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古当然也并不相信小妾的鬼话连篇,但因为心里着实喜欢小妾的年轻美貌,再加上小妾在他跟前软语也不知磨了多少,他心一软,便答应了小妾的请求,帮忙把男子的遗体消灭掉。(
最强剑神系统)
这事他们以为做得天不知地不知人更不知。不曾想,这水性杨花的小妾后来依旧花心不改,又跟另外一个男子勾搭上了。男子无意中得知了这个事。后来小妾就打算跟这男子长相厮守,但这男子不肯。但又怕自己最终也落得像之前被害死的男子的命运,于是假意答应。实际上却另有打算。恰巧听说有人在查元好古之事。于是他便跑去告密了。这样,小妾被捉去了,男子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查明了这个事后,独孤羽开始对元好古实施清理门户计划。
她先是周旋于朝中几位亲信府中,私下授意于他们,把掌握的证据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在上朝之时向毅帝奏明此事,至于如何处置此事,她告诉亲信们说她自有打算。
几位亲信可以说是独孤羽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慢慢地培养起来的死党,甚是忠心于她。(
绝宠鬼医毒妃)这些人被知情的人称为后党。
况且,这些亲信也相信独孤羽的能力,觉得她现在虽然已经无法让毅帝只临幸她一人,但她说的话毅帝常常还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尤其是政治上的事。所以他们更是支持她没得说。
这一日,毅帝起得晚了些,可是早朝的时间已经到了。毅帝有些生气,怪珍妃为什么没有及时叫醒他。
珍妃很生气,明明叫了的,是毅帝自己翻了一个身又睡着了,怎么倒怪起她来了。
但毅帝也不听她解释,顾自去上了早朝了。连早膳也不曾用。
到了朝堂,急匆匆地坐上龙椅。心里还在不爽快。就在这时,元好古说了一句:“皇上,大臣们已在此等候多时了。”这句话原本不痛不痒,无伤大雅,不至于惹到皇上不高兴。可事儿就有那么巧,毅帝也不知哪里不舒坦,一听元好古此话,登时就不高兴了。可是又没有什么话来回他。因此就沉着脸,一点笑容也没有地望着大臣们。
独孤羽照例坐在帘后。(
妖颜惑众:十夜杀手)颇有垂帘听政之架势。
毅帝并不反对甚至可以说是赞成独孤羽在帘后帮他料理政事。
毕竟,他还是相信独孤皇后的办事能力的,独孤羽处理事情一向还是颇有成效的,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毅帝认为她能让众人信服。
独孤羽在等着她的亲信们在朝堂上站出来演一出好戏,代替她出手,代替她一展手脚来发动一场政治上的暴风骤雨。
“暴风骤雨,快点来吧!”独孤羽心中呐喊道。
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独孤羽一向注重与众人的交好,这样一来,她的人气就高,她所说的话,她所做的决定自然而然地能让众人信服。
人们之前就把毅帝与羽后并称为“二圣”呢!从这“二圣”的称呼也可以见到独孤皇后的德高望重!
这样的人,他毅帝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自然,此时公然“躲在”帘后的独孤皇后也听到元好古所说的话了。她的心情很激动,她就好像是一个好猎手,在静静地等待猎物的出现。(
青楼第一皇妃)很有耐心地等待。
虽然表面上她不能像毅帝那样坐在龙椅上,运筹帷幄,但实际上她的能力大得很呢,她可以在幕后实行操纵。
独孤羽还在无言地等待着。她正在等待她事先安排好的一盘无形的棋……她也在等待着“猎物”的表现……她要寻找其中的哪怕一小点的破绽……
痛苦、困难她独孤羽在之前的人生岁月中都经历过了,接下来的她将要借助下“这盘棋”的良好统筹安排把它们……政敌从根本上打垮,从而使自己的斗志保持不懈。
“人在斗争中更趋坚定。”独孤羽这样对自己说,为自己鼓劲,同时也为自已未来的道路的坦途而呐喊助威。
“皇上,老臣有要事要上奏。”队列中有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站出来了。他是内史令王邦耀,虽然已是年届花甲,但身子骨还算硬朗。
“爱卿,说吧,但说无妨。”毅帝尽量言简意赅,鼓励第一位出列的大臣勇敢发表意见。(
谋权红颜)
“臣所要阐述的事情由于头绪繁多,恐怕一言难尽。臣唯恐言不能尽意,因此昨夜已把要事一一列在一奏折中,还请皇上细细批阅。”王邦耀沉稳发言。
“好,左右请把奏折递呈上来。”毅帝说。
左右急忙把奏折递上。毅帝打开奏折先是浏览了一下标题,想要了解一下所奏事情的大概。
只见奏折的最上方用大号的毛笔字写着这么一行字:论元好古宠妾杀人之荒谬行径。
“元好古,你宠妾杀人,此事可否属实?”毅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情绪顿时激动了起来,于是厉声喝问元好古。
元好古一时呆若木鸡。不知道为何这么隐秘的私事竟会如此快就传到皇上耳朵里了。
他颤声回答:“臣近来天天忙于运作朝廷上的诸多事,家中诸多杂事已全盘托付给本府管家管理,臣并不知有此等事情。臣家中妻妾平日一向循规蹈矩的,不知为何今日竟会有宠妾杀人之说。此等恶毒言语,一定是有人要恶意诽谤臣等。(
废材小姐太妖孽)”
毅帝听元好古的辩解之语,有些踌躇:到底要相信元好古呢还是相信王邦耀?
“臣有证据。臣绝不会做此等血口喷人之事。还望皇上英明,一查到底。”王邦耀在毅帝犹疑的当口,又站出来补充道。
“这个事一时也难辨清谁是谁非,这样吧。众位爱卿,你们推举一位忠信之士出来主办查清这个事。现在大家讨论讨论。”
大臣们一开始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没有说话,整个殿堂沉寂了一阵,最后不知谁先开了个头,大家于是你一句我一的,气氛就越变越热烈了起来。
“众位爱卿,请你们把你们心目中最能主持公道的人选写在纸上,不记名,然后递呈上来。一个人只能推一个。如果推选多个则无效。”毅帝提议。
此时正坐在帘后的独孤羽露出了让人不易察觉的笑容。
她暗自庆幸:亏得她事先已布控好了局,要不然这个事还不一定能做成呢!
自然有人把大臣们写的纸快快地收好呈上,递给毅帝,毅帝看了许久,陷入沉思之中。大臣们站在底下,有的如坐针毡,有的坦然以对,各有不同心态。
毅帝把那一叠纸递给身边的侍卫,说:“拿去给皇后看,让她把定夺后的主持官员名字写在纸上再拿给朕。”
独孤羽拿到了纸,她一目十行地把大臣们的推荐名单迅速扫了一遍。对于诸位大臣的笔迹,她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细心观察过了。每个人的笔迹特点她都烂熟于心。
这一扫,她对朝廷中各位大臣的帮派与对此事的态度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她在纸上写了一个名字:马银复。马银复他任门下侍中官职。
马银复是独孤羽之父的故交,三十多年的交情了。独孤信还曾经救过他的命呢!三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小士兵的时候,有一回半夜嘴馋,偷偷地从军队的营房溜出去找酒馆里的小伙计饮酒,喝得酩酊大醉的。就趴在酒馆里的桌子上睡着了。任酒馆里的人怎么叫都叫不醒,只好让他在那呆着。而那小伙计呢,说来也奇怪,那小伙计喝完酒后提出想先回家,结果却在回家的路上躺在路边睡着了。光睡着也没事,但是恰巧那一夜下了一整夜纷纷扬扬的大雪,天气奇冷,这小伙计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冻死在路边了。衙门后来追查起来,就把跟他一起喝酒的马银复结抓起来了,把他当作一个故意杀人嫌疑犯来看待。小伙计的家人诬陷马银复,说他欠小伙计的钱,为了可以赖账,就把小伙计用计害死了。
马银复欲辩无辞,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谁知道呢。酒店里的人又向着小伙计家属,做了假证,所以他自己也提供不出一个人证,没有人证更没有物证看来是死定了。
眼看着自己就要含冤入狱了。马银复当时家中经济甚是窘迫,也无人替他出面减轻责罚。就在马银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哭无泪之时,独孤信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了。
独孤信与主审马银复案件的官员相熟。这一天,正巧他去找这位熟人,恰好见到马银复的案卷。
独孤信当时也不过是出于看看而已的心态,不想这一看,却完完全全地改变了马银复的命运。
马银复被释放了。赔了一些钱。不过这钱马家还是出不起,是独孤信帮他邀交的。
独孤信是在看了案宗之后,让主审官把马银复叫来,亲自与马银复交谈了好久才决定帮他的。
从此之后,马银复就把独孤信视为救命恩人。试想一下,如果马银复因为这个冤案在狱中呆他十来年,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银复吗?
所以,马银复会怎么处置珍妃想要培植的官员众位就可以想见了。
再则,珍妃,马银复是知道的,她与独孤皇后自然是势不两立的。珍妃性情比较自傲,不太可能会去攀附独孤皇后,更大的可能是培植自己的势力与独孤对抗。所以,不管基于报恩还是利益集团的考虑,马银复是没有理由帮珍妃而不帮独孤皇后的。
新派势力与老派势力的斗争的第一回合开始了。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