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里,师父很少这样忧伤的说出宿命两个字。这其间的涵义究竟如何,恐怕只有师父自己知道。
师父略带忧伤的踱步走向自己的书案前,沉默了片刻,抚须望着桌上的烛台,道∶“梦萦,你等待了十年之久的命运,终于开始了它的道路,师父希望你可以用师父教给你的,造福一方百姓。”
我隐约感受到了一股离别的伤感,我忍着泪水,道∶“师父…徒儿答应你,一定为黎民百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
师父欣慰的目光又一次的落在我的身上,轻声叹气,看向门外,说∶“是时候了,一个公主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去把门外的他们叫进来吧,我还有话要交代他们。”
我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缓步的走向门前,当我打开大门的那一霎那间,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十三。梦君见我出来,像孩子一样的跑到我的身边,关切的问我说∶“姐姐,怎么样了?师父有没有生你的气?”
我微笑的回她说∶“放心,姐姐没事。对了,他呢?”
我没有见到顾言卿,所以就顺便的问了一下。这时从茅草屋远处的林子里走出了一个模糊的身影,他一边向我的方向走过来,一边得意的笑着说∶“怎么?朕才离开一会儿,你就这么想见到朕?”
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除了顾言卿,想必不会有第二个人会说出来。十三看着他的样子,道∶“你这样人,与其生活在月光下,不如躲在角落,因为看不见你至少我们还知道什么叫做欣赏。”
顾言卿微笑的抬着头,略带忧伤的笑了一下,好似急闪而过的流星,说∶“你说的对。朕的却不适合活在有光的地方,因为这样的日子,朕隐忍了十几年…”
十三沉默的抱着自己手里的长剑,没有回一句话。我不知道十三听不听的出他话语里所指的是什么,但是经过师父的交代,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是一种深的足以刺痛心灵的伤痛,就像我的亡国之痛一般真实。他的那根刺叫呼延烈,我的那根刺我原以为叫公孙及,可后来才知道,其实它也是呼延烈。
命运有时候喜欢做一件事,这件事叫做巧合。
时间的巧合是相遇,经历的巧合叫相似。
我顿了一下,方才想起师父要我转达的话语,我说∶“师父叫我们都进去…”
十三侧目看了顾言卿一眼,道∶“这其中的我们,也包括他吗?”
我不情愿的点了一下头,顾言卿向十三道∶“真不巧,虽然你不想见到朕,不过先生似乎颇有大家风度,哈哈…”
他的话才说完,自己便向着茅草屋里面走进去。梦君摇了摇我的手臂,对我说∶“姐姐,我们也进去吧。”
十三依旧站在原地,直到我的一句话,十三才勉强的跟了过来,我说∶“师哥,你也一起来吧…”
茅草屋内,师父正襟危坐,十三是最后一个进来的,师父用目光看着每一个人,然后对顾言卿道∶“我虽然不能还你一个太平天下,但是我已经把太平天下的钥匙交给了你,我希望你能代我照顾梦萦,今后相互扶持,救天下苍生于苦海,可否?”
顾言卿面无表情的看了我一眼,勉强的点了一下头。从根本上来说,他还是对我不信任。梦君很少插嘴,这一次她却开口说∶“师父,是不是姐姐要走?姐姐是不是要离开村子…”她的话语里面充满着不舍,我听了之后,心里莫名的有些发酸。她好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十三的眼神落在剑上,我知道他是不想去面对我的离开,剑对他来说,就是唯一的心灵伙伴。
师父沉了一会儿,慈祥的目光有如初升的朝阳,稳稳的落在梦君的身上,说∶“你姐姐要去做的事情,是关系到天下的大事,你要相信她。”
梦君点头,十三却说∶“梦君去做什么事情我不管,只不过如果和这个人一起,我就要想一想。”
顾言卿笑着回头,冷冷道∶“哦?那么你想怎么办?”
十三抱着剑,看着顾言卿道∶“当梦萦有危险的时候,我只是觉得你的剑根本保护不了她,所以我会和她一起离开。”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