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52章 愿不愿意啊?

本章节来自于 青绶束花 http://www.lishu123.com/93/93857/
    天将黑的时候范安从外面买了草药回来,下去叫人煮了,回来拿地抹将洗澡时弄湿的地面擦干净。李见碧在他桌子边坐着,看了他一眼问:“大人,要帮忙吗?”

    范安擦了擦汗,说:“不用呢,我自己干吧。”李见碧闻言哦了一声,低头继续假装看书。

    范安收拾完了又下去给他端了一碗药上来,轻放在他旁边,笑呵呵道:“昨日淋了雨,我听你嗓子有些发哑了,怕是要得风寒,你睡前务必喝了。”他说着转身又去给李见碧收掇被子。

    李见碧看着黑澄澄的草药在碗中漾荡着涟漪,眼中不免也有些波动了。

    他一直记得自己是怎么被流放的,当时刑部通过复议递交三司定了他的大罪,他指望范安能拉他一把,没想这人在背后踹了他一脚,这夺位之恨铭心刻骨,流放河阳时,夜里想起来都忍不住要咒范安几遍。

    撒凡培将他卖给攀启山时,他曾觉得自己要完了。攀大公子乖戾的性情整个河阳都有名,三年里打死了自己八个贴身奴才,自己被他买去,不出半年就会变成第九个。他心灰意冷时,不想范安从天而降却救了他。

    他一度以为范安其实是奉了梁业年的命来杀他,但范安没有。于是他觉得一定是他生性*饥渴难耐,要把自己买回去当个男宠用,但一天相处下来,范安似乎没有这种想法。即便李见碧自己想开了,明里暗里地暗示他,也没见这人扑上来要强奸他阿……

    难道真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他看来卑鄙无耻的蠢货其实是个坦荡老实的好人?!

    李见碧突然想起一些事,他想起御花园里初见时,这人蹲下身来替自己解过衣摆;想起赏花晏上这人送自己的束花牡丹;想起他当街拦马,抱着他的大腿倾诉衷肠;他被梁业年陷害时,是范安顶着“*官体”的罪名替他隐瞒了禄台之事;他生病时,是范安冒着大雨天天到府上送药;他被陷害入狱,满身刑伤,也只有范安请了圣令,抱着自己在牢中渡过了一晚;他被流放时,是他跪抱着自己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位高权重时,范安再对他掏心掏肺他也不觉得感动,在他跟前发誓肯为他抛头颅酒热血的人多了去了,赴汤蹈火死而后已,若有异心天打雷轰,这些誓言严词凿凿,他从小到大听得耳朵都生出茧子了却从来没有信过一句,西风过耳,拂过笑笑就算。当然事实证明,这些人也确实在吹西风,他流放失势时,除了几个亲信,真心为他流过眼泪的,十个指头都能数完。他凭什么相信范安不一样?

    但短短半年,时过境迁,浮华一散,曾经的人事都如风烟离他而去,只有范安还追在他身边,待他始终如一。李见碧不是没想过范安许是另有所谋,但他现下能好端端坐在这里,范安给他送饭端药是事实,他已一无所有,还能得他如此相待,他还要怀疑什么?就算他生性多疑,但现下的境地,他如果不去相信范安,他又能去相信谁。

    他说他想帮你,你不相信,难道要他陪你革去官职一同流落?他说他心血犹热,你不相信,难道要他剖开胸膛掏出肺腑呈到面前?他说他愿与你生死相许,难道要他真的为你死去才能点头?

    真到那样的地步,你相信了还有什么用?

    范安收拾好了床榻,转过身来看到李见碧正盯着自己。那眼神深沉,若有所思,真勾勾地好像要把范安看穿了一般。时已近夜,光线昏暗,范安被他盯得心里直打鼓。“李大人,入夜了,早点歇着吧……”范安道,“我把床榻都收拾好了。”

    李见碧放下手中的书道:“范大人……”范安看他似乎是想说些心里话,于是站好了老老实实等着,不想李见碧沉默一会,只道:“无妨,我习惯了晚睡……”又道,“多谢你。”

    范安哦了一声,说那我先睡了啊。他说着走到自己的床榻边坐下,想要宽衣解带上床去,不想刚解了外衣,抬头又见李见碧盯着他,他咽了咽口水,手脚都不利索起来,于是干脆合上衣服抱了被子道:“我去楼下和马夫睡一间吧。”

    他说着就要往外走,李见碧连忙站起来叫住了他。他走过去抱回了范安的被子扔在床上,说我来侍侯你入睡吧。范安被他说得一懵,舌头打结道:“你……你说什么?”

    李见碧替他抖开被子,走过来替他解腰带,范安如雷击般怔在原地,直到李见碧帮他脱得只剩一间里衣,又将他推坐在床上。“这……这样不好吧李大人……”范安扭捏着拢了拢里衣,却不妨李见碧蹲下身来,抬手帮他把鞋子脱了。范安受宠若惊,想说不可,但李见碧已将他把脚放在了床上,他将被子轻盖在范安身上,抚了抚被角道:“你睡吧。”

    近在咫尺的声音温柔得能化出水来。范安心下一阵感动,刚想伸手去抓李见碧的手,不想李见碧却直起身子走回了桌前。“唉?”范安一怔,轻声道,“你……不睡吗”

    “我把书看完了再睡。”李见碧点了烛坐回桌前,道,“我替你守夜,若困了,自然会去睡。”

    范安脸嘭地红了,方才误会了他,还以为这人要给自己侍寝。他揉了揉脸哦了一声,侧身静静躺着不说话了。李见碧坐在他丈远的方桌前,红烛翠衣,雪手黄卷,昏暗的光线朦胧如梦中一般。范安看着他,想像得到以前多少个夜晚,这人在兰台办公审录做到深夜,也是如此孜孜不倦的认真模样。

    范安觉得安心无比,李见碧似是觉察到他心底的笑意,冷不丁抬眼望过来,递给他一个轻笑。这笑如刀般扎进他的胸口,令他心跳如狂,被下的双手都情不自禁地拽成了拳。他闭了闭眼,等缓过了这口气,莫明其妙就冒出了眼泪。好在李见碧没见着,否则又要厌恶他这般矫情了。

    范安侧着身子睡了一觉,醒来时看到李见碧已在另一张榻上睡着了,他完全不记得这人什么时候睡的,想必定然熬到很晚。他穿好了衣服,走过去帮他把被子重新盖好。

    他走出去交待同行的两个马夫,说我出去地察,要晚些回来,你们照顾好朱砚,别让他乱跑。两个马夫点头应了,等范安走后便出客栈去买吃的。这两人在外面吃饱了,随便给李见碧带了两个馒头。

    两人回来时李见碧已起了床,见到两人便问范安在哪。那两人道:“范大人出去地察,叫你不要乱跑。”他说着将手中的馒头递给李见碧,带着教训的口吻道:“你是奴才,怎么比主子起的还晚?若不是大人交待了要照顾你,都不想给你带吃的!”

    李见碧被两人教训地一愣,轻声道:“知道了。”

    范安只叫两个马夫照顾李见碧,却忘记留几个铜钱给李见碧。那两个马夫早上给了两个馒头,午时不知跑到何处去乱逛,直到近黄昏才回来,根本也忘了给李见碧带吃的。

    李见碧十分知道自己罪囚的身份,也不敢随处乱走。只得饿着肚子等范安回来。范安包袱里的几本书都给他看完了,左右找不到东西打发时间,便只能干坐着。

    入夜时分,范安才回来了。李见碧在屋里听到他的脚步声,起身去给他开门,等范安进得门来,忍不住斥问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到哪个府上蹭吃喝去了么?!”

    范安不知他何处来的脾气,轻声道:“我没去哪家府上,我就到几处坊市去看了一下。”

    “你不去各部衙门,在坊市地方走两圈,能察到什么。”李见碧走回桌边坐下,有点难为情道,“我饿了。”范安闻言笑了两声:“你猜怎么着?我回来的路料想你也许会饿,特地给你买了吃的。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两包油纸,将里面的甜面馒头递给了他。

    李见碧伸手接过来,送到嘴边就吃。范安看他吃了一会,心中已怀疑那两个马夫没给李见碧吃午饭,便问:“你中午吃了吗?”

    李见碧不想节外生枝,便道:“吃了,但你明天若还出去,记得留几个铜钱给我。”

    范安应了一声,说知道了,我也不想在这呆了,想早些回长安城去。李见碧吃了半个馒头,心情好了些,便问:“你不是出去地察,有察出什么吗?能写出奏章交差就行了,不用太认真。”

    范这挺吃惊李见碧会说出这样的话。他当年身为兰如之首,做事一丝不苟,处处严苛,哪是会说出“不用太认真”这样话的人?

    “这不行啊,我辛辛苦苦来了,怎能随随便便交差。”范安道,“余干县这地方常年拖欠朝廷赋税,以前来此处地察过的官员,奏报上来,都归咎此处的旱灾水灾,刁民土匪,说官府有心无力,赋饷不济,情有可缘。但今天我四处转了两圈,这余干县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样穷困,衙门的人手也足,提起官府,百姓都颇忌惮,民商如数交赋,并没人传说中‘刁民歁官’的现象。”

    范安道:“余干县每年朝百姓收的赋税肯定够数,但奏报朝廷的数额却每年不足,必定是余干县的大小官员自己贪污了赋税,,这些人仗着天高皇帝远,欺君罔上,好大的胆子。”

    李见碧听他说完,慢慢放下了手中的馒头。“你这一状告上去,余干县近百大小官员都可能落罪。这样的事,你怎能仅凭猜测。你若要这样写,起码得去府衙见过几个官员才是。”

    范安道:“他们若知道我是钦差,还不上赶着一巴结?到时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还怎么写奏折。”

    “生死攸关之事,你身为兰台之首,没有证据怎么能随便乱说?”李见碧道,“你长点心吧。”范安吱唔道:“我怎么不长心了?这天下多的是贪官污吏,我还能冤枉了他们不成。”

    李见碧听他这样说便吃不下去了,他放下馒头问范安,“你可知每年各地赋税的文册是由谁编写奏报的?”

    范安道:“这个我知晓,是户部尚书沈南亭。”

    “那我来告诉你,余干县每年赋税不足,并不是因为此处官府的原因,而是身在京城的各路户部官员。”李见碧道,“事实上余干县每年报告给朝廷的赋税都有多无少,赋税帐本每年由余干县知府派人送交京城,但余干离京城太远,每次送交赋税文册,要花费三个多月时间。而户部对地方每年都有赋税预算,你这个地方今天要交多少税,户部早算好了。你递交的赋税数额若与户部预算有偏差,就会被认为做假帐,要打回重新疏理。那送交的人就得花三个月按原路回去,重算了之后再花三个月重新递交,万一再次出错,又被打回,等第三次来京城,都到了第二年了。”

    “这种做法,你叫地方怎么办。所以地方知府就想出了个方法,干脆每次递交赋税文册,什么都不写,只盖空印,干脆就叫户部去写。”

    李见碧道:“你明白了吗?余干县每年奏报朝廷的赋税数额,根本不是地方写的,而是户部写的,只是盖了地方衙门的章印。他沈南亭每年如数收余干县的赋税,但奏报朝廷时却打了对折。那些钱,全入了户部大小官员的口袋。你说余干知府贪污,实在冤枉了他。”

    范安张大了嘴巴。“你既早知这样的事,之前身在兰台都察院,怎么这揭发了沈南亭。”范安道,“他每年贪这些赋税,岂非富可敌国?!”

    “如何揭发?”李见碧不以为然道,“这样的事若揭发了,兴许可以整垮了沈南亭,但以后整个户部都是你的对头,朝堂树敌岂是这么般容易。而且盖空印这样的事是死罪,全国不只余干县这样做,你追究起来牵扯到的知府数以百计,其中不乏勤勤勉勉的好官,你又让圣上如何做?”

    范安叹了口气。

    “我对这些事真是厌烦透了,哪天存够了奉禄,我就不做这个官了,我回老家旻县买个一亩三分地。”范安说到此处抬起头来,颇有笑意地看着李见碧,“到时你的案子若没法平反,又无处可去,就跟我回去种田,你愿不愿意阿?”

    李见碧笑看着他,道:“不愿意。”范安道:“为什么啊……”

    “没有为什么……”李见碧道,“我生于朝堂,死于朝堂。”

    作者有话要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荷包的小说青绶束花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青绶束花最新章节青绶束花全文阅读青绶束花5200青绶束花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荷包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