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天福十一年,吴越奉化雪窦寺。(
斩天成圣)
此时正值深秋,寺院周围的山坡上,枫林恰似染血,火红如云。
“师尊,他就是驰名江湖的‘龙鳞飞甲’,怎么来了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匆匆走啦?”
智鑑(jian)法师满面崇敬,望着转眼间已经步出了山门的高大背影,有些神往地念叨着。
寺内的住持常通禅师傍着徒儿,收回深邃的眸子,并没有予以回答,而是挑起飞出鬓外的白眉,朝着天空望了望,只见夕阳映衬里一群归鸦掠过,逐渐消失在东边的山林中,藏匿它们踪影的林地枝头早已经挂上了一轮淡淡的新月。(
总裁老公,太粗鲁)
“下雪啦!”
他伸出胳膊,信手掸了掸刚刚沾染在徒弟智鑑法师黑色僧衣上零零落落的雪花,淡淡说道。
“师尊,今日的天气好怪异啊!往年我们这里绝少下雪,可现在还没入冬,雪便下了起来,也不知征兆着的是福还是祸?”
“该来的终归要来,该走的也终归要走,缘来缘去,且由得它。”
常通禅师面露微笑,看着智鑑,续道:“徒儿,你去为师禅房,里外打扫干净之后,捻一炷香,备一盆清汤水,随后便来唤我。(
超能高手在都市)”
年过三十的智鑑(jian)法师,作为最具潜力的禅门曹洞宗的衣钵传者,感觉常通禅师今日很不寻常,但他跟随师尊修行多年,知道有些事情还是别乱问的好,于是,他怀着满腔疑惑,颔首领命去了。
雪越下越大,片片如鹅绒,在这江南难得一见的雪景中,苍凉的声音悠然响起。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常通禅师吟咏完了,摇了摇头,慨然一笑,然后袖手卓立于廊亭之外,眼望灰蒙蒙天空,竟似入定了一般,一动不动。
漫天雪花,簌簌落下,竟不能沾染他衣衫分毫,一片一片全都在他身躯半尺之外滑向了一旁。(
腹黑郡王妃)
一盏热茶的时间过后,智鑑法师归来。
“寺塔之前,两涧合流处,圆阜若珠,松杉蓊郁,为师取名为含珠林,并在那营建了一座土丘,土丘有门,可通方丈石室。”
常通禅师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转身而去,察觉到智鑑法师要跟过来,便挥了挥僧袖,阻止徒弟随行。
一边继续往自己的禅堂走去,他一边淡淡的叮嘱徒弟道:“这场雪一定小不了,为师担心土丘之门被积雪淹没,劳烦徒儿今夜去那安歇,并将里外打扫干净,明日清晨再来禅房见我。”
智鑑法师愕然,目送师尊伟岸的背影,却猜不透他古怪言行藏着的含义,不过,智鑑法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情况,略微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领命而去。(
苍云山捉鬼师)
第二天清晨,大雪初晴。
智鑑法师忙碌一宿,完成了师傅的嘱托之后,便带着一肚子的疑问,速速赶回了师尊的禅房。
他打开门一看,只见禅堂之内香烟袅绕,常通禅师结跏持阿弥佗佛手印盘坐在蒲团之上,双目轻合,竟然入定未醒。
他轻轻喊了两声,常通禅师一无反应。
又过了一会儿,他见常通禅师仍然没有动静,不禁感觉事情有些不妙,连忙走上前来呼唤师傅。(
蒙山军)
可是,当他忽然间看到了常通禅师朝天的两只脚掌时,不禁大吃一惊。
“黄巢!”
智鑑法师惊呼一声,揉了揉眼睛,有点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他静摄了心神,又仔细辨认了一下,果见常通禅师的两只脚掌,左面纹刻着“黄”字,右面纹刻着“巢”字,合起来仍是“黄巢”两字。
天啊,师傅竟然是当年纵横天下的绝代枭雄!
智鑑法师呆若木鸡。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阵钟声传来。
智鑑法师如梦方醒,眼光游弋之间,忽见常通禅师袖中袒露一物,拾来一看,却是一纸便笺。
“虎狼重生去,日月见雪终。皮囊虽犹在,遇李亦相融。”
智鑑法师颇具慧根,虽只匆匆念了一遍,对后两句偈语存有疑惑,但还是晓得常通禅师已经圆寂,一时间悲从中来,凝望了一眼师尊,然后跪了下来,双手合十,低声咏念经文。
他本是有大智慧之人,片刻之后,便已收回了悲悯情绪,再次拿起便笺,又往下面看了看。
便笺之上,除了这四句偈语之外,常通禅师还另外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常通禅师嘱咐他不要张扬,更不要把遗体火化,而是送入石室,保持原姿原貌,切莫变动了。
第二件事是常通禅师告诉智鑑法师,日后禅门曹洞宗衣钵便由他来掌管,至于证明他主持身份的文书,常通禅师已然写好,放在了禅房内的佛龛上。
第三件事说得很玄妙,常通禅师告诉智鑑法师,距此半年,天空会出现异相,即是七星连珠。
而后的一段时间之内,或许会有一位姓李的年轻人前来雪窦寺,届时常通禅师让他善待年轻人,并且将其领入石室。
至于年轻人到了石室之后,需要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离开,常通禅师在便笺中并无一言交代。
不过,常通禅师倒是在便笺中提醒他,由于那位少年的到来,雪窦寺多半会遭到灭顶之灾,如果想要化解这次劫难,他一定要在少年到来之前,先找到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布袋和尚。
这位布袋和尚本是常通禅师的师兄,整日疯癫,漂泊在外,很少回到雪窦寺。
另外,常通禅师在最后不忘嘱咐他,假如一年之内,李姓年轻人没来,便让他将石室内的遗体火化了。
智鑑法师把师尊交代的事情铭记在心,找到了放在佛龛上的那封遗书,跟着,他走出了禅房。
到了外面,他朝着寺院周围的群山望去,但见白雪皑皑,山头红日映射着若隐若现的点点枫叶,脑海里忽然回忆起含珠林那个土丘,眼前瞬时又浮现出师尊在世时的音容笑貌,一时间百般滋味在心头。
倏然,他有感而发,不觉中竟然喃喃吟道:“图王争霸业,自古仗戈矛;英气今何在,都成一古丘。”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