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014 被迫盗墓

本章节来自于 鬼笑不发丘 http://www.lishu123.com/89/89615/
    果然一支七成新的三八大盖被搞到了手,另有子弹数盒,木柄手榴弹一箱,刺刀两把,军用小镐一把,小铁锹一把,军用指北针一部。(鬼手天医)乌拉抢去了三八大盖,另有刺刀和小镐各一把,墙头草抢去小铁锹和指北针,我则把另一把刺刀抓在手里,并让乌拉把手榴弹带走,像干这个土夫子,没点东西,那不是找死吗?会同他们俩人返回鬼见怕的住所,找了一些东西,然后我们就去找瓢把子了。

    路上乌拉问道,东方红,你什么时候成了算命的了?还还算得那么准。

    我说我哪会算命,只不过瞎扯罢了。

    墙头草说,那、那怎么可能会算到、到他有病呢?

    我说这你就不懂了,我略懂医术,说起来这还是鬼见怕当年所教。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老李啊,面色晦暗,鼻头深红,全身倦怠,腹部肿胀,打眼一看就是酒精肝的症状。(圣璃三殿下的公主们)哪是我算出来的呢?而平常算命之人,道术不深,学了点皮毛,说两面话,箭见风使舵,实则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说罢大家不由笑了起来。

    傍晚时分在一所土屋子里,我们终于见到了那个瓢把子,只见眼前的这个瓢把子,四十多岁的年纪,身材较高,满面红光,梳着一个大背头,貌似上面打了头油,明晃晃的。

    墙头草赶紧说,刘叔,这是、是东方红,红哥,叫刘叔。

    我笑了一下,说刘叔。那个叫刘叔的随意点了点头,算是见过了。

    乌拉说,刘叔,我们什么时候走,这不哥几个都到齐了。

    瓢把子轻蔑的笑了一下说,就凭你们这几个人?我们还要等火眼韩师父,没有他,我们就是挖了泰山,也找不到一点东西。(暗恋密码

    我想这韩瘸子一定寻穴堪舆的高手了,有时间跟他学点也是不错的,当下就留了个心眼。很快又两个庄稼汉打扮的人走了进来,一个是体态魁梧,相貌愚钝,大家叫他大块;另一个体格偏瘦,贼头鼠脑的,大家叫他耗子顺。后来有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走进来,乌拉说他就是把头,也是刘叔的表弟,大家叫他王孟。王孟低声说,表哥,韩师傅来了。

    在大家的期盼里,终于看见屋门一闪,好大一会儿一个又瘦又矮的人踱了进来。此人身材矮小,头发稀疏且色泽黄不拉几,颧骨高耸,鹰钩鼻子,硕大的墨镜罩在脸上,手里拄着一根弯弯曲曲的样子古怪的手杖,颇有种冷幽默的感觉。

    大家见过之后,刘叔就安排了饭桌。他们三人一桌,我们五个觅汉一桌,让乌拉好一个憋屈。乌拉悄声说,他妈的这是他们开三人会议吧,搞得像遵义会议似的,我们这贫下中农吃的也太差了,没有酒也就罢了,多弄点猪头肉也行啊。(狐说魃道

    我说乌拉老师这就不对了,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不要老把个人享受放到前面嘛,要吃苦在前!等着你苦尽甘来,拿了票子,不就可以回家娶你的二丫了吗?

    说归说,我看到了他俩和我一样,对这种用人方式极为反感,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毕竟我们是受雇于人的。

    刘叔不知道什么时候找好了一辆嘎斯51汽车,准备拉我们过去,这种车原是苏联的杰作,皮实耐用,如果使用得当而且保养及时,使用十几年问题不大。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苏联曾经支援过中国一批,据说美国空军恨透了这种汽车,就是因为这种车生命力太顽强了。当年中美两大陆军强国,因为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而在朝鲜半岛那块狭小的地方看开了殊死搏斗,双方都想迅速击败对方,但都差那么一口气。(近身特工)美国靠的是机械化和荣誉感,中国靠的是勇气和意志,绝对的钢铁和意志的碰撞,于是这场战争渐渐成了僵局。美国人知道中国陆军补给困难,就拼了命的利用空中优势打击中**队的补给线路,就在这个时候,嘎斯51可谓是大出风头,志愿军的汽车兵一般都是晚上开车,山高路远坑深,汽车兵照样纵横驰奔。虽然美军飞机仍旧肆意轰炸,但是志愿军仍旧靠这种汽车的补给,中**队与对方打成了平手,此车的性能也是得以充分显现。

    墙头草一看顿时来了精神,说机、机械化就是他妈带、带劲。

    但是当我们坐上了车,往西北走了一段时间后,乌拉就开始嚷嚷了,他妈着什么破车,能把人颠散了架子!这是去盗墓吗?还是把我带过去给那大裘里的老粽子陪葬算了!

    墙头草嘿嘿地笑着说,这、这还是我第、第一次坐这种车,还别说,颠着挺过瘾,让我来做车、车屁股……

    这俩闲得无聊,只管一旁聒噪,那边两个觅汉却打起了盹,汽车似乎也颠簸的厉害了,高耸的大山轮廓也出现在了远处的天边,估计这就离沂山不远了,这又让没见过大山的墙头草一阵吆喝。(娱乐篮坛

    毕竟是天色不早了,汽车在一家“人民饭店”前停了下了。这个小饭店估计也是文革时期工厂食堂改造而成,规模很小,几张桌子在摆上几十把椅子而已,一个大师傅眯着眼睛看着旁边摘菜的年轻的服务员,那个服务员穿了个高跟鞋,在慢慢地摘菜,有一言无一言的闲聊着。刘叔先看了看地势,发现小店位置偏远,不引人注意,极其适合我们这群土夫子的身份。

    我们走进店内,捡了个靠窗的大桌子,坐定之后,王孟点了烤烧肉、烤鸡架子,一盘猪口条,一碟子花生米,另有一碟子辣丝,再要了两瓶景芝白干,由于一天旅途劳累,大家就慢慢的喝了起来。

    旁边一个小方桌的两个顾客引起了刘叔的注意,那俩顾客一个穿着半旧的蓝军装上衣,埋头看着酒杯,眉头紧锁,似有重重心事;另一个穿着个新潮的牛仔裤,梳着油头,一副轻浮之气。就听见油头说,兄弟,这个险咱们不敢尝试啊,那飞龙骨是好东西、好药材,但是十个去的,九个回不来不是。

    另一个抬起头,慢慢的说,我娘的病就落在这个飞龙骨头上了,我必须找到它。

    大背头又说,那我们就不去挖煤了?那可是一天挣得就顶以前好几个工分啊!

    刘叔毕竟是瓢把子,他慢慢站了起来,朝他俩说,两位小兄弟,要是不嫌弃,到我们这里凑个伙,一块喝酒,不也快活?

    他俩一伙的看了看我们,蓝军装显然不愿意过来,然而油头看了看我们桌子上的烧酒和烧肉(潍坊一带的独特肉食品,七八成熟的肉,用红糖熏透,色香味齐全),就说,他们诚心邀请,不忍心扫了面子,还是去吧。

    一番寒暄这才知道,蓝军装叫李勇,油头叫尹全义,他俩都是镇上土著。酒过三巡,这才慢慢聊起了当地风土人情。

    刘叔说,刚才两位小兄弟讲到飞龙骨头,不知倒讲得什么东西,说出来叫大家乐乐怎么样?

    尹全义停下撕咬手中的鸡腿说,大哥初来乍到,也许不知道的。这个飞龙骨头,说来话长,我听大山叔说,沂山山内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有飞龙……

    旁边一个觅汉“耗子顺”说,什么飞龙?真有龙?

    刘叔白了耗子顺一眼,说小兄弟你接着讲。

    尹全义就干了一口景芝白干,然后颇为得意的说,还真有龙,具体什么样我是没见过。但本地县志曾经记载,同治元年,本地百姓于光天化日之下,曾见一飞龙从天而降,压塌“兴和”酒馆两间正房。飞龙不久就无生气,有人出资把飞龙葬于山岗,后来大雨冲出了龙骨,被郎中捡到,据说是一味神药,能治百病,大家都一拥而上刨光了龙骨……

    后来怎么样?韩瘸子问道,还有没有飞龙的事情了?

    尹全义点了点头说,后来还有人说之前有捻子军的高手,曾到此山中,寻找一个大墓,要取了墓中宝贝,充当军资……

    听到这里,刘叔和韩瘸子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下。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姜大方的小说鬼笑不发丘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鬼笑不发丘最新章节鬼笑不发丘全文阅读鬼笑不发丘5200鬼笑不发丘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姜大方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