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九连环山庄初成 让庄主龙印隐退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
网游之三国王者)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
传说九连环源于中国古代民间,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发明于三国时期,但能确认就是九连环的记载是明代杨慎(1488-1559,号升庵)的《丹铅总录》(见《升庵集》卷六十八),并不早于欧洲。(
我们是兄弟)
在中国,战国时代名家惠施曾著立《连环可解》的立论。惠施所说连环是指《战国策》卷第十三中提到的玉连环,南宋鲍彪注称这种玉连环是“两环相贯”,显然不是这里所说的九连环。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常带兵打仗,为排遣妻子寂寞而发明。于明代普及,明代中期时,流传更是极广。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个个爱玩“九连环”。《红楼梦》中曾有描写在深闺中玩九连环的细节。
在西方,16世纪前,欧洲有了九连环的记载。1550年,巴黎刊行的数学文献,清楚地讨论过这“中国难题”。著名意大利数学家卡当的著作中将之称为“中国九连环”。(
陛下,洗洗睡吧)1685年,英国数学家瓦里斯对此作了详细的数学说明。19世纪,格罗斯用二进位数给了它一个十分优美的解答。
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
同时,九连环也是按照一种顺序来解的。(
商战教父)解九连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也可以训练人的耐心。不仅 如此,九连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环数提高难度,但环数增加将使解开步骤呈几何级数递增,且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解环方法,因此通常所见仍是九环为主。
九连环的每个环互相制约,只有第一环能够自由上下。要想下/上第n个环,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环除外)。一、第n-1个环在架上;二、第n-1个环前面的环全部不在架上。玩九连环就是要努力满足上面的两个条件。解下九连环本质上要从后面的环开始下,而先下前面的环,是为了下后面的环,前面的环还要装上,不算是真正地取下来。(
从零开始)
从最简单的一连环开始:解一连环需要1步:一下。解二连环需要2步:二下,一下。那解三连环呢?需要5步:一下,三下,一上,二下,一下。也就是解一个连环,再把最后一个环解下,再上一个一环,再解一个二连环。那解一个四连环,需要10步:二下,一下,四下,一上,二上,一下,三下,一上,二下,一下。也就是解一个二连环,再解最后一个环,再上一个二连环,再解一个三连环。
也就是说,解n连环,就是先解一个n-2连环,再解最后一个环,再上n-2连环,再解n-1连环。
解一连环需要1步,解二连环需要2步,由此可知,解三连环需要5步,解四连环需要10步,解五连环需要21步,解六连环需要42步,解七连环需要85步,解八需要170步,解九连环需要341步,解十连环需要682步……以此类推。(
绝品邪少)
龙印小时候对摆弄这种玩具可是得心应手,因此他在九道山庄地道的设计上,采取了这种环环相扣的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机关套着机关,一环扣着一环,有的地方不能直接到达,有的地方要来回折返。
这个山庄的设计,龙印可谓煞费苦心,凝聚了他迄今为止机关研究方面的全部才华,也是他第一部得意作品,尽管还存在些不可避免小的瑕疵。
龙印回到世家,仔细看着自己的结构图,这可以说是一份草图,但是九道山庄的总体结构已经全有了,他很满意,以至于后来曾经把它当作教材,雪儿飞扬在龙印世家的时候,就曾经研习过这份结构图,并且临摹了下来,而雪儿因为机缘巧合,又把副本给了另一个人,掀起了一场波澜,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庄主,试试你能不能顺利到达主峰。”龙印笑呵呵的,“或者说,咱们两个谁快。”
“哈,机关是你设计的,这不是作弊吗?”公孙醋不以为然,但是却很快地向主峰进发。
约莫半个时辰后,公孙醋到达了主峰,一路走来他的内心十分惊叹,要知道他并不是完全走的暗道,但因为地形复杂,加上龙印刻意的布置,有些地方自己都过不去,只能靠投机取巧的方法避开。
看到了公孙醋出现了,龙印笑呵呵的拍手,“庄主果然本领非凡,佩服,佩服。”
公孙庄主竖起大拇指,“贤弟设计精巧,环环相扣,让我震撼,既然有这么大的贡献,不妨来做个庄主吧。”
“那怎么行?”龙印连忙摆手,“再说,你知道,我不适合在台前的,我还是喜欢自己钻研好了,这算是我设计的第一个完整作品,当然有很多瑕疵,”
“贤弟过谦了,我看已经很不错,至少有三个机关我是解不了的,直接绕过去了。”
“先期的结构基础就是这样了,后期的加工和完善庄主自己来吧。”
九道山庄竣工的那天,龙印、公孙醋、地瓜、米米坐在一起。
“贤弟,我敬你一杯!”公孙庄主端起酒杯,“这个山庄,你可谓居功至伟。”
“可不敢当,”龙印慌忙举杯,“还有,别再提让我当什么庄主的事了。”
“那有什么,你看,我不就是万猫山庄的庄主吗?”米米笑了,“或者说,你有更好的人选?”
“这个倒没有,不过,我实在是不适合抛头露面,而且,我认为,还是不要让外人知道这个山庄跟我有关系为好。”
“老酸,你就不要强人所难了嘛,”地瓜适时解围,“龙印自然有他的想法,我看,你这庄主之位不妨先空着,机缘未到。”
“空着?此话怎讲?”公孙醋不解。
“哈哈,天机不可泄露。”地瓜露出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喝酒喝酒,老酸,你的碗里不是白醋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