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时光如水!
自被带进仙隐门云烟峰那天算起,十八个年头已然悄无声息地从手指间流淌而过。(
重生-望族嫡女)
十八年的光阴,对于一个毕生求道之人来说,或许谈不上长久。
修真者大都可以活上一两百来岁,道法愈高,寿命愈长,功力高如沐如风者,寿命突破个三四百年也不是难事,而像渡重这般的传奇人物,自然更不用说,在寻常百姓眼中,他们简直就是陆地活神仙。
十八年亦足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襁褓变成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
十八年的时间,对沐曦来说,却也只能够勉为其难地让他的太玄仙道突破忘物界第四层。
太玄仙道乃仙隐门无上心诀,历千载锤炼,去瑕承精,时至今日,已是惊天地泣鬼神,夺天地之造化的玄奥道法。
太玄仙道依修练层级可划分为三个境界,依次为忘物境界,天人境界,无我境界。
忘物境界乃太玄仙道下层境界,其讲究凝神静意,心如止水,修习者斩断自身与外界一切联系,忘却万物,惟余己心,随意念而动,以遨游于天地之间。
天人境界乃太玄仙道中层境界,讲究摒杂敞怀,引天地灵气为己所用,与万物融为一体,以至天人合一之境。
无我境界乃太玄仙道上层境界,即传说中的无上境界,亦称入仙境界,顾名思义,一入此界,飞升入仙,身处混沌太虚之境,无我无物,无形无心,与天地同寿!
忘物境界和天人境界同时又划分为十个不同的层级。(
我叫布里茨))
忘物界第一层,即太玄仙道最底层,越往上,层级越高,道法越深,修练也越加的凶险艰辛。
无我境界之所以没有划分等级,乃是仙隐门千百年来无一人可以一窥全貌,传闻上一任掌门道天真人已步入这一至高境界,但是否真的达至就不得而知了。
仙隐门弟子有近千人之多,可谓人才鼎盛,能人辈出,然已经修练至忘物界第八层的,寥寥无几,而突破忘物界入主天人界的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算上掌门渡重,玉虚峰,云烟峰,清泉峰以及漫雾峰四大峰主和十几位长老在内,也不过二十来人左右。
当今仙隐门弟子当中,更是无一人突破忘物界,饶是门下风头最盛的“仙隐四秀”亦不例外,云烟峰大弟子若缺也只不过修练至忘物界第八层!
大多数弟子皆停留在第五层,天赋稍好者或勤修不辍者一般可以修练到六七层不等,只有那些资质惊人兼性格坚忍的弟子修练到了第八层或更高,绝大多数弟子毕生都未能突破第八层。
自从八年前体内那团怪异气源突如其来地出现后,沐曦在修真路上可谓是举步维艰!
那一年,他十岁,正式拜入仙隐门云烟峰沐如风座下已有五年,五年下来,太玄仙道修练日渐娴熟,已至随心所欲、顺手拈来之境,体内凝结的气流亦在逐渐变粗。(
萌夫养成之装傻王爷)
然而,从那日起,一切都改变了!
※※※※
那一日,当真气像往常一样准时凝现体内的时候,沐曦正要引导其穿行于四肢百骸之间——
没有任何预兆,就在那一刹那,赫然有一团气源遽然从他体内喷薄涌出,仿佛它早就存在,只是一直蛰伏于此,韬光隐晦,始终隐隐不发,此刻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从沉默中苏醒了过来。
突如其来的异变,让人措手不及,更何况沐曦还是个孩子。
他神色慌乱,整颗心战鼓般“怦怦”跳个不停,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体内刚刚凝聚起来的真气也随之涣散开去。
不知为何,随着怪异气源的乍然出现,沐曦心里没由来地泛起一阵阵莫名的躁意,甚至还有淡淡的恨意夹杂其间,就好似这团气源原本就是烦恨凝化而成。
这团气源惊然乍现,却又没有太大的举动,只是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气体,仿佛冲破地面阻碍的泉眼,喷薄过后,便复宁静。
除了有些心烦意乱之外,亦没有发现任何不适,于是沐曦心绪又渐渐平复了下来。
他也没有太在意,只当是一种错觉,遂重新凝气,待气流出现后,便欲引导它穿行体内,然而方才那些安静的气体仿佛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迅速幻化成一缕缕轻气,如惊弓之鸟,在他体内四处游荡。(
极品废柴之全能召唤师)
这一幕,又让他想起了初次修习太玄仙道时的情景,当时体内凝出的气流也是不受所控。
体内虽是暗潮涌动,但沐曦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痛楚,就连体内四处流窜的轻气也只是隐隐可感,有时甚至感觉不到。
沐曦不以为然,继续调行导引,这时,缕缕丝带般的轻气仿佛发现了什么,随即朝着他体内凝聚起的真气撞了过来。
他呼吸骤地一窒,仿佛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掐住了脖子,难受之极,同时,方才泛起心头的躁意也隐有扩大的趋势,体内这团气源仿佛化作了狂野燃烧的烈火,一寸一寸地烘烤着他的心。
沐曦连忙提引,体内气流又复流畅,呼吸也恢复如初,然只要他稍一松懈,凝成的真气又会被冲的走岔。
如此一来,气流时断时续,他只觉得脖子被掐住,松开,然后又被掐住,周而复始,呼吸一窒一畅,体内仿佛被烈火断断续续地焚烧,甚是难受。
然而奇怪的是,只要停止运功,一切又恢复如常,就好似这团气源专门跟他修练作对。
几番下来,沐曦已是满面潮红,微汗细渗,然而他哪肯轻易认输,于是又重新凝神聚气,未久,体内气流再次出现,他深呼一口,猛然提气。(
暴力前锋)
奇异的事情又发生了,那些早就守候在旁的缕缕轻气,竟如磁石一般被体内凝聚而成的真气纷纷吸纳了过来,并逐渐与其融为一体,旋即汇聚成一道更粗的气流。
吸纳过来的轻气竟是怪异如斯,先前还轻若翎羽,行云流水,待合二为一后,居然变得沉重异常,慢得令人窒息!
这一变化让沐曦苦不堪言,他气喘如牛地引导气流游走于各经脉间,此时应该称不上引导,只能以老牛拉车形容,这道气流也称不上游走,只能以蜗牛驮物来比喻。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体内不再如熊火烘烤般炙热了,仿佛随着这些轻气一道,被体内真气溶解无形。
心中涌出的莫名躁热以及淡淡怒火也被冲淡了几许,但依旧如细泉般轻泌不断。
只是沐曦天生坚忍,越是如此,越要拼命坚持,是以,不到半刻钟的功夫,他已是大汗淋漓。
待气流在体内绕行数周天,散于周身之后,沐曦全身几已虚脱,他翻着白眼,筋疲力尽地仰倒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嘴角边却蒸腾起丝丝笑意......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依然如此,行一遍心法,其艰辛程度犹胜搬石挑担,然收效却微乎其微,两个时辰的修习只能行三到五遍,而且还需坚持不懈才能做到。
短短几天下来,沐曦累得人仰马翻,心头泛起的躁意也是蠢蠢欲动,似欲破体而出。(
展搜中文网)
忍无可忍,沐曦遂向大师兄若缺请教其中缘由,若缺沉思了良久,也不明所以,遂向沐如风和水夕萱禀明了情况。
闻言,沐如风和水夕萱心中自然十分担忧,遂立刻唤来沐曦,细细询问其中曲折原委,沐曦便一五一十地说了。
但他体内那团气源平日里偃旗息鼓,只有修习时才会有所动静,但也是轻柔之至,仅隐隐可感,因此,沐如风夫妇一时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旋即夫妇俩又替沐曦号脉诊断,却发现他脉象平稳,除了脸上有倦意和淡淡焦躁之色外,并未发现任何异况,因此还以为是他贪功冒进所致!
是以,夫妇俩也没有放在心上,以为过一段时间自会好转,只是郑重叮嘱他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切不可心浮气躁。
※※※※
冬去春来,循环往复。
又是三年过去了,沐曦太玄仙道进展奇慢,如按他以往的修练进度,此时早已经修练至忘物界第四层,甚至是第五层,然而他却始终徘徊于第三层,没有丝毫突破的迹象。
三年里,沐曦每次修习完太玄仙道后都汗流浃背,气喘嘘嘘,看起来倒是显得干劲十足,气势如虹,但这一切只是“狐假虎威”的表象罢了,因为即使这般努力的付出,收效却极不如人意。
体内不知名的气源虽然依然波澜不惊,但随着他每一次的静坐修习,散发出的缕缕轻气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轻气线条也有明显变粗的趋势。
与此同时,修练太玄仙道时体内所凝聚的真气也在发生变化,隐隐变得强劲起来,虽然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自然而然,两股合二为一的气流变得非同一般。
体内两种气流悄悄地变化,心头涌起的莫名躁意也不例外,每次练功的过程中,发自内心深处的怒火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但只要运功完毕,这股怒火便会潮汐般退去,不留一丝痕迹,弄得沐曦抑郁难当。
三年下来,沐曦太玄仙道的进展情况完全出乎沐如风夫妇的意料之外,他俩为此忧心难安,水夕萱更是急得焦头烂额,于是沐如风便带着他下山遍访名医。
只是沐曦体内那团气源委实太过怪异,修习时作风低调,行事悄然,几乎让人抓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平素里更是静如古渊。
因此,各路名医束手无策。
沐如风又想到了传说中有起死回生之能的神医苏焉,遂马不停蹄地赶往流霞山庄,然而当他赶到那里,赫然发现流霞山庄早已是人去楼空,一派萧条之象!
众番无奈之下,沐如风只得携沐曦黯然返回仙隐门。
三年里,沐如风又多次御剑前往流霞山庄,却尽皆扑空,他多方打听神医苏焉的下落,然苏焉却是神龙入海,杳无音讯。
成与不成,原是命定,强求又有何用?
沐如风夫妇虽心有不甘,也只能随其自然。
所幸的是,沐曦自幼受沐如风的耳熏目染以及沐舞衣的“专制高压”,性情恬淡,见太玄仙道修练受阻,便主攻御剑术和太极七玄步,两者皆属于身形步法方面的术法,都是他的拿手绝活。
尤其是御剑术,沐曦可真是下尽了功夫,加上自身的优势,他御剑术的外家功夫在云烟峰数百号弟子当中一枝独秀,鲜有匹敌者。
影响御剑术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宝物材质的优劣、苦练程度、道法根基的深浅以及自身资质天赋的高低,也即顿悟能力的强弱。
这里的外家功夫当然仅仅是指沐曦在御剑术方面悟性奇高,远胜同辈,如果要论法器宝物和道法根基,沐曦自是弱人一等。
他年纪尚轻,修练太玄仙道时间又短,修为自然不如同门弟子,至于他的法宝,更是不足一提,就是一柄稀松平常的长剑,材质极其普通,除了颜色还算过得去之外,几乎无任何可取之处,比之云烟峰众弟子的一般水准都不如,当然更比不得若缺的宝剑。
若缺的宝剑,名曰驹芒,是云烟峰乃至整个仙隐门都赫赫有名的法宝之一,它本是沐如风早年的成名法器,后来赠予了若缺。
此剑材质甚佳,乃万年玄晶石所铸,单以飞行速度而论,就远胜其他弟子法器一筹,与沐曦那柄“破洞烂铁”想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压缩了其他攻击型术法的修习时间,但沐曦在太玄仙道上所下的功夫却没有丝毫减少,甚至反而增加了。
因为御剑术和太极七玄步欲想达至炉火纯青之境,根基修为至关重要,纵然太玄仙道进境不如意,但也不能就此放弃,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至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准那就另当别论了。
闲暇之余,音律方面也没有旁落,由于音律天赋出众,加之又有沐如风这般可遇而不可求的名家在旁督促指导,沐曦在音律上的造诣日见火候,小小年纪,已有沐如风十之四五的水准。
也许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见其如此艰辛困苦,遂大发慈悲成全他。
在仙隐门二十五年举行一次的四峰切艺到来之前,沐曦终于磕磕碰碰、破天荒地修练至第四层。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