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92.第92章 太子和天子

本章节来自于 乱世太子妃(完结出版) http://www.lishu123.com/97/97331/
    补充材料2:

    萧卷的原型:昭明太子和晋明帝司马绍

    昭明太子萧统,字德施,南朝兰陵(今常州)人,是梁武帝的长子,2岁时被立为太子。他自幼聪慧好学,仁厚善行,****山水,少年时就读遍经书。20岁时他来到镇江南山招隐寺,建了一座增华阁和一处读书台,从皇宫里运来了3万卷藏书,潜心研读。他还招纳天下英才名士到增华阁,其中包括已入佛门为僧的《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和《诗品》的作者钟嵘。萧统选编的《文选》,广为流传,到唐代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当时,南方的士族上层已经完全堕落,萧统的叔伯兄弟,个个都是享乐的能手,萧统对此却十分厌恶,衣着随便,吃得也很简单。当时,曾有个叫做侯轨的人怂恿他享乐,他引用左思的诗回答:“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他也不好声色,他的皇帝父亲赏赐他不少美女,他都一概拒绝,并不与之亲近。

    与其饱食终日,不如悠游文林,萧统当然不止有文学才华,而且有很强的处理政事的能力。他的父亲梁武帝,就是历史上十分尚佛的那位,曾三次舍身寺院为奴,每次都要大臣花费亿万钱财将他赎回。

    所以,萧统十四岁加冠之后就被派去坐金銮殿问政,英俊少年,长于政事,史书说他:“明于庶事,纤毫必晓”,臣莫敢诈。后来,武帝兴兵打仗,南京饥馑。太子以身作则,穿素衣,减膳食。还自己掏腰包救济穷人……

    萧统在读书台时,曾爱上一个民间的女子,当然,由于门第的差异,终未如愿,女子抑郁而死。萧统亲手为她种下一棵红豆树。可惜,这样好的一个人,31岁那年落水受寒,从此卧床不起,很快病故。

    晋明帝司马绍也是一个强人。他的父亲元帝司马睿全靠王导王敦兄弟策划,才渡江登上宝座,所以不得不和王家共天下,先是放任王敦兵权坐大,后又亲信刁协、刘隗等小人,实在是平庸之辈。

    可是,明帝仁兄就不同了,他少年时就广揽贤才,当时的名人郭璞(注释《山海经》那个)等都曾被他招揽。除了才华,还有胆量,朱敦兵变时,曾单骑去军营查探军情,而且做事隐秘,用人不疑,启用希鉴(王羲之的妻子就是希家的女儿)、王导、温峤、甘卓等人,很快将王敦兵变灭掉。

    这位仁兄也是操劳过度,年方27,在位不过三年,盛年之下就不幸驾崩。

    历来,有才华的帝王很多,比如《玉树后庭花》的陈叔宝、善文自夸考试都考得上皇帝的隋炀帝、大词人李煜父子、画家宋徽宗等,这些人失在将专长凌驾于国事之上,以艺术家的轻佻和浪漫来治理国家,结果,当然就是亡国之君。

    历代,自然也有痴情的君王,比如妲己的商纣王、褒姒的周幽王、杨贵妃的唐明皇……这些帝王也往往流于残暴和淫暴,终致亡国灭家。

    但是,同样具有才华和痴情的昭明太子萧统却和这些暴君有本质的不同,在宫廷那种尔虞我诈、在阴谋伪善、攘权夺位的世风中,萧统作为一个皇太子,能鹤立鸡群,超然其中,至少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罕见的明亮、精华的一面,也将自己和一众刻薄寡恩的帝王区别开来。

    才华之外,不乏治国之才,无奈,好人偏偏不命长,祸害才能活千年,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月斜影清的小说乱世太子妃(完结出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乱世太子妃(完结出版)最新章节乱世太子妃(完结出版)全文阅读乱世太子妃(完结出版)5200乱世太子妃(完结出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月斜影清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