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13.2我国的食品安全

本章节来自于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http://www.lishu123.com/92/92191/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灵武九天)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中国当前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仍不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在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导致了我国目前食品不安全状况的存在。近年来,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频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趋势。

    在我国,食品安全所关注的除了由生物污染如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和科技发展所引发的问题,如转基因食品、辐射食品、“疫苗食品”的安全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食品工程新技术所使用的配剂、介质、添加剂及其对食品安全质量的影响外,食品安全还要预防人为的化学污染,如农药、兽药、渔药、化肥、激素的残留和污染,以及食品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假冒伪劣食品,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整治的内容十分艰巨、复杂和困难。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原料方面

    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部分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好的杀虫效果,违反国家规定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等,使农产品有害物质超标现象十分严重。我国目前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933万亩。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48.4%的种植地和养殖场周边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源;35%的农民在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经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64%的蔬菜上市前没有进行产地检验。

    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使化肥、农药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量残留于农产品中。我国居民在日常膳食中的各类农药摄入量,往往数十倍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据统计,仅农药六六六的摄入量标准,中国就是美国的84倍、日本的15倍。据统计,有38%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部分地区蔬菜农药超标比例高达80%。

    滥用植物激素、抗生素,一些农户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其外观品质,防治病虫害,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如“瘦肉精”等,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使其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燃情仕途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限量标准要求。而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同年11月底,香港地区食物安全中心对15个桂花鱼样本进行化验,结果发现11个样本含有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是三苯甲烷类染料,被非法用作治理鱼类或鱼卵的寄生虫、真菌或细菌感染的杀菌剂,孔雀石绿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已被禁用。

    由于国家和有关部门缺乏对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或尚未制定强制性标准,没有将农产品原料中有害物质和畜禽、水产动物饲料中违禁化学物的检验作为重点,或因为检测手段、方法、技术和设备落后而无法进行监管。

    由于大多数农产品(主要是果、蔬、畜、禽等)仍是以未加工或简单初加工的形式在农贸市场、街头巷尾直接销售到居民手中,因为缺少必要的检验程序和监督手段,加之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缺乏认识,使得农产品原料产生较多食品安全问题。

    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

    2006年9月13日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截至9月16日,已有300多人到医院就诊。9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中毒事故原因为瘦肉精中毒,系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导致。“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商品名为氨哮素、克喘素,能激动 2受体,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原本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常用于防治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意外发现,一定剂量的盐酸克伦特罗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明显的促进动物生产,增加瘦肉率,随后这一发现在一些国家被用于养殖业,因此又被称为“瘦肉精”。猪吃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饲料后,能够改变营养的代谢途径,重新分配脂肪与肌肉的比例,抑制脂肪的合成和积累,促使瘦肉相对增加,瘦肉率可提高10%以上。如果瘦肉精含量过高,人食用后可能出现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悸等中毒症状。(毒爱嫡女特工妃)现已严禁使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饲料喂养生猪;生猪屠宰前必须取尿样进行“瘦肉精”检测,凡检出含有“瘦肉精”的生猪禁止屠宰和上市销售。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国内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没有的性状或产物,这种生物称作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增强某种特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价值。迄今为止,全球的科学家们还无法为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在短时间内下一个定论,我国也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给食用者带来损害的直接报道,但要求各类转基因食品在市场销售时必须在商标中明示。从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来看,转基因食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潜在危险:可能损坏人类的免疫系统(标记基因);可能产生过敏综合征;可能对人类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可能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

    2.加工制造方面

    少数食品企业和加工者无视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定,在并不具备生产食品的条件下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由于他们不按正常的生产流程加工,没有严格的工艺条件约束,往往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很差,又不进行必要的检验,监管疏漏使它们有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

    有些食品加工企业管理松懈,生产控制不严格,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对食品安全重要性不重视。未按工艺要求生产,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过程和储运过程中产生微生物**,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部分企业在食品工业中,超标、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添加物,甚至使用非法添加物。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发现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超标准20多倍的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超量使用苯甲酸钠防腐剂等。

    有些食品加工企业和加工者为改善食品外观质量、延长保质期或增加重量,在食品加工中掺杂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非食品物质、违禁药物和激素类物质,使用和添加食品安全法规严禁使用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篮球之黄金时代)如使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使用已霉变(含黄曲霉毒素)的大米加工米制品;使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使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

    雕白块又叫“吊白块”,其化学名称是甲醛次硫酸氢钠,有强还原性,通常在工业上用作漂白剂,尸体防腐也用它。不法生产商居然在食品中、糖制品中加吊白块;这是因为加进雕白块,可使食品起到增白、增韧的作用,改善米粉、腐竹口感等。人食用这类食品后可引起过敏,严重者可以致癌。由于是慢性中毒,吃一次两次可能感觉不到。

    为了提高产量,缩短生产周期,一些不法商贩往豆芽上喷洒化肥尿素、硝酸铵和农药无根剂。大量使用化肥使豆芽内硝酸盐含量大幅度升高,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能转变成致癌的亚硝酸盐。无根剂是一种能使豆芽细胞快速分裂的激素类农药,对人体有致癌、致畸作用。在化肥和农药作用下,豆芽变得特别长、特别白,按正常的办法发豆芽,需要7天,1公斤绿豆只能发出4公斤左右的豆芽;使用化肥激素催生,只需要3到4天就可以,而且1公斤绿豆能发出6公斤豆芽,但生产的豆芽对人体有很大危害作用。

    不法分子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导致“肾结石宝宝”

    2008年9月11日9点多,卫生部在网站正式发文宣布,经调查,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9月12日,由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联合调查组赴河北调查,鉴于已在患儿的尿液和结石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并根据现有调查研究结果和流行病学资料认定,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

    截至9月17日8时,各地向卫生部报告临床诊断患儿6244例(其中死亡3例),其中4917名症状轻微,正在进行院外随访治疗或已经治愈,仍留院观察治疗患儿1327名。(离婚合约:前妻的秘密)所有临床诊断病历中,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占总病例数的2.5%,已有94人病情平稳或已治愈出院。此外,回顾性的调查发现有3例死亡病例。

    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目前封存2176吨,召回产品8218吨,还有700余吨正在召回中。

    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是不法分子在原料乳中掺水,以增加重量牟取非法利益。奶掺水后会造成原料乳中蛋白质含量下降,为掩盖非法行为,虚增牛奶中蛋白质检出量,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添加到原料奶中,钻的是凯氏定氮法测定奶粉蛋白质含量的漏洞。国标gb/《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质的测定》规定,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奶粉中氮元素的含量,利用氮元素与蛋白质换算系数,来计算乳制品中所含蛋白质总量。在分析过程中,所有含氮物质均被统计成蛋白质总量。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而其价钱只有蛋白原料的五分之一,不法分子人为在原料乳中加入三聚氰胺,就可以提高氮的含量,造成原料奶蛋白质含量虚高的假象。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主要用来制作三聚氰胺树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热性、耐电弧性、优良阻燃性。三聚氰胺被认为具有轻微毒性,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临床调查发现,如果摄入的三聚氰胺数量大、时间长,可能会在泌尿系统如膀胱和肾脏形成泥沙样结晶或结石。由于婴幼儿生理结构和饮食结构与成人明显不同,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在109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491批次产品中有22家企业(约占1/5)69批次产品(约占1/7)中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属不合格产品。其中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最高的达2563毫克/千克,其他在0.09—619毫克/千克之间。这22家乳品企业,凡是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免检资格的,一律撤销终止。获得国外卫生注册的,通知有关国家停止卫生注册资格。(杨州书团)69个批次问题产品没有出厂的就地封存,不得出厂。已进入流通领域的,配合有关部门立即下架、封存、召回、销毁等。

    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后,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蒙牛伊利光明等公司生产的液态奶均检出三聚氰胺。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对检出三聚氰胺的该批次产品,生产企业要主动召回,商场要实行产品下架,对没有问题的产品可以正常销售。同时对生产企业进行整改,严格从原料奶等原辅料材料抓起,必须严格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严格执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凡是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销售,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要严查掺入三聚氰胺的原因,严厉惩处责任人。

    截至18日,警方已经依法对2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其中逮捕6人,刑事拘留了包括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在内的22人。冀纯堂被免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并由石家庄市委提请市人大按照法定程序免去冀纯堂市长职务。

    质检总局9月17日发布公告称,鉴于近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部分企业生产的个别批次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经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的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

    2008年9月12—18日《东方早报》

    病源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原料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微生物就很容易滋生和繁殖,如果在食品加工制造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暴发微生物污染。我国发生的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业中的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控制不当引起。

    食品加工企业的出厂产品缺少完备的检验程序。由于我国目前产品检验方面的法规和标准还不够完善,在实际的实施中缺乏监督管理,对一些食品加工缺乏安全保障,或者对生产的产品很难满足食品卫生要求的疏于监管和控制。

    企业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不仅许多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不完全,还有些对人体产生不安全因素的物质尚未列入检测范围。产品质量保障的低水平不仅增加了市场监管的工作量和难度,也从整体上拉大了食品加工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如用化学合成物掺兑酱油、食醋;用工业酒精和甲醇制造假酒等,生产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在饼干外部喷矿物油;将矿物油用于大米的抛光;粉丝中加滑石粉;使用二氧化硫增白馒头、包子;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添加或掺杂这些非食品物质给生产者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却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2004年3月底4月初,安徽阜阳市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全国立即开展了奶粉事件的调查。

    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蜂蜜造假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是用白糖加水、加硫酸进行熬制;有的直接用饴糖、糖浆来冒充蜂蜜;有的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假蜂蜜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可言,而且糖尿病、龋齿、心血管病患者喝了,还可能加重病情。

    3.市场和流通方面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许多食品加工、制作点不经许可,不受监督,随意布设,给居民饮食安全带来隐患。如遍布城市的饮食摊点(特别是早餐点)、农贸市场内的现场制作豆制品和熟食制品摊点等。这些摊点的经营者缺乏食品生产经营必须的职业素质,缺少食品卫生知识,不具备完善的生产手段,不能保证食品安全。

    **变质的食品上市流通,食品基本上都以动植物生物组织作为主要成分。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变化,产生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变质的食品必然导致对人体的危害。

    产品的监管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而造成管理力度不够。食品在市场上由卫生、工商、检验等部门共同管理,涉及环节多,程序繁琐,时常出现扯皮现象,缺乏齐抓共管,协商共进。主要监督检查部门的力量不足、人员不足和业务能力不强,常使这些部门力不从心,监管乏力。

    对食品安全事件处罚力度不够。监管和处罚不力,是导致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和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出现食品中毒等事件和违规经营、违规操作后的处罚往往是罚款、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这样的处罚不能触及违法者的根本,很快就会重操旧业,重新给人们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在国外许多国家,发生食品危害事件后的处罚常用重罚和坐牢,加上信誉的丧失,经营者几乎不可能重操旧业。

    食品安全问题不像一般的急性传染病那样,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及计划免疫工作的持久开展而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反,随着食物和食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和规模化程度加大,以及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会不断涌现。国家的食品安全控制不是一项权宜之计,也不是单独某一个部门能搞好的,而是一项需要有众多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执法部门、生产和经营企业共同负责的长期任务。

    经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全国人**律委员会7次逐条审议,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了1万余条意见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国新的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行。

    新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对现行监管体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是一个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旨在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消弭监管空隙。此外,食品安全法还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明确“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意味着相关部门应将食品的风险监管关口提前,主动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进行检测,防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对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做了规定,要求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缺失和不统一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软肋。国际食品法典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制定于1995年的我国食品卫生法,其中仅规定了291条食品农药残留指标。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新的食品安全法提出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目前我国有18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用如此广泛,对其加强监管势在必行。食品安全法强调,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目录以外的物质,哪怕是对人体无害,也是违法行为。

    新的食品安全法特别强调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该法还确立了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不安全食品召回等一系列制度。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王麟生;戴立益的小说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最新章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全文阅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5200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王麟生;戴立益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