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长相上遗传了陈丽娟的许多优点,浓眉大眼,五官立体,加上他特别爱运动,皮肤晒成了小麦色,看上去非常的健康,标准的一个阳光男孩。(
葬剑藏弓)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校安排了军训,初中部的在学校受训,高中部的则去部队。
军训的第一天“阳光男孩”早早就起床了,抬着块小圆镜在弄自己的头发,心想到底是三七分呢,还是四六分,是左三七还是右四六,如果现在就开始流行碎发就不用那么烦了,剪个短碎乱分就行,要不然真去理发店让师傅给剪个碎发,但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剪,如果剪出来了以目前的审美眼观会不会觉得像狗啃的……
陈丽娟看得不耐烦,笑说:“嫌麻烦你就中分吧。”
刘辰说:“老妈啊你真土,中分已经不流行了,你儿子我这么帅,梳个中分去学校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一个头发也要搞那么半天,像个小姑娘家似的,我去上班了,不管你了,你到是给我快点,第一天可千万不能迟到。”陈丽娟说完打开门走了。
刘辰看看墙上的挂钟,八点差二十了,来不及吃早点了,勿勿梳了个四六开就走了,出门骑上了新买的“弯把儿”,迎着秋天的晨风向学校的方向飞快的骑去。(
我为王)
在学校门口的单车棚停好车后,刘辰急急忙忙的跑去新生报到处领军训用的腰带和帽子。
新生报到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刘辰看了就头晕,他最怕排队和等人,还好发现队伍的前面刘棒正拿着几根油条在那里大嚼。
刘辰悄悄的走上前去,给了刘棒后脑勺一个爆粟,刘棒回头一看是刘辰,一个勾拳打在了刘辰的胸口上,刘辰不甘示弱,一脚又踢到了刘棒的屁股上……兄弟俩从小打到大,在打架方面谁也占不到谁的便宜,两人嘻嘻哈哈打闹了一番,看快要排到刘棒了,刘辰才说:“让我插个队。”
“你来我前面。”刘棒说完让了个位置给刘辰。
“小狗x的,你凭什么让他插队。”跟在刘棒后面的学生发话了。
刘辰回头一看,这人一脸横肉,身体壮实,起码有170公分,想想自己和刘棒都才150公分,感叹这些人不知道是吃什么长大的,初一就能长这么高。
刘棒回骂道:“老子就是喜欢,怎么着,不服放学单挑。”
高个同学冷笑道:“好,你有种,放学在教室里给我等着。”
刘棒笑笑:“老子等着你,大****。”
高个同学气结,从小到大仗着身高优势只有他欺负别人,哪里有人敢骂他,而且还是一个比他矮了将近二十公分的小子,越想越气,可苦于现在无法发泄,只有强忍,忍得脸上的横肉一抖一抖的。(
无厘红尘)
刘棒没再理他,回过头来和刘辰聊起了天。
发军训用品的是初一的年级组长熊老师,轮到刘辰领东西的时候,熊老师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刘棒:“你们两个先不要领,站在墙那边。”
刘辰莫名奇妙:“为什么?”
“叫你们站过去就站过去,哪有那么多为什么。”熊老师有些不耐烦,一早就来这发东西,水都没来得急喝一口,火早就升得老高了。
两人无奈,只有乖乖的跑去墙脚站着。
刘辰指指高个同学:“这个大壮是你们班的吧。”
刘棒点点头:“分班那天我就看他不顺眼了,对同学呼来喝去,耀武扬威的,既然今天他主动找茬了,我就灭灭他的威风。”
刘辰笑道:“恐怕是你自己想称‘拐’吧。”
刘棒不好意思的笑笑:“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k市的每个中小学里,都有称“拐”这一说,所谓的“拐”就是最能打架的人,每个学校有“校拐”、“年级拐”和“班拐”,各“拐”当中根据实力又分为“头拐”、“二拐”和“三拐”,如果不是和刘辰同一年级,刘棒还想称初一年级的“年级头拐”呢,可他一来没把握能打得过刘辰,二来和刘辰又是堂兄弟,所以放弃了这个念,但至少“班头拐”是无论如何也要称起来的,刚好今天遇到了机会,他当然不肯放过,只要打赢了班上最高最壮的这位,同学们自然而然也就认他为“班拐”了。(
抗战王牌军)
陆续又有两个同学来到墙脚站着,刘辰看看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被叫来这里罚站了。
刘棒问那两个同学:“你们为什么也被叫过来了?”
两个同学面面相觑,都摇头说不知道。
“你们俩好像都是六班的吧,分班那天见过,我也是,我叫刘辰,他是我堂弟刘棒,他在三班。”刘辰热情的和两位同学打着招呼。
两位同学相互介绍了自己,一个叫梁山斌,一个叫田涛,都是六班的,田涛还是刘辰他们的小学同学,只是不在同一班。
四人正靠墙聊得热火朝天,六班班主任段老师过来了,盯着刘辰问道:“你就是刘辰吧?”
刘辰点点头,这段老师的眼力还真好。
段老师摇了摇头:“第一天来学校你就给我犯错误,你们几个,都去外面把头发剪短了再回来报道。”
刘棒三人点头称是,刘辰面有难色:“段老师,我没带钱。(
傻妃传奇)”
三人也反应过来了,连声说都没带钱。
段老师说:“没钱就不用剪了吗?这是学校的规定,男生的头发长度不得超过三公分。”
刘辰说:“段老师我们没说不剪,那您能先借点钱给我们剪头吗?”
段老师穿着一身连衣裙,身上没有包包,想了想去那里跟年级组长熊老师商量了一下,熊老师掏出二十块钱给她。
段老师把二十块钱递给刘辰,问:“够了吗?”
刘辰点点头:“够了够了,谢谢段老师,走啦,还愣在那里干什么。”
三人跟着刘辰小跑出了学校。
一出学校门刘辰就跑去门口的小卖铺买了四袋“239”、(一种软饮料,5角钱一袋,当年风行于k市各大中小学,有人喝过吗?)四颗大大泡泡糖拿出来分了。
刘棒接过“239”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小龙,你卖‘洋画’的钱全花光啦?怎么没钱了。”
刘辰嚼着泡泡糖:“没有,还有剩。”
“那你怎么还跟老师借钱?”
“我想看看这个老师好不好,关不关心学生。(
重生之小小农家女)”
“借钱能看出来?”
“唉,这个,你不懂。”
“那咱们去哪剪头?”
刘辰想了想:“去陈喜林家,让他帮我们剪一下就行了。”
刘棒吃惊道:“陈喜林还会剪头?”
刘辰说:“这是他老陈家的祖传手艺,当年我们爷爷的头都是他爷爷给剃的,虽然现在他没干这行,手艺还是有点的,剪个头难不倒他,赶快抓紧时间剪了我们还可以去玩下游戏机。”
田涛问:“你们认识陈喜林?”
刘棒笑笑:“小时候都是他带我们去玩的,一起撒尿和泥巴的交情,你听过他的大名?”
田涛有些羡慕:“当然听过了,陈喜林当年也是五中的学生,二十二中的来五中惹事,他一人打翻了十三个,还有三个被捅成重伤,好像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被学校开除的,后来在社会上混,西城的混混们谁都不敢惹他,听说就连四哥见了他都恭恭敬敬的。”
刘棒满是得意:“你说的是自称西城‘头拐’的陆小四?他么,在陈喜林面前算个屁。”
“那咱们赶快去剪头吧。”梁山斌催促道。
梁山斌是那种老老实实的学生,从来不参与打架斗殴,对他们谈论的这些话题没有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刘辰说的剪完头去玩下游戏机。
陈喜林爷爷家和刘辰爷爷家在一个院子里,做了几十年的邻居,小时候院子里的小孩就跟着陈喜林这个孩子王爬墙头、弹玻璃珠、圈蜻蜓。
陈喜林的父母离了婚,他跟父亲过,母亲跟一个包工头去了深圳,他爸爸在巷口开了一家小土杂店,做的都是街坊生意,冷冷清清,勉强度日。他自从初二闹出捅人事件被学校开除后就一直没有什么正当职业,他父亲也没有什么关系,也不能帮他找一份工作,他有时候帮父亲看看小店,但更多的时候是无所事事,混混噩噩。
其实陈喜林并不是一个好勇斗狠的人,那次的打架事件纯属无奈,十几个人逼到头上来了,你除了摆平几个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为了自保才做出捅人的事来,经过那件事以后,陈喜林再也没有打过架,可那件事的感染力太大,至今西城的缀学小混混们对他都是客客气气。
而且陈喜林脑筋活,算是个聪明人,可种种的原因让他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他最喜欢和刘辰聊天,他感觉和刘辰每次聊天自己都会对社会对人生加深了认识,对自己今后应该走的路也有了朦胧的目标,他不明白为什么比他小十岁的刘辰,小小的年纪对有些问题看得比他还透彻,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不得了。
四人去到陈喜林家的时候,陈喜林还在睡觉,敲了半天门都没醒,刘辰打开窗户爬了进去打开门把三人放进来。
“谁?”陈喜林穿个大短裤光着膀子冲了出来,“小龙大棒是你们啊,我还以为来了小贼呢,这么早不上学来我家干什么?”
刘棒说:“老师说我们头发太长,让我们去剪头发,小龙说来找你帮我们剪。”
陈喜林笑笑:“剪头我不行,我只会剃头。”
刘辰说:“那就剃吧,无所谓,反正老师也希望越短越好。”
陈喜林搓搓手,你们先坐一下,我去准备工具,好久没有剃头了,既然送上门了,正好练练手。
四人剃完头以后哭笑不得,刘辰原本想让陈喜林帮他们剃个平头,可平头的技术含量要高一些,陈喜林剃不出来,最后只给他们剃了个“杨梅”头,望着四颗滑溜溜的大杨梅,陈喜林哈哈大笑。
“对了小龙,你回来不怕被你爷爷看到被骂么。”陈喜林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
刘辰摸着刚剃的头,怎么都觉得不舒服:“没事,这个时间爷爷肯定在公园溜鸟,奶奶在菜市场买菜,遇不到。”
刘棒说:“喜哥,别睡了,跟我们一块去玩会游戏机吧。”
“你们还不回学校?”
刘辰看看表:“没事,早上就不回去了,中午再去。”
梁山斌有些不敢:“第一天早上就旷课,会不会被请家长。”
刘棒笑道:“咱们今天的借口多了去了,找不到理发店啦,找到了又贵剪不起啊,好不容易找了家便宜的还排队啦什么的,怎么都要一上午。”
田涛随声附和,催促大家快走。
陈喜林说:“走吧,我也想和小龙再切磋切磋‘侍魂’,最近我的技术又有提高,小龙应该斗不过我啦。”
刘辰笑道:“最近我都不玩‘侍魂’了,‘大家乐’新到了一种‘拳皇94’,每次可以选三个人,最近我都在玩这种,在‘大家乐’里还没有找到对手。”
刘棒点头道:“对,小龙玩‘94’好厉害的,好几个二十多岁的高手都斗不过他。”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