅黑白单人照片里的面相,都似乎露出了担心的表情。



    但是办法总是有的,大家终于出了一个办法,汉唐集团那里有一种印刷之术,字迹可大可小,还非常清楚,莫不如让他们印一些圣人之言,或是百孝之事,遍贴于那公共之处,也好让商民不忘祖宗之根本……



    这是一个好办法!



    汉唐集团卖报纸,郑家集团贴布告,这已经成了两岸的文化现象了。



    《汉唐时报》已经卖到了厦门等大城市,只不过比在台湾发行晚了一二天。



    四张大纸才五毛钱,两面全是字啊,真便宜。



    但是在福建也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五毛钱,半斤米没了,再说识字的人又有多少?



    永胜伯郑彩从那上面能看到汉唐集团所做的一切,当然,他几次安排专门人员验证后,就差不多信了它。



    《汉唐时报》凌晨售卖,那么晚上,永胜伯郑彩就能戴着老花镜看着最新的一期。



    往往是从第一个头条,看到这两张报纸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



    感谢老朋友yezhongye、胖马123、古剑山、静哥、西陵王、polo_yellow的支持,欢迎新朋友书友8297464的到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小样有型作品集的小说我们的1649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我们的1649最新章节我们的1649全文阅读我们的16495200我们的1649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小样有型作品集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