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十五章 雏形

本章节来自于 为王 http://www.lishu123.com/96/96281/
    李元贞看着抬头的第一条行字:大齐皇家书店的成立规划与发展战略计划书。嗯,字写的还行,起码能认得出来,毛笔字要能写的让人认出来,美观,就要写得慢,这是李元贞得出的结论,李元贞看着手中的毛笔,愤恨的诅咒着老天为什么让自己穿越的时候不带个太阳能笔记本电脑过来呢,这样无聊的时候可以玩玩游戏,看看日本爱,不是,看看电脑里存着的那些经典大片,,还有在写这该死的计划书的时候,那分分钟几十上百字,哪会像现在这样狗刨似的半天才写出十几个字。长叹了一口气,高声叫道:“碧珠!”等碧珠跑进来,看了看扑闪着两个会说话的大眼睛的小萝莉,李元贞摇了摇头,让一个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女孩子做那件事好像不好,只得摇摇头,说道:“把小林子或者小刘子的叫进来一个,就没你什么事了。”碧珠很失望的哦了一声,转身很落寞的走了出去。还没眨几下眼睛,小林子就进来了,很恭敬的问道:“殿下有何吩咐?”李元贞给小林子比划了半天自己需要的东西,小林子点点头示意都记清楚听明白了,然后怪异的看了李元贞一眼,就出去了。什么人吗,哥要那个东西能干什么,又吃不了!

    闭着眼睛构思着这份开天辟地,将会震动五湖四海,八荒六合的伟大计划书,是不是应该吧报社和剧院也弄上去呢?这个主意不错,对大齐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会有显着提高,并且能增加个人以及国家收入,促进商业流通,从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东西,怎能不出现在大齐的首都长安呢?就在李元贞沉浸在无尽的幻想中的时候,小林子回来了。李元贞几个箭步就冲出了内殿,看着委屈的小林子,笑道:“好了,把东西放桌子上去洗洗,顺便去芳若嬷嬷那里讨几个赏钱,就说我说的。”小林子这才眉开眼笑的放下一堆东西跑了出去。李元贞看着桌子上的木炭,嘿嘿笑了起来,钢笔圆珠笔做不出来,那木炭笔总能做出来吧!

    戴上手套,拿着小刀,先把木炭慢慢削成圆柱体,接着把竹子弄成小节,从中间劈开,比划了一下大小,又削了削木炭,在竹子被劈开的地方按照比例弄了几个小槽,把削好的木炭放在两片竹子中间,在一头把木炭稍微漏出来一点,又把几根细绳绑在弄好的小槽处,随手比划了几下,这下还不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在一帮宫女太监莫名的眼神下,李元贞又飞快的做出来一个,然后看了看身下的材料,看着小刘子等小太监,问道:“刚才我怎么做的看到了吗?”小刘子小陆子小钱子赶紧点头,“那就照样再做十个八个的,做好了就告诉我。”说完喜滋滋的扔下手套就钻进了内殿。

    在木炭笔这一神器的帮助下,晚餐之前,李元贞终于把书店怎样建,建在哪里,人员构成,等级制度,销售制度,服务制度,开支预算,市场调查等初期计划写完了,听到小宫女的话,这才反应过来,摸了摸有点瘪的肚皮,李元贞踏着欢快的步伐去用晚餐了,和惠贵妃还有李元琪李元璐两个小屁孩吃过晚餐,在两小孩的纠缠下,李元贞又陪着他们玩了一会,才摆脱魔爪回到自己的寝殿。点上明亮的蜡烛,发现在如此昏暗的灯光下写字,实在是对眼睛不好,应该做点什么娱乐活动呢?想了半天,李元贞眼睛一亮,和小宫女小太监忙活了一阵子,终于做成了这个世界上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第一副扑克牌,简称纸牌。

    古代人的理解能力都挺不错的,在李元贞的讲解下,熟悉了两把之后,宫女太监们也放开了矜持,加入了大呼小叫的行列,没过多久就把惠贵妃还有李元琪李元璐包括一票宫女太监给引了过来,不得不让宫女太监一起上阵又做了几副,惠贵妃很快就接受了这新奇好玩的纸牌,连兰惜这个看起来沉稳无比的人都开始大呼小叫了,李元贞暗暗抹了一把冷汗,这只是纸牌,要是麻将的话,那不得疯了?还是再过个一段时间再推出麻将吧!古代人的业余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了。

    斗地主,双扣,跑得快,干瞪眼等等纸牌玩法李元贞掏了个一干二净,最后还是在张贤不断的提醒下,惠贵妃李元琪李元璐一票宫女太监才恋恋不舍得收起了纸牌,因为宵禁到了。李元贞很是怀疑这些人会不会大半夜的点个蜡烛偷偷的再玩起来。

    一觉睡醒,继续着自己雷打不动的锻炼,和惠贵妃一起吃过早膳,再经受礼仪课程的折磨,李元贞继续回到自己的寝殿写着计划书,对书店的经营计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当然也只是计划而已,具体实施还要看到时候的经营状况,毕竟计划不如变化。其中着重提到了免费看书这一问题。在李元贞的计划里,在书店里还要设置一个专门的读书室,这是为了那些实在掏不起钱卖书或者是寻常的读者准备的,不过为了防止浑水摸鱼者,每天免费读书的时间只有一个时辰,今天免费读完,若想继续读就要掏钱,今天不读了,那么你就只有再过一天再来。在确定免费读书的人选是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等等。接下来就是怎么向楚国扩张,往楚国应该放怎样的人,这些人在去楚国之前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培训,和齐国的总部怎么联系,在楚国应该如何宣扬齐国的好,怎么勾引楚国的文人士子还不引起楚国的反弹等等。

    写到这里,李元贞突然想起来在齐国教育界好像缺少了一种手段,是什么呢?想了半天,李元贞一拍桌子,对,考试!可能拍桌子的声音有点大,李福在外面问了一句:“殿下,有什么事吗?”李元贞开口道:“李福,你进来,我问你点事。”李福推开门走了进来,李元贞问道:“我问你,现在朝廷选拔人才都是怎么选的?”李福想了想回答道:“朝廷的人才多半都是那些望族们推荐自家的或是别家的晚辈到衙门里历练,或是下诏让地方推荐当地才华出众品德好的士子们,朝廷量才而用。”李元贞继续问道:“那有没有想什么定期考试之类的,就是不管你是谁都要参加的那种考试?”李福想了想摇头道:“没有。”李元贞点点头,说道:“好了,没什么事了。”李福出去之后,李元贞心里一阵兴奋,哈哈,科举还没出现,想到科举制的出现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打破了世家望族对人才的垄断,嗯嗯,这个应该对皇帝老子很有用。想到了那就停不下来啊,李元贞暂时放下了对剧院还有报社的构想,开始想办法组织语言,写出科举制这个重要的计划。

    科举在中国大概发展了一千三百年左右,科举在封建社会灭亡后,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存活着,就是应试教育。回想古代科举制的发展,宋朝应该是一个巅峰,明清就不用提了,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催生出了八股文这个怪胎,虽然明朝的文人们都很牛*,但是李元贞还是喜欢繁荣的唐宋文化,唐诗的繁荣不也和科举有着一定的关系么。明朝的科举制度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从县试开始到府试和院试,取得资格后才能参加乡试,乡试过后是会试,会试过后是殿试,刚开始肯定不能用这么完善的制度来考,那不知道会刷下去多少人,开始只经过三次考试就差不多了,开始的考试地点都要放在长安,或者弄一个分考场放在洛阳,考上几次之后再循序渐进的完善制度,那样人们就会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不容易引起世家望族的强烈反弹。

    还要考虑到要考的东西,不能你把四书五经倍的滚瓜烂熟,考了个好名次,结果却是个书呆子,那样也不好。既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那么你必须要有才华,这里考试还要细分。读了书的人考的和没读过书却有特长的人考的肯定不一样,对了,学武的人也可以参加呀,那样可以减少危害社会的因素。不同分类的人要考什么这些都要有定制,不过李元贞对这些就大概提一下,具体要考什么到时候自有人*心。

    李元贞奋笔疾书,先解释科举制,再阐释科举的好处,接着把科举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再接着写下了科举的发展完善计划,最后着重的强调了防止舞弊这一怎么也忽略不掉的问题。历史上的舞弊案很多,李元贞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伯虎,因为自信口出狂言结果遭人陷害,本来一代大才,最后只落得了一个‘风流才子’的称号,着实让人唏嘘,不过若是没有这个案子,也就没有了后世那经典的周星星版的《唐伯虎点秋香》。扯得有点远。写完之后,李元贞看着厚厚的一摞纸,这摞纸对朝堂的冲击,对天下的冲击,李元贞已经能隐隐看到了。

    又花了两天的时间,李元贞终于顶着两个黑眼圈外加红眼珠和有点憔悴的脸写完了大齐皇家传媒集团下属的《大齐皇家书店的成立规划与发展战略计划书》、《大齐皇家报社的成立规划与发展战略计划书》、《大齐皇家剧院的成立规划与发展战略计划书》以及《关于大齐选拔人才制度的看法及建议》。看着厚厚的一摞纸,李元贞又用胶大概粘了一下,弄上封皮,等待着呈献给皇帝陛下的那一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大漠泛舟的小说为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为王最新章节为王全文阅读为王5200为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大漠泛舟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