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游乐随仙(女配修真) 46遗失界崩(下)

本章节来自于 游乐随仙(女配修真) http://www.lishu123.com/92/92884/
    遗失界可能崩溃,不是几百万年后,而就在未来不久。(千亿婚约,总裁我不嫁

    步随心本来并没有注意到整个遗失界的问题,因为她还从未踏出过三大6之一的沉洄大6,遗失界对现在的她来讲过于宏大。但是《苦劳空诀》的最后一页,那位创作这部书的大能的一句话突然提醒了她:

    三千世界,醒三千,梦三千,醒者存,梦者灭。

    苍云界崩,唯余一人,仓皇得脱。

    至浮云界,浮沉千载,未见故人。

    虽则修道之人,常无故友,千载悠悠,失旧亦复得新。

    然回首处,亦觉苍茫。

    落款中是沉薇。

    沉薇这个名字,若不是步随心把“苍云界”和“浮云界”等名词连起来,她还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那一瞬间,步随心灵光闪现。(白狐校花

    她想起“沉薇”,也模糊地想起她所经历的一切。

    那是另一篇修真的文章,主人公陈薇,沉薇是她结丹后的道号。沉薇元婴后期之前,一直在苍云界生活,但苍云界众均已得知所在的界面濒临崩溃的边缘,所以整个苍云界的修真者一直在惶惶中度日,并采取了各种方式来避免界崩的状况出现。但最终并不成功,而唯有主人公一人,因偶然获得的上古大能的仙器,得以逃离苍云界去到浮云界,在高一级的浮云界中继续修真,终于修成真神。

    具体的情节,步随心已经不记得,她甚至也不确定修真文的名字是不是《步步登仙路》。那是她刚开始大规模搜罗修真文看时出现的文章,也不甚出彩,所以她只是随意地翻阅。若不是这些字眼还算熟悉,她估计不会去在意什么沉薇不沉薇了的。

    但是一想起来,一切似乎就通达起来了。唐灵瑶所在的《迢迢升仙路》,和《步步登仙路》出自于同一个的作者的笔下。

    如果《苦劳空诀》能够出现在《迢迢》,那就说明作者安排的这两个世界,处于同一个她勾勒的背景里。(妖妃有点狂)而既然有潜在的界崩的危险,又正好设置了主人公唐灵瑶,那么界崩的危险概率绝对是呈几何倍数倍增。依稀记得沉薇所经历的种种磨难,步随心绝对相信这个作者的无情指数。

    而她唯一生还的可能,就是保证自己的界崩发生之时处于唐灵瑶的旁边,并且修为不在唐灵瑶之下。

    或许唐灵瑶的身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但那是她唯一的机会。除主角之外,作者几乎不会给谁安排潜藏的逃脱机会。她唯一能保证的,就是她自己的修为和能力。

    不得不说,步随心实在是讨厌在一个有固定上帝倾向的世界。原先她身在局中,只以为自己可以以一个小人物的身份开开心心地活;后来她发觉自己的悲剧属性,为了自立自强而活。但是现在,她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穿越成为一个书中的角色,在书中努力地生活,获得再多,得成元婴化神,终至长生不死又如何?那只是一种虚幻,如果她要追求真正的道,那么摆在她面前的,她想走的只有一条道路——打破这个书之世界,回到真实!

    “准备好了吗跳蚤?我们下去了。”

    步随心捏一个熔土术的诀,身下的泥土开始反转,她的身体逐渐没入土中,开始,土中有各种植物粗粗细细的根,以及钻来钻去昆虫和动物,而渐渐的,这些东西都不见了。(王朝教父)泥土成为岩石,下降变得更加困难。薄薄的一层灵气附着在步随心的身侧,保护她不被各种尖锐的石头伤到。最终步随心停在地下十丈深,进入神识的是绝对的黑暗。

    《苦劳空诀》里每一着,几乎都超越人类的极限。

    而这种土下修炼方式,比一般体修修炼时接受瀑布的冲击也许更加温和,却也更独特。两种方式步随心都体会过,却选择了土下修炼作为闭关的手段,正是考虑到土下修炼的优越性。

    接受瀑布冲击是为了锻炼身体,稳固心智,其最高的修炼境界是处于瀑布而如若无瀑布之境。但水流的速度和压力都不是能控制的,常常必须控制时间以适应瀑布的冲击,不使其超过临界值。对于闭关来说,承受时间自然是越长越好。

    土下修炼,其重点是接受土的重量石的锤炼,整体提升五脏六腑的承受能力;同时在绝对的枯燥和孤寂中磨练心智。(中华第四帝国)在这一层修炼中,潜入土越深,则说明身体的素质越好。这是第一层的修炼,而高一层的修炼亦在土的浅表层进行,是必须控制灵气在身侧自由游走,最终达到土下自由活动的能力,这种修炼进一步提升,则和第一层修炼一样,进入土下越深越好。这种修炼进一步提升了身体素质,也考验了对灵力的控制。

    整套修炼方式枯燥和近乎残酷,随时保持清醒状态而几乎无人可以沟通,完全符合“苦劳空”的特点。

    而就是这种枯燥残酷到近乎自虐的修炼,步随心整整进行了十年,比她原先估计的三年整整延迟了三倍多。当形销骨立像乌黑的骨架一般出现在小清泉峰的草地上时,几乎把一众小清泉峰的新弟子吓死。

    而那些原先见过她的人,谁也没有把当初那个温文和善的女修和眼前这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步随心走进原先的小院的时候,刘斌和大海甚至被吓得拿出法器准备攻击,幸亏李子圆阻止,三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把步随心认出来。

    用热水泡了一个时辰的澡,换了身新衣服,步随心才发现自己算是瘦到了皮包骨头的程度。(情深如许)她筑基以后便能辟谷,但高强度的修炼还是使她消耗了身体的血肉——更不用说还得养一只会吸血的跳蚤养了十年。

    但修炼的成果也极明显,筑基初期的修为算是彻底稳固下来,不仅如此,虽然只剩下一把骨头,可内视之下,已可见她全身的骨头呈现出一种金石之质感来。她记得之前的伙计介绍过修炼《苦劳空诀》的修士能够凭借身体抵挡同阶修士三成的攻击,可现在她隐隐觉得这具身体能够抵挡的攻击要高得多。

    徐清长和红芍都吩咐了底下的弟子送上一些吃食,步随心也不推辞,狼吞虎咽,又养了一个多月,总算大致回复了原来的身材和面相。不过1o年不见太阳,她的皮肤白得不像话,几乎能看见底下的血管。

    然而马不停蹄而来的,就是青晏门针对筑基修士设置的“迷踪仙径”的试炼。

    青晏门的筑基修士,只有通过这项试炼,在能在门内得到筑基修士的待遇,否则虽为筑基,亦视为练气修士。长久下来,不通过“迷踪仙径”试炼的筑基修士,在门内也不被当做筑基修士来尊重了。

    步随心边晒着久违的太阳边读着一份玉简,玉简上记载了关于进入迷踪仙径的一些基本信息。迷踪仙径被青晏门的人当做试炼之地,虽则已被打探清楚一部分情况,但仍有很多地方在迷雾之中,因为这是对单人的考验,所以除了在秘境之中遇见,并不能组队前进。

    已知的路根据难度被确认为筑基或是金丹修士的试炼地,但也可以选择未知的路径进行挑战——适合筑基修士的路线几乎都在同一片区域,选择新路线的筑基修士如果可以开拓一条心新的试炼路线,并绘下相对详细的地图和报告,还可以获得青晏门的奖励。不过尽管如此,大部分筑基修士还是习惯于按照已定的路线通过试炼。

    不过选择开拓新路线的修士也很多,譬如步随心记得文章里唐灵瑶筑基之后经历这场试炼,就选择了一条全新的路线,似乎还获得了进入秘境的一把钥匙,就是那个芥子空间。

    不过步随心并不准备做这件造福后世的好事,毕竟她现在在人面前主要还是一个医修,正是个低调的身份,如果和一些天才修士一样去开拓迷踪仙径的新路径,大概就给人不自量力太过招摇的印象了。在本门派里,对身份上还有些尴尬的她来说,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她领了几年没有领过的月俸,倒也是很大一笔钱,可修仙界的物价也高,拿着这笔钱在清流镇里买了需要的一些基础性的符箓和一个防护为主的法阵,她手头上的灵石就去了一半,这些灵石只够她买个上品的法器,要买法宝却还是差了些。

    步随心想了想,索性从储物袋里摸出了一截灵木,请炼器堂的修士帮忙鉴定。这截灵木是她潜入地下时偶然在一块岩石中发现的,只知道坚固异常,隐隐透出灵气,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犀渠没有灵力,无法突破灵木上灵力的限制,所以探查不出什么,只知道应该是种上古植物根系中残留的一段。

    步随心本想继续去逛逛地摊搜罗一些可能的好货,没想到炼器堂的一个伙计却延请她进内院。清流镇炼器堂里的修士,几乎都是青晏门中的弟子,步随心虽有疑虑,也只多长了颗心眼。

    炼器堂和炼丹堂极像,都是需要用到地火和火炉的地方,所以分隔成了几个小间的炼器室。小院里放着几缸水以备不时之需。

    一个年轻的筑基男修拿着那截灵木出了一间普通的炼器室的门,步随心注意到那扇门上有一个小小的锤子的标记。这应该是青晏门最炙手可热的武器型炼器师云炼真人的炼器室了,据说他今年三百岁,手下打造过不少上品法宝,所铸之剑甚至被玄剑宗的弟子所推崇。

    这个年轻男修冲步随心微笑:“哟,随心……师叔?好久不见。”

    “你是……李子淮?”步随心有些惊讶。

    一边的伙计已经在介绍:“李师兄五年前筑基成功,已被云炼真人收为亲传弟子了。”

    “原来是这样。那恭喜你了。”步随心点点头,打量李子淮。三灵根的资质,五年前筑基,虽有一些修为不够稳固的感觉,但也已属不易。这个李子淮,倒真是不简单。

    原先她也忘了,现在是想起来,常给唐灵瑶打造武器的孤僻成性的云炼真人,手底下倒真是有那么个天资聪颖的弟子。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安休的小说游乐随仙(女配修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游乐随仙(女配修真)最新章节游乐随仙(女配修真)全文阅读游乐随仙(女配修真)5200游乐随仙(女配修真)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安休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