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八章 花卉糖果加工工艺(四)

本章节来自于 食用花卉加工技术 http://www.lishu123.com/90/90564/
    第七节 其他类型的糖果

    有两大类糖果,它们同样是糖果分类中的代表,一类是焦香型糖果,另一类是充气糖果。(丐世英雄)以食用花卉为主料来加工这两类糖果的例子很少见,在这里就不一一把这两类糖果的加工作详细地介绍了。

    对于某些特色糖果以及功能性糖果,以鲜花为主料或辅料的加工方法也有不少,如特色糖果中的巧克力糖果、口香糖、牛皮糖;功能性糖果中如一些降血糖、美容养颜、润喉等的糖果。

    一、巧克力糖果

    巧克力糖果是利用各种果仁、果肉、果酱及焙烤产品等作为芯子,采用不同工艺方法,覆盖不同类型和品种的纯巧克力,使之形成不同形状和风味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消费者的青睐。

    主要特征1.物态体系巧克力的物态属于粗粒分散体系,油脂在此体系内是分散介质,成为一种连续相,糖和可可以细小的质粒作为分散相分散于油脂连续相内。大部分可可、糖、乳的干固物质粒大小在20~30μm之间;同时,少量水分和空气在此体系内也是一种分散体。所以,巧克力是多相分散体系。

    当巧克力熔化时,细小的干固物粒以悬浮体形式分散在液态的油脂连续相内。当巧克力经过调温并冷却凝固时,油脂以一定的晶型被固定下来,油脂成为有规律的紧密的晶格,可可、糖、乳等微小的质粒则被固定在整齐的油脂晶格之间。在常温下,精制的纯巧克力也被看做是一种高度均一的固态混合物。

    巧克力制品还包括巧克力和各种糖果、甜食的混合型产品,这类产品物态复杂,可看作各种多相分散体系。

    2.质构

    在常温下,巧克力有坚实的质构特征,外界温度越低,巧克力就变得越坚硬而带脆性。(从神迹走出的强者)当外界温度接近或超过巧克力油脂的熔点时,上述特征随即消失。

    巧克力遇冷硬脆、遇热软化的质构特征是可可脂物理特性的表现,可可脂特有的天然化学组成和多晶型结晶特性产生巧克力特殊的质构现象。由于巧克力是由富含比较饱和的三甘油酯脂肪组成,因此,巧克力也常被称为油脂糖果。

    巧克力另一质构特征是口感细腻滑润,作为一种固态混合物,所有的干固物都已被反复地分散为非常细小和光滑的质粒,这些质粒同时被均匀地分布在油脂内,成为高度乳化的乳浊体,其质构特征就是细腻滑润。

    3.光泽

    巧克力不同于其他糖果的又一特征是光亮棕色的外观。按巧克力的类型不同,色泽也有浅有深,如牛奶巧克力为浅棕色,苦巧克力为褐棕色,甜或半甜巧克力颜色则介于其中。巧克力色泽来源于可可原料中存在的天然色素——可可棕色和可可红色。此外,可可以外的原料也影响色泽的深浅变化。

    巧克力的光亮度是可可脂形成细小的稳定的晶体带来的光学特性。同时,从产品的光泽上可反映出巧克力工艺技术水平。

    4.香味

    巧克力的香味是香气和滋味的感官综合品质,主要香味来源于可可。生的可可豆没有明显的香气,味苦涩,经焙炒后才产生浓郁而优美的香气,味觉效果也有明显的改善。可可豆的品种和加工条件导致不同类型和强度的香味效果。据分析测定,可可的呈香物质是由数以百计的芳香化合物组成。(灵域)可可特殊的味感则来自可可碱、咖啡碱和单宁等物质。

    乳固体是巧克力的另一香味来源。牛奶巧克力具有乳的优美香味,在加工过程中,乳蛋白质和糖还产生焦香风味,因此,牛奶巧克力兼有可可和乳两大香味物质的特点,它占世界巧克力产量的80%。

    巧克力还添加有不同香料,常用的有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麦芽醇等,其目的是衬托、完善和丰富巧克力总的香味效果。

    有些巧克力还添加不同的辅料,如杏仁、棒子、花生、葡萄干、椰子干、麦芽、咖啡等,由此构成一系列具有不同香味特色的花式巧克力。

    5.黏度

    黏度是巧克力的重要物理性质,熔化的巧克力应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才能使物料输送和操作过程顺利进行。物料的黏度对巧克力的调温、结晶和成形尤其重要,因此,黏度的测定和控制是巧克力工艺的重要技术条件。在不同温度下,巧克力浆体具有不同的黏度变化。

    巧克力黏度与所含脂肪数量有关,同时也与所含水分数量有关,此外,乳固体的存在也影响黏度,添加磷脂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料黏度。物料质粒大小和乳化状态也影响其黏度。

    6.热力学性质

    巧克力是一类热敏感性较强的含糖食品,富含脂肪,其单位发热量为各种糖果之冠。1kg巧克力发热量可达20.93~25.11mj,是一种高热值食品。巧克力的质量热容为1.591~1.675kj/,热导率为0.2326w/,随着其成分的变化,以上数值也略有变化。(温家女儿)在生产中,巧克力由液态冷却凝固为固态,食用时在口腔内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由于相的转变而引起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对巧克力的工艺过程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巧克力制品的品质。

    巧克力的密度约为1.315kg/l,随着巧克力质构状态的改变,其密度也随之改变,例如泡沫型巧克力的密度将大大降低。同样,巧克力密度的改变也影响其热力学性质。

    7.保藏期的变化

    巧克力制品在商品保藏期内有以下常见的变化:

    产品表面出现花白现象,光泽消失。由脂肪引起的称为脂肪花白,由砂糖引起的称为砂糖花白。花白现象虽不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但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产品质构软化并变疏松,且逐渐转变为蜂窝状的疏松质构,这是一种严重变质现象。

    产品香味减弱并消失,同时巧克力很容易吸收外界的气味,产生不愉快的异味和陈宿气味。

    产品出现虫蛀和霉变现象,这尤其发生在夏季贮藏之后。由于巧克力制品是一类敏感并易变质的商品,贮藏条件10~15c,相对湿度不超过50%。

    工艺流程

    巧克力和可可制品的一般工艺流程:

    加工实例

    1.桂花巧克力的制备

    平雪刚公开了一种桂花巧克力糖果的生产方法。其原料包括桂花提取物、可可粉、异麦芽酮糖醇、核桃仁、木糖醇等成分。配方及制作过程如下。

    2制作方法

    1桂花有效成分的提取:将桂花清洗干净,微波干燥5min,超微粉碎至粒径为15~20微米;将桂花粉末和水按1∶10~1∶15的质量比混合后在55~58c的热水中超声浸提1~2个小时,提取液加热浓缩得相对密度为0.75~0.98的稠浸膏,稠浸膏中加入95%的乙醇,静置,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经粉料,备用。(巅峰极品公子

    2将上步中所得粉料与其他成分混合,经精磨、精炼、调温后制得芳香植物巧克力酱。

    3涂衣成型:将巧克力酱送入涂衣成型机,涂衣、冷却后,即得成品。

    2.赤藓糖醇夹心巧克力

    王乃强等发明了一种金银花巧克力糖果。加工原辅料中,花卉原料为金银花,加入的百分比的量不是很多,却具有清热、解毒、抗菌的作用。

    制备步骤

    1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将马勃、薄荷、荆芥、金银花清洗干净,按比例置于提取罐中,水提得提取液后,提取液加热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2~1.18的稠浸膏,稠浸膏中加入80%~99%的乙醇,静置,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干燥得粉料,备用。

    2甜性外壳的备料:将以上步骤所得的粉料与配方的可可液块、可可脂、赤藓糖醇、蔗糖及香精料混合,经精磨、精炼、调温后得巧克力酱,备用。

    3芯料清洗干净,调温,备用。

    4涂衣成型:将上两步所得的巧克力酱、芯料送入涂衣成型机,涂衣、冷却后,即得成品。

    二、功能性糖果功能性糖果的定义与概述

    从纯粹的化学角度说,功能糖其实是指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醇等几种具有特殊生理功效的物质的统称。(魔天记)而功能性糖果,简单说就是在糖果中加入功能性配料,如l-阿拉伯糖,木糖醇等功能糖,或者加入一些中草药成分,以达到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目的。

    功能糖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醇。这其中,功能性低聚糖是指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改善效果的功能性糖类,多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并不是所有的低聚糖都成为功能糖,只有在人体肠胃道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低聚糖才称为功能糖,由于人体肠道内没有水解它们的酶系统,因而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这种特性使得它们可以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是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因子,也称益生元。这些功能糖主要包括:低聚木糖、低聚果糖、水苏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等。功能糖多是由玉米芯、蔗渣、麦秆等富含半纤维素的物质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如低聚木糖;或是由一些淀粉糖类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如低聚异麦芽糖。功能糖是近几年新兴的词汇,首先由日本传入中国,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广功能糖。

    1.功能性膳食纤维

    功能性膳食纤维,是一种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由于其不能被人体所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本身并没有营养价值,但是,也正由于其不能被消化,所以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准之上,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胰岛素和三酸甘油脂。

    2.功能性糖醇

    功能性糖醇,主要包括山梨醇、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

    在中国二型糖尿病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普通糖的替代品——糖醇类物质,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因为糖醇类物质不会引起体内胰岛素的显著增加,所以被许多需要甜味却又必须无糖的食品所添加,而糖醇类物质本身的特性,比如益生元、低能量以及低血糖、胰岛素应答特性等,对改善食品的健康品质,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推动健康功能食品的发展,许多产品被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推荐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近年来,由于功能糖行业的技术飞速进步,收率和质量明显提高,物料消耗下降;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功能糖产品成本大幅下降,功能糖市场逐步扩大,成为功能性食品重要的添加剂,特别是在乳品业、保健品业、饮料业、无糖功能食品业等。随着功能糖功能性研究的深入,目前实验证明功能糖在饲料业应用广泛,可以代替部分抗生素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目前已由部分企业把功能糖开发成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功能性糖果的加工实例

    1.金银花功能性糖果原料及配方

    金银花功能糖主要定位在消炎止痛、润喉护嗓、清除口臭等功用上,使用的功能原料是金银花、罗汉果、甘草和薄荷脑等。

    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广谱抗菌的药理作用,是清热解毒的中医要药,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有报道用金银花、野菊花每日各24~30g,泡茶饮,治疗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金银花功能糖的配方为:砂糖83kg,玉米淀粉15kg,70%葡萄糖浆3kg,金银花、罗汉果、甘草的浸提物1kg,柠檬酸0.4kg,精盐0.3kg,薄荷脑0.1kg,食用腊60g,香精和色素适量。

    制备步骤

    1浸提工艺:

    工艺流程为:

    原料→拣选→清洗→沸水浸提→过滤→浓缩

    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成分为氯原酸,罗汉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四环二萜皂苷,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这些有效成分均能以水作溶剂采用煎煮浸提工艺提取。实际生产中可用夹层锅煎煮浸提1h左右。按固形物折算,甘草的浸提得率约10%,罗汉果约30%,金银花约8%。

    2滚大和抛光工艺

    工艺准备:

    选糖:用40~60目网筛选一定量的白砂糖粉,作为滚糖珠的种子。

    配糖粉:按配方要求,将白糖、玉米淀粉、柠檬酸、薄荷脑称量好,混匀后粉碎至细度达80目以上。

    配糖浆:用白砂糖和糖浆按1.5∶1配比混合,加热溶解,加入浸提浓缩液,过滤,冷却后加入所需的香精和色素,混匀备用。每100kg产品约需糖浆6~8kg。

    工艺流程:

    起芯→干燥→过筛→滚大→干燥→过得→抛光→成品

    操作要点:

    a.使用内径约1m的荸荠形糖衣锅,锅轴与水平的夹角约15°,转速约40~60r/min。

    b.启动糖衣锅,倒入选好的白砂糖约5kg,均匀加入糖浆,糖浆加入量以能充分湿润糖粒表面为度。

    c.糖粒表面均匀湿润后,用60~80目筛子加入糖粉,糖粉应少量多次加入,加入量逐次递减,直至糖粒表面干爽,保持转动一定时间,使糖粒圆滑结实。

    d.重复起芯约10次。用孔径3mm的筛子过筛,选取3mm以下的糖珠,平摊在网盘上,送入烘房干燥。烘温70~80c,烘至水分低于2%。

    e.糖珠烘干后,冷却,用起芯操作把糖珠逐渐滚大至9mm左右,过筛,在70~80c、烘10h左右,水分控制在2%以下。

    f.用不含酸糖粉把糖珠滚大至11mm左右,过筛,干燥。

    g.取出干燥的糖珠,冷却至50c左右,加入蜡粉进行抛光。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樊建;赵天瑞的小说食用花卉加工技术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食用花卉加工技术最新章节食用花卉加工技术全文阅读食用花卉加工技术5200食用花卉加工技术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樊建;赵天瑞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