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空前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暴君死了,另一个时代开启了大门,宋明帝刘彧闪亮登场。(
鬼王的毒妾)
宋明帝刘彧,小字荣期,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十一个儿子。初封淮阳王,后改封湘东王。这个人表面看着还不错,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写《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的《论语》二卷。
从刘彧的经历来看,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好孩子,起码很有学问。但是请注意,刘家的败家子,个个都是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唯有他们的老祖宗刘裕不败家,历史上最了不起的爷们儿之一,却是最没有文化的。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也别指望刘彧做的更好。
刘彧继承了皇位,但他的地位不稳,因为按照皇位继承顺序,他不够格,够格的是刘子勋。
刘子勋,刘宋王朝的晋安王,食邑二千户,都督南兖州、徐州之东海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
在刘子业时代,因为宁朔将军何迈担心受祸,密谋在刘子业出行时发动政变,迎立刘子勋为皇帝。(
超级仙医)事情败露,何迈被杀。刘子业欲杀刘子勋,派遣小兄弟朱景云送药赐刘子勋死。朱景云不愿意干这个缺德勾当,到达了盆口以后,停止不前,派遣信使报江州长史邓琬。邓琬等人奉刘子勋起兵,传檄天下,要废黜刘子业。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子业的左右亲信小兄弟柳光世、寿寂之等人合谋将刘子业剁了,迎湘东王刘彧继任皇位。刘彧上任以后,开始收买手握重兵的宗室诸王,提拔刘子勋为朝廷的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刘彧是大手笔,开出的赏格含金量很高,但是,邓琬等人不接受,因为他手里的底牌很重,手里有牌心中不慌。
寻阳势力一度被视为正统,宋国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等均起兵响应刘子勋。湘、广、梁等州郡亦皆宣布归顺寻阳。(
情本如殇凤凰劫)在几乎一面倒的欢呼声中,刘子勋的大军逼近建康,获得了极大的战略优势。
相对于刘子勋的声势浩大,刘彧却显得形只影单,仅有丹阳、淮南等数郡之地。虽然处境险恶,刘彧却不以为然,他的心态很好,打算将皇位让给侄子就是,自己能当一个王爷就行了。他的手下小兄弟不干了,你的屁股已经坐到了龙床之上,下不来了。
刘彧恍然大悟,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因此,既然已经翻脸,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伸出脖子先舒服了再说。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初六,朝廷内外戒严。宋明帝刘彧任命司徒,建安王刘休仁为使持节、侍中、都督扬州、南徐州诸军事,指挥平叛,江州刺史王玄谟当副手。
刘休仁剁了曾经强 暴自己母亲的刘道隆,然后率军出征,驻军南州(安徽当涂),任命沈攸之为寻阳太守,屯兵虎槛(安徽省芜湖市长江中小岛)。(
篮球之黄金时代)这时王玄谟的大军还没有出发,前锋部队共有十路兵马,陆续到达指定的地点。
建康方面的这些杂牌军到达寻阳后,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每天晚上各军用各自的联络暗号,互不相告。沈攸之久经战阵,知道这是取败之道,于是对各军将领说:“现在各路军的暗号不一,如果有农夫、渔翁在夜里互相喊叫呵叱,就会误以为是某一部的暗号而引起骚乱,这是非常危险的。我建议统一口令。”
诸将以为然,朝廷的军队政令统一,士气大振。
镇军长史邓琬自称苍天显示出了各种吉兆,应该是刘子勋当皇帝。为了让自己的老板更有说服力,又诈称接到路太后的密诏,带着各路将领和晋安王府的官僚向刘子勋奉上皇帝尊号。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初七,刚刚十岁的刘子勋在寻阳登基,改年号为义嘉。任命安陆王刘子绥为司徒、扬州刺史;寻阳王刘子房、临海王刘子顼加开府仪同三司;以邓琬为尚书右仆射,张悦为吏部尚书,加封袁觊为尚书左仆射。(
超极品狂少)
几乎在同一个时间,两个朝廷同时建立,刘氏叔侄两帝并存,谁也不**谁,双方都在遣将调兵。
正月二十三日,宋明帝刘彧发兵讨伐刘子勋,任命山阳王刘休祜为豫州刺史,督辅国将军刘勔、宁朔将军吕安国等诸军,西攻拥戴刘子勋的豫州刺史殷琰的军队;命令巴陵王刘休若督建威将军沈怀明、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诸军,东讨孔觊据守的会稽郡;殿中御史吴喜为建武将军,领兵东向。二月,建武将军吴喜率兵渡荆溪水攻郡城,分兵攻击重兵防守的诸垒,克义兴、吴兴。宋御史王道隆等人率军攻克了晋陵(今江苏常州),强弩将军任农夫率军攻克了吴郡。
前军捷报传来,刘彧信心大增,命令沈怀明等诸将率军东击会稽,张永等人率军北击彭城,江方兴等人率军南击寻阳。(
青楼第一皇妃)不久,上虞县令王晏率军击斩了刘子勋的大将孔颉。
刘子勋的军队不堪一击,这里边有着深刻的原因。邓琬掌握军政实权后,父子卖官,酣歌博弈,日夜不停,部下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导致士民忿怨,内外离心,斗志大损。面对朝廷军队的凌厉攻势,邓琬派遣小弟孙冲之率兵一万为前锋,据赭圻(今安徽繁昌西北长江南岸)。
为了鼓励斗志,刘子勋加孙冲之为左卫将军,任命陶亮为右卫将军,统郢、荆、湘、梁、雍五州兵二万人,迅速向建康进军。
邓琬不仅贪赃枉法,看人更是没有眼光,右卫将军陶亮就是一个吃货,而且胆小如鼠。听说宋明帝大军将至,不敢进军,屯于鹊洲(今安徽铜陵、繁昌二县之间长江中),缩着脖子等待挨打。
宋明帝的大军与刘子勋的将领袁颉的军队对峙于浓湖,因为实力相当,谁都不敢先动手。七月十六日,宋明帝命令沈攸之、吴喜等驾驶皮舰偷袭浓湖,斩杀数千人。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袁颉惊惧,弃浓湖逃奔,途中被杀。司州刺史庞孟虬进至弋阳(今江西弋阳境内),被朝廷的宁朔将军吕安国等人率军截击于蓼潭,大败,逃奔老巢义阳(治所在河南信阳县南)。王玄谟之子王昙善已起兵占据了义阳以响应建康,庞孟虬走投无路,后亡命于土人部落。刘子勋部将崔道固为当地造反的土人所攻,闭门自守。刘彧遣使宣慰,保证既往不咎,崔道固无奈投降。八月,刘休仁领兵攻入袁颉军队大营,十万大军卸甲投降。
诸路大军雪崩似的失败,寻阳城中,邓琬忧惶无计,在内乱中被杀。沈攸之都督诸军攻入寻阳,夺取了叛军大本营,擒获了小皇帝刘子勋。
九月秋高气爽,朝廷使持节、侍中刘休仁到达寻阳,马上派遣军队四处攻略,进击荆、郢、雍、湘等州,平定刘子勋余党。至此,二刘争夺帝位之战宣告结束。
刘彧下达了残酷的命令,下诏杀了刘子勋和他的母亲。刘子勋死时年仅十一岁,葬于寻阳庐山。
刘彧坐稳了江山,他是一个苦出身,好不容易才有今天,按理来说,应该大肆收买天下英雄,为自己的王朝所用。或许是过去受的苦太多,刘彧反其道而行之,大搞反攻倒算。
薛安都是宋国名将,在北方的魏国大大有名,魏军畏之如虎。就是因为薛安都在刘子勋争位时站错了队,虽然以后表示改正错误,但刘彧仍然没有放过他。派出重兵,迎接他到京城。
薛安都知道到了都城意味着什么,马上派出使节向魏国投降,以徐州作为觐见礼。
薛安都是一员虎将,听说他要投降,魏国朝廷一片欢呼。但也有些人不相信他会投降,劝献文帝要小心不要上了敌人的当。
献文帝拓跋宏冷静的分析了事态发展,做出了接受薛安都投降的英明决定。下令晋升薛安都为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河东公,其余投降的宋军将士,一律都有大红包。
从此,被誉为宋国北方长城的薛安都成了宋国的噩梦,在魏军的支援下,薛安都击败了沈攸之的宋军,挥军攻破了历城、东阳。
薛安都的投降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意味着宋国丢掉了淮北的广大地区,从此,宋国控制的山东、河南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地区,完全掌握在北魏手中。宋国的战略纵深被大幅压缩,遭到了伤筋动骨的打击,直至最后灭亡。
刘彧不在乎这个,江南的土地辽阔,丢了几个地区,并不影响他当老大。现在,他打赢了似乎不可能的胜利,终于坐稳了龙床,但是,刘家固有的毛病犯了,怀疑兄弟子侄太多,恐怕对自己产生威胁,于是杀其兄子安陆王绥等十三人,刘骏的二十八个儿子都死了。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