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五十)

本章节来自于 解读博尔赫斯 http://www.lishu123.com/92/92193/
    《贿赂》是一篇写得很隐晦的关于人的事业追求模式的故事。(神王临世)威特罗普和埃依纳尔松同为北方人(尤其埃依纳尔松,来自极为寒冷的冰岛),而且都出身于虔诚的宗教家庭,两人内心深处都具有那种刻板严厉的理想主义,属于那种为虚幻的东西鞠躬尽瘁的典型。(重生之幸福一生)这样性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必然是很困难的。奇怪的是这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遵循的似乎是同他们的理想背道而驰的原则,而且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互欣赏对方身上那种浅薄的虚荣心,两人都以贿赂来激发对方,以此来使自己的虚荣心进一步得到发挥。(武道丹尊)作者笔下的性格矛盾令人费解。

    这个故事里涉及的是人的虚荣心在事业中的作用。(破命斩魂)凡追求者都有或大或小的虚荣心,人的**的表达无论多么曲折,归根结底都是出自虚荣(即表现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虚荣是生命力的形式,追求理想的根本动力。(官场之财色诱人)威特罗普和埃依纳尔松虽然都具有北方人那种深邃、严谨和公正,但他们俩的骨子里都是狂妄的海盗,沸腾的热血和野性使他们做出的选择不同凡响。在正人君子看来,他们的举动简直有些不择手段似的。(仙武同修)也许有人会指责他们违背了崇高的理想,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抛弃原则。但理想到底是什么呢?不就是人的冲动的结晶,人的虚荣所追求的目标吗?所以故事中那种理想与现实分离又统一,原则与手段对抗又相成的情形,就是精神的真实状况。决定精神发展的永远是那种海盗似的动力,是对自身现实的不满足(如威特罗普对洛克的不满足),对虚荣获取的向往,最后,是对抽象理念的不懈追求。威特罗普从性格火热的冰岛人身上认出了自己,他对他的选择是出于虚荣,也是为了共同的事业,二者不但不是不相容,反而浑然天成。反过来埃依纳尔松也是如此,他激怒威特罗普是为了参加学术会议(虚荣)。也是为了一步步实现理想(理想要由学术档案构成)。他们俩都是那种“对事情往往看得过于认真”的人,或者说,他们深邃的内心早就懂得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而且他们都精于处理这种关系的技巧。对于世俗现实,两人都是既沉醉于其内,又可以随时超脱。他们的生活态度不是悲观主义的,也不是盲目乐观的,而是一种冷静的、实际的态度,不乏激情而又脚踏实地。

    亲爱的朋友,我们俩都清楚,这些会议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白白浪费金钱,但(它们)可以丰富我们的学术档案。

    ——埃依纳尔松

    其实,我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将我们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虚荣心。您来看我是为了炫耀您那高明的计谋,而我推荐您则是为了表明我是个正直的人。

    ——威特罗普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残雪的小说解读博尔赫斯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解读博尔赫斯最新章节解读博尔赫斯全文阅读解读博尔赫斯5200解读博尔赫斯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残雪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