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十月初三,拓跋濬在永安前殿即皇帝位。(
豪门游戏,前夫莫贪欢)新老板登基,大赦天下,每个抬轿子有功的小兄弟都有一个大红包,是为文成帝。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当诛杀了宗爱、贾周等人,动用了残酷的五刑,灭其三族。
五刑是一种野蛮的组合刑罚,狠毒可以和凌迟相提并论。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所谓墨刑就是在犯人的脑门上刻字涂墨;劓刑就是把犯人的鼻子割掉;剕刑就是剁掉双脚;宫刑就是让犯人成为太监;大辟就是剁了脑袋。这一套刑罚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
五刑是由五行相克而产生的,因而有一道完整的程序,犯人要在保持清醒的情况下享受:“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
不管有多大罪恶,杀人不过头点地。(
腹黑嫡女:绝色小医妃)杀人竟然弄出五行相克,还很有科学道理,真够残忍的,听起来都毛骨悚然。嘘,别让美国人知道,他们又会说中国人在很多年以前就侵犯人权了。
当年冬季来临时,文成帝拓跋濬追谥父亲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改元兴安,母亲闾氏为恭皇后,尊乳母常氏为保太后。新皇帝登基,尊母亲为皇太后不奇怪,这是一个儿子成为老板之后,必须奖赏老妈的程序。让一个奶妈成为太后,这可是亘古以来的奇闻。原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故事。
宗爱暗杀了拓跋焘、拓跋余。奶妈常氏见势不妙,什么也不顾了,背着拓跋濬逃出平城,怕让坏人举报出卖,在皇家鹿苑藏了起来。直到平叛结束,才被迎回平城。接着拓跋濬即位,是为高宗。为报常氏大恩,先封其保太后,次年三月,又封皇太后。
虽然拓跋濬越级提拔,其实,这并不鲜见。皇帝长于奶妈之手,由于奶妈在皇帝幼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位后的皇帝对奶妈的礼遇也是很隆重和丰厚的。(
横刀夺爱:名门贵妻)东汉时期,安帝封奶妈王圣为“野王君”;顺帝封奶妈宋氏为“山阳君”;灵帝封奶妈赵娆为“平氏君”;太武帝拓跋焘生母早死,尊奶妈窦氏为“保太后”。
一个奶妈享受国母级待遇,听起来有些乌龙,但也应该,奶妈遍地都是,拼命保护孩子的有几个,卖孩子的倒是不少。虽然拓跋濬情深意长,但这还不算最高境界,还有更甚的,奶妈不仅能当上太后,而且能独霸后宫,把一手照顾大的万岁爷弄到床上,宠冠后宫,别的女人不能沾身。这个宠冠后宫的奶妈就是明朝的万贞儿。
别觉得万贞儿这个名字很好听,本人就一定是大美女。实际上,正好相反,万贞儿用什么标准衡量都是丑女。所以,出身不论贵贱,工作没有高低,长相不论好坏,能在领导身边,溜须的本领一流,拍的恰到好处,就不怕混不出头。至于是否真有本事,你只要相信自己不是草包就行了。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时,因为皇帝刚刚脱掉开裆裤,无法让小弟们信服。(
穿越之七天女)这是典型的主幼臣疑,因此丢掉江山的大有人在。北魏内部斗争因此激烈,因为很多人对文成帝屁股下的龙床感兴趣。
文成帝拓跋濬虽然年轻,性格宽厚,但也明白祖宗的东西不能送人,因此痛下杀手,处死的大臣不计其数。但是,政治这个东西冷酷无情,一个人要是一不留神沾上,那么就会不顾一切。不仅在朝廷,在外面的野心家也不少。
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十一月,陇西匈奴屠各部落大佬王景文反叛,公然和朝廷叫板。北魏文成帝拓跋濬诏令统万镇将,南阳王惠寿率大军讨伐。第二年二月,朝廷的司空,京兆王杜元宝谋反,被抓住剁了,建宁王拓跋崇与儿子济南王拓跋丽,被杜元宝所引诱参与谋反,都被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抓住后赐死;七月,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等人谋反,事泄被杀。其他大小谋反事件数不胜数,北魏王朝岌岌可危。
因为拓跋濬虔诚信佛,对老爹的灭佛很有意见,以前不敢说,现在敢说了。(
妖颜惑众:十夜杀手)太武帝晚年,对佛教的禁令稍稍放松了些,民间往往有人私下偷偷信奉佛教。文成帝即位后,很多大臣都来请求恢复佛教。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在文成帝刚刚十三岁时,北魏朝廷宣布恢复佛教,诏令各州郡县老百姓在集中居住的地方,允许建立一座寺庙。老百姓有打算当和尚、做尼姑的,允许自由出家,担对于出家的数量还是有所限制,大州郡可以达到五十人,小州可以达到四十人。中国就是这样,只要上边开个口子,下边就无限扩大,于是,各地过去所摧毁的寺庙佛像如今大都修复,僧侣的人数几何般膨胀。
文成帝拓跋濬以身作则,亲自给和尚师贤等五人剃了发,任命师贤为“道人统。”至此,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期间佛教得以复兴。
宣布恢复佛教合法的第二年,拓跋濬骑马出巡,一不留神撞上一名和尚。和尚吓坏了,连呼罪过。拓跋濬喝退上去抓人的小弟们,对这个和尚打趣说:“这是我的马识善人!”
拓跋濬下马和和尚聊天,得知这名和尚法名昙曜,是一位很有名气的高僧,这些年一直潜伏着来着,因为听说皇帝开禁,所以就恢复了身份,从中山赶往京城。(
陕西文学网)这一次倾盖相交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拓跋濬喜欢听讲佛法,常召昙曜入宫谈经,说到激动处,自然动了凡心。很快,拓跋濬任命昙曜为“沙门统”,这是统辖天下僧徒之僧官名,亦即北魏佛教领袖。在昙曜的鼓动下,八年以后,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建造云冈石窟。
昙曜奉旨为兴盛的北魏王朝,建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云冈石窟。昙曜在于京城西武州塞,调动万余人“凿山石壁,”经过十五年的辛苦劳作,开凿了五个石窟,这就是云冈石窟西区著名的“昙曜五窟”。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大小洞窟五十三个,佛龛一千一百个,大小石雕造像五万一千余身。
拓跋濬很聪明,大家都去信佛了,架就打不起来了。在拓跋氏领导下,世界大同奔小康,团团坐吃果果,上下一团和气,每天都像过年似的,岂不是好得很。
所有的历史遗迹都是为了统治者的精神寄托或享受,尽管云冈石窟耗费了国家财力,但拓跋濬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可以说,有功于国家。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在位时期,一改祖父拓跋焘金戈铁马的征伐,而是奉行宁静交际政策,与南朝宋国、北方各族都实现了和平,互通市贾,停战养民。但是,拓跋濬也有起高调的时候,有一次,打算改善居住条件,大兴土木建造新的皇宫,但还没等实施,就被老臣高允扪了一脚。高允算了一笔账,建造宫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四万农民工忙活大半年的,应该慎之又慎。因此,高允找到了老板,有礼有节的劝说道:“一夫不耕就有人会挨饿,一妇不织就有人会受冻。何况是数万之众无法从事耕织生产,所要耗费的花销,实在太多了。”
文成帝拓跋濬非常尊重高允,通常不直呼他的名字,习惯称之为“令公”。这一次,拓跋濬也没有例外,认为他说的很对,接纳了他的意见。这时,拓跋濬偶然听说高允生活贫困,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拓跋濬根本不相信,这世界哪有干净的,少搂一点儿就算清官了。但别人说的信誓旦旦,也由不得不信,于是,突然亲自来到高允家中,看一看究竟。拓跋濬被眼前看到的情景震惊了,所谓的高府,听起来威风,只有四面漏风的草屋几间,居住条件更是简陋,布被麻袍,厨房中只有一点咸菜。
拓跋濬一问才知道,高允成为郎中二十七年没有升过官,一直干着清水衙门的官差。当时百官没有俸禄,高允无以为生,让自己的几个儿子砍柴采野果来养活全家,也就对付一个饿不死。拓跋濬很不好意思,怪不得高允这么瘦,还以为他养生的本事大呢!原来是饿的!因此叹息说:“古时的人有清贫到这样的吗?”立即赐给绵帛五百匹,粮食千斛,拜高允长子高忱为绥远将军、长乐太守。
高允安与贫困,对荣华富贵很淡漠,不想接受飞来的横财,多次上表坚决推辞,拓跋濬坚决不答应,老板赏的红包,你敢不要就是找抽。
拓跋濬性情儒雅,经常到各地视察,了解百姓疾苦,多次下诏免除赋税和徭役,减轻了人民的痛苦。对于基层官员,拓跋濬的要求很高,如果一旦人民不满,可以向朝廷上告。朝廷不会官官相护,一定会追查地方官吏的责任,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暴民。正因为拓跋濬的努力,北魏一扫积弊,人民有了说理的途径,早年在各地出现的反抗行动基本绝迹,社会一片太平,国家的形势迅速稳定,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南朝宋永光元年(公元465年)五月,年仅二十六岁的拓跋濬死于平城,庙号高宗,谥号文成帝。在灵堂之上,拓跋濬的长子拓跋弘即位。
后世的历史学家评价说:世祖经略四方,内颇虚耗。既而国衅时艰,朝野楚楚。高宗兴时消息,静以镇之,养威布德,怀缉中外。自非机悟深裕,矜济为心,亦何能若此!可谓有君人之度矣。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